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大同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管理办法及编制指南规范1
1第一篇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大同煤矿集团公司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和实施,加强采掘工程的技术基础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采掘作业规程管理办法及编制指南》。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塔山煤矿有限公司及参与塔山建设活动从事煤炭生产和建设的单位。第三条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原则是:(一)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施工。第四条必须建立健全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和实施的责任制度。公司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作业规程从编制执行到工程完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即“地质说明书”、“论证”、“编制”、“审批”、“贯彻”、“考试”、“监督、实施”、“复审”、“补充修改”、“总结、归档”等,做到作业规程的管理制度化。第五条采掘进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编写。编写要做到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应满足施工需要,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编列顺序号;做到作业规程的编写内容规范化。第六条推行使用计算机编制、绘图、打印。作业规程的封面采用“宋体、小初(作业规程)、四号(其余文字)”,正文采用“宋体、三号(章)、小四号(节、正文)”字体,纸张采用A4白纸打印纸,并用塑光纸包装装订成册。使作业规程文本达到内容齐全、字迹清晰、装订整齐,做到作业规程的装帧标准化。第七条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一)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文件、资料。(二)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经过地质科长、总工程师签字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并在工作面开工前一个月提交生产技术部和施工队组。(三)同一煤层或相邻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和煤尘鉴定、煤层自燃、水害等资料。(四)通风部门提供通风、瓦斯等资料。(五)机电部门提供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配备资料。(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七)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第八条采掘作业规程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区(队)长应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辅助单位的具体负责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采掘作业规程的2编制做好准备工作。第九条采掘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凡《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且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只须在作业规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工程质量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编制格式应参照本管理办法采掘作业规程样本。第十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在工作面开工前20天完成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之后要征求施工区(队)长的意见,获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上报审批。第十一条采掘作业规程的审批,由公司总工程师会同分管副总经理组织生产、技术、安监、通风、调度、机电、运输、劳资、供应等有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审。各部门都要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字盖章,最后由总工程师批准。且必须在工作面开工前10天办理好全部审批手续,以便向工人贯彻。第十二条经批准的作业规程文本应按集团公司本部矿井的编号统一编号,编号形式为:同采(掘)□□□□□□(6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年别,中间两位为矿别(塔山为16)后两位为规程顺序号。例:同煤集团公司塔山煤矿有限公司07年第2本采煤作业规程的编号为:同采071602,以此类推。第十三条采掘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必须在工作面开工之前5天完成。由施工队组负责人组织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学习,由负责编制本规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贯彻。参加学习的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在本规程上签名后,方可准许下井作业。考试合格的作业人员的考试成绩、签名要登记在本规程的学习考试记录表上。考试不合格者应限期补考,只有补考合格后方准下井作业。第十四条作业规程由主管负责人签字组织执行;施工单位负责人在现场指挥,保障规程措施的落实;所有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工作面的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第十五条在用作业规程如施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分管副总经理等在作业规程上签字的有关人员调离本单位后,新接替人员应履行签字变更手续,并在作业规程的复审意见中注明。第十六条公司主管负责生产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区(队)长、技术负责人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作业规程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重点抓好下列工作:(一)编制规程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和修改、补充工作。(二)从开工之日起,至少每月应重新贯彻学习一次采掘作业规程。(三)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分管副总、技术、安监、地质项目部等部门和施工单位的队长、技术员对作业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复审,并提出处理意见。(四)工作面地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必须及时修改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修改补充的安全技术措施也必须采用计算机编制、打印,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五)施工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写出规程执行总结一式三份,交给生产技术部,连同采掘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实行档案管理,保存期2年。第十七条公司把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和贯彻执行作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组织生产技术部、安全、通风等部门对采掘作业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定3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生产现场不按规程施工的情况,责令及时整改;如规程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责令其及时补充、修改。第十八条生产技术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采掘作业规程检查、评比、奖励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规程编审质量。第十九条公司必须自觉接受上级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及实施进行的监督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认真、及时地进行整改。第二十条对于违反掘进作业规程所造成的各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进行追查处理,以便吸取教训,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第二十一条掘进作业规程一经会审、签字、批准,即不准在规程原版上进行改动。如有改动,必须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第二篇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指南第一部分一般规定第一条每一个回采工作面,必须在开采前,按照一定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二条编写人员应明确任务,熟悉和掌握各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根据本单位的现场施工实际,采用科学合理采煤工艺,正确指导生产。第三条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应该具备下列图纸(一)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素描图;(三)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四)采煤方式示意图(采煤机进刀方式示意图或炮眼布置图等);(五)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六)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及端头、超前支护的示意图(平面、剖面图、断面图);(七)通风系统示意图、运输系统示意图、防尘系统示意图、供水、排水系统示意图抽放瓦斯系统示意图、注浆系统示意图、安全监测控制系统(仪器仪表设备)布置示意图;(八)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九)照明、通讯、信号系统示意图;(十)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十一)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十二)避灾路线示意图。第四条回采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顺序编号。第五条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编制要求:(一)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发生的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二)编写的安全技术专项措施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可行性。编制前,编写人员必须先到现场勘察变化后的实际情况,掌握现场施工条件,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规定。(三)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编写安全技术专项措施。1、采煤工作面遇到顶底板松软、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托煤柱、托夹矸开采。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以及收尾。43、采煤工作面在进行安装、撤退期间。4、试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5、《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中的其它需要编制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第八条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参照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审批、贯彻程序进行,实施前必须经过学习、考试。同时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与原作业规程一起存放归档。第九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编写作业规程。(一)地质条件和围岩有较大变化;(二)改变了原采煤工艺和主要工序安排。(三)原作业规程与现场不符,失去可操作性。第二部分编制指南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煤层………………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第五节水文地质…………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第二节采煤工艺…………第三节设备配置…………第三章顶板管理…………第一节支护设计…………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管理…………第四节矿压观测…………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第三节供水、排水…………第四节供电…………第五节通讯照明…………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六章煤质管理……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顶板………………第三节防治水…………第四节爆破…………5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第六节运输………………第七节机电………………第八节其它…………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一条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盘区、标高(最高、最低)、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盘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第二条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周边(含停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第三条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它设施的影响程度。第四条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以及影响范围。第二节煤层第五条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以及变化情况。第六条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以及变化情况。第七条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f)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第八条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九条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以及其变化情况。第十条煤层底板(直接底、老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以及其变化情况。第十一条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老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第四节地质构造第十二条断层: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以及对回采的影响的程度。第十三条褶曲: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以及对回采的影响的程度。第十四条其它因素:描述陷落柱、火成岩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第十五条按比例绘制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素描图。第五节水文地质第十六条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来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第十七条其它水源的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以及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以及对回来的影响程度。第十八条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特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冒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
本文标题:大同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管理办法及编制指南规范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4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