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27.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二十七章圆与正多边形金卫中学数学导学单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27.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用数量关系所描述的性质与判定,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知道切线的判定定理,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经历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从中进一步领会分类讨论、化归的数学思想.一、课前预习1、操作: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将一枚硬币放在纸上,从直线的一侧向另一侧缓慢移动.把硬币的边缘看作一个圆,在硬币移动的过程中,观察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通过操作,你发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请你在下面画出直线与圆的各种位置.2、结论:通过操作可以看到,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有三种情况:公共点,有公共点,有公共点.3、概念:(1)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如图1所示.(2)当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如图2所示.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3)当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即交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如图3所示.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4、根据直线与圆公共点个数的情况,相应得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二、课堂学习1、思考:如图,已知⊙O的半径长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与R、d两者的大小关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数量关系来描述:如果⊙O的半径长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直线l与⊙O相交;直线l与⊙O相切;直线l与⊙O相离.3、通过上面直线与⊙O相切时对d=R的分析,还可以归纳以下定理: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且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4、证明切线的判定定理.已知:如图,OA是⊙O的半径,直线l与OA垂直,垂足是点A.求证:直线l是⊙O的切线.5、例题1经过⊙O上一点M作⊙O的切线.6、例题2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3,BC=4.(1)圆心为点C、半径长R为2的圆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圆心为点C、半径长R为4的圆与直线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B有公共点,那么⊙C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课堂小结三、课堂练习1、已知圆的半径长R等于4厘米,根据下列圆心到直线1的距离d的大小,指出直线l和圆有几个公共点,并说明理由:(1)d=3;(2)d=4;(3)d=5.MOlOOOAAAdddRRR图1lO图3lO图2lOACB第二十七章圆与正多边形金卫中学数学导学单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2、已知直线1与半径长为R的⊙O相交,且点0到直线l的距离为5,求R的取值范围.3、已知Rt△ABC中,∠C=90°,AC=3厘米,BC=4厘米.(1)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斜边AB所在的直线没有公共点,那么⊙C的半径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斜边AB所在的直线有两个公共点,那么⊙C的半径的取值范围是什么?(3)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斜边AB有两个公共点,那么⊙C的半径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四、课后作业1、已知圆直径长为12厘米,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条直线与圆有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2、已知直线l与半径长为R的⊙O相离,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那么R的取值范围是.3、已知⊙O的半径长为5厘米,直线l上有一点到圆心O的距离正好等于5厘米,那么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4、已知OA=3厘米,∠OAB=30°,以O为圆心、3厘米为半径长的圆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5、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那么以点O为圆心、O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长的圆与另三边的位置关系是.6、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2,23ABBC,O是AC上一点,AO=m,且⊙O的半径长为1,求:(1)线段AB与⊙O没有公共点时m的取值范围;(2)线段AB与⊙O有两个公共点时m的取值范围.ABCDOACB
本文标题:27.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41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