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地震地震引起的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地震原生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也称地震直接灾害。由地震原生现象(地震断层、地形变)和地震弹性波造成的灾害。1地表开裂、塌陷或上隆。如地面裂缝、错动、塌陷、喷水冒砂等;2山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3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4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按其成因,种类一般分为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等。其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由于地震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或正常秩序而诱发的灾害。①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②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拥塞河道等引起;③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④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引起如地震—火灾(最常见、最严重)、地震—水灾、地震—泄毒、地震—瘟疫、地震—饥荒、地震—交通事故、地震—通信事故、地震—社会经济瘫痪等灾害。诱发灾害系指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1、地震三要素及其含义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2、中源地震、浅源地震、深源地震的区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四川省所有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在5至30千米之间,这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最大.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12%来自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目前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大约为720千米.深源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灾害.3、地震中的横波、纵波、面波有什么特点?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的波5、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包括哪些内容?地震的危害程度估计,城市抗震防灾现状、易损性分析和防灾能力评价,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预测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目标、抗震设防标准。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1、城市抗震环境综合评价,包括发震断裂、地震场地破坏效应的评价等;2、抗震设防区划,包括场地适宜性分区和危险地段、不利地段的确定,提出用地布局要求;3、各类用地上工程设施建设的抗震性能要求。抗震防灾措施:1、市、区级避震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如绿地、广场等)和避难中心的设置与人员疏散的措施;2、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求:城市交通、通讯、给排水、燃气、电力、热力等生命线系统,及消防、供油网络、医疗等重要设施的规划布局要求;3、防止地震次生灾害要求:对地震可能引起水灾、火灾、爆炸、放射性辐射、有毒物质扩散或者蔓延等次生灾害的防灾对策;4、重要建(构)筑物、超高建(构)筑物、人员密集的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布局、间距和外部通道要求;6、基础设施的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包括哪些内容?1、应针对基础设施各系统的抗震安全和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合理有效的抗震防御标准和要求;2、应提出基础设施中需要加强抗震安全的重要建筑和构筑物;3、对不适宜基础设施用地,应提出抗震改造和建设对策与要求;4、根据城市避震疏散等抗震防灾需要,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改造的抗震防灾对策与措施。7、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达到什么基本防御目标?1当遭受多遇地震影响时,城市功能正常,建设工程一般不发生破坏;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一般建设工程可能发生破坏但基本不影响城市整体功能,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恢复生产或运营;3当遭受罕遇地震影响时,城市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工程设施不遭受严重破坏,无重大人员伤亡,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8、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诱发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构造地震9、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哪个死亡人数最多?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地震、泥石流、冰冻、冰雹/。。。地震最多。10、什么是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直接灾害:由地震原生现象(地震断层、地形变)和地震弹性波造成的灾害。①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错动、塌陷、喷水冒砂等;②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③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④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11、震区最小房屋间距要求?小于10时为12,10-20为6+0.8h,大于20时为4+h12、人均避震疏散面积要求?6度为1,7为1.5,8为2,9为2.5.13、城市地震设防的分界烈度为多少?12个等级,6度为分界14、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四个环节?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15、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程序?资料收集与分析、地震危害性分析、工程震害预测、抗震防灾规划二、防洪防火1、防洪堤堤线规划设计要求?选定堤线应对河流的,河势、河道演变特征、地质地貌以及两岸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进行详细调查作为堤防定线的依据。对水流干扰尽可能小,要求堤线走向大致与洪水流向平行,并照顾中水河槽岸线走向。宜选用土质坚硬,层次单一的土层,地势较高地带,以减少堤身高度和节约土方量,有利于堤身稳固和防洪抢险。不宜距河槽岸线太近,以免河槽演变或堤身自重引起河岸坍塌。堤外宜留一定范围的外滩;对于蜿蜒性河段,堤线应在蜿蜒带外。堤线尽量照顾两岸城镇规划,生产布局和群众利益,少站耕地,少迁民房。2、不同地区的防洪对策差异性?平原地区,当大中河流贯穿城市,城市地面高程低于河道洪水位,则选择防洪堤。河流贯穿城市,河床较深,但由于洪水冲刷易造成河岸侵蚀,或需建码头时,宜采用挡土墙护岸工程,可与滨江大道结合。山区坡度较大时,可采用截洪沟的形式。背山面水可采用防洪堤与截洪沟相结合方式。城市上游有大中水库时,应增大拦洪蓄洪能力。加固加高堤坝,开辟滞洪区,城区修建防洪堤。地处盆地,易被淹没。城区外采取围堰或防洪堤,城区采用排涝设施。海边城市地势较低,易受海潮台风影响,除了建海岸堤外,还可建防浪堤,对于停泊码头,采用直立式挡土墙。3、河流洪水防治原则?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4、城市防洪标准为几年一遇?25w人50-100年5、消防工作的基层单位?消防中队6、消防通道的设置条件以及主要类型?7、高层与多层的消防间距?高层主体对高层主体13米,高层主体对多层(高层群房)9米,高层群房对高层群房6米,多层对多层6米。8、消防站的规划要求?接警5min内需到达责任区边缘,责任区为4到7km2.1.5w人到5w人设置一个消防站,5w人以上设置1-2个消防站。沿海、内河港口可设置水上消防站。一些地处城市边缘或外围的大中型企业,接警后难以5min到达时,应采用专用消防站。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运输量大的地区,应设特种消防站。9、城市消防水源有哪些?城市给水管网设置的消火栓;消防水池、水井、喷水池、水库等人工水体;河流、湖泊、海洋、池塘等自然水体。10、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11、洪灾的特点?随机性和可预测性、普遍性、差异性、突发性与规律性12、城市防洪措施有哪些?一般为“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以蓄为主,水土保持,通过埝、塘、植树造林以及改造坡地,控制径流和泥沙,起到水土保持作用;水库蓄洪滞洪,上游利用湖泊、修建水库拦蓄或滞蓄洪水,削减下游洪峰水量,有利于水利的调节;以排为主,修筑堤防。可提高河两岸高程提高河槽安全泄洪能力,束水攻沙,适宜平原。整治河道,缝弯去角,逢正抽心。上游中游采用以蓄为主较多,下游泥沙淤积,采用以徘为主。山区以蓄为主,考虑城市情况增设截洪沟,平原城市应有可靠雨水排除系统。13、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三、总体城市规划1、城市内疏散通道设置的前提要求及基本功能要求?15m2、城市内不经过市区过境道路要求?20km3、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城市防灾工程设施规划与城市生命线系统防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施、防震设施、消防设施、人防设施以及城市生命线系统。4、城市防灾措施可分为哪几大类?1)政策性措施(软措施):建立在国家和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城市总体及城市内各部门的发展计划是政策性防灾措施的主要内容;A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用地适建性的分析评价,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实现避灾的目的;B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关消防、人防、抗震、防洪等各项防灾专项规划,更对城市防灾工作进行指导,是防灾建设的主要依据;C各项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与城市防灾有非常紧密的联系。②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2)工程性措施(硬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也包括对各项与防灾工作有关设施采取防护工程措施。5、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深度?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的设防标准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施组织好城市防灾生命线工程。制定防灾措施与对策6、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对灾害监测、预报、防护、抗御、救援与恢复援建7、城市防灾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本文标题:城市防灾学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42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