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第二标段分部工程围护结构分项工程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交底日期2011-04-02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拦江路车站西(北)侧地貌表现为长江三级阶地,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本工程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设计146根,直径1.2m,间距1.4m。钻孔桩A有效深度26.82m,钻孔桩B有效深度27.82m,钻孔桩C有效深度26.12m,入岩深度约在1.5~2.0m。二、执行标准(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及湖北省、武汉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法规文件。三、工艺流程本工程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采用机械化施工,以旋挖钻机为主,冲击钻为辅,部分静态泥浆护壁,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施工工艺。四、操作工艺及技术措施4.1施工准备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分项工程施工工艺,作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2)在施工实践中,施工员、工长应随着设计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调整和补充完善施工方案。4.2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1)导管安装钢筋笼吊装完成后,根据混凝土进场时间安排,及时进行混凝土浇注导管安装。导管采用直径250mm的钢管,用2.5m的标准管配1~2节长1~1.5m长的短管,利用吊车将导管放入,全部下入孔内后,应放到孔底,以便核对导管长度及孔深,然后提起30~50cm。此后进行泥浆性能的检测,不符合要求必须进行二次清孔作业。导管安装时要调整吊机吊钩位置,使导管尽量置于孔的中间,缓慢下放导管,避免碰撞钢筋笼。2)桩身混凝土浇筑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灌注。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坍落度为20±2cm,混凝土输送罐运至施工现场,附带混凝土开盘鉴定及混凝土施工票据等资料,同时我部将定期对商品混凝土搅拌中心进行水泥、骨料及外加剂等材料抽检。○1检查导管的水密性和确保导管安装到位。○2建立好混凝土进场验收台帐,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要求,并具有可追溯性。灌注混凝土前和过程中,应随时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其他外观质量,并做好记录。待检测指标符合后,方可灌注混凝土。○3首批封底混凝土计算导管口到孔底0.3~0.5m,首批混凝土导管埋深要满足1.0m以上,首批混凝土数量V按下式计算:V=H1×πd2/4+Hc×πD2/4式中:D—钻孔桩直径;d—导管直径;HC—首批需要混凝土面至孔底高度=导管埋深(1m)+导管底至孔底高度;H1—混凝土面到水面高度。混凝土灌注前精确计算首次混凝土浇筑方量,制作合适容积的漏斗(大小根据首批封底混凝土方量计算),确保封底顺利,确认封底成功后,进行正常灌注。灌注过程严格依照规范进行,随时进行混凝土质量、导管埋置深度等各项检测,以保证整个灌注过程的顺利。○4水下混凝土浇筑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宜停顿,并应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保证每根桩在配合比设定的初凝时间内浇筑完成。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浇注过程中应勤量测,勤拆管。量测采用在水中泡透经合格钢尺校正后的测绳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2~3m范围。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应缓慢提升导管,并用重锤及测绳准确量测混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以上0.3-0.5m。在浇筑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应如实填写混凝土浇筑记录,同时防止钢筋笼上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抽检,同时留设混凝土试块,每根桩留设一组标养试块,试块应养护好,达到一定强度后立即拆模送往养护室标准养护;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及时收集混凝土合格证书及混凝土强度报告等资料。五、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按标准、规程组织施工。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强化试验和检测工作1)试验室全面负责本工程中的混凝土拌合物运至灌注点的检查其均匀性、和易性、坍落度的工作;负责混凝土试件制做及施工控制;负责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2)要把好各工序中间的质量检验关,对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和隐蔽工程按要求认真检查验收,并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3)认真执行ISO9002标准,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工程施工中做到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标准化。(4)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以完好的施工机械确保工程质量。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建立健全的安全文明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组,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和巡逻监督检查工作。各级安全文明、环保职责责任到人。(2)完善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把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做到奖罚分明。(3)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组装后必须经专职安全员、设物部、监理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4)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活动与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机械工等)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安全教育、安全活动都必须做好书面记录,履行必要的签字手续。(5)施工现场禁止使用明火,使用明火必须经审批后方可使用。电焊场所需用铁皮阻隔,防止火星四射。机油、柴油设隔离栏,禁止明火靠近。生活区内严禁乱拉线,乱接线。(6)对职工做好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施工班组长对班组要做好安全交底,并随时检查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7)经常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卡扣松紧程度、转向装置是否灵活,以免掉钻。(8)起重司机人员和起重指挥人员需经考核,持证上岗,信号指挥人员应有明显的标志,不得兼任其它工作,做到定机定人指挥,要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9)吊钩、起重限位器、力矩限位器、吊钩保险、起重量指标器等应齐全,灵敏,有效,灯光、喇叭(警铃)等完好无损。各种制动器、离合器、方向和其它操作机构灵活可靠,润滑良好,油路系统液压油充足无渗漏。吊装作业须在起吊机具组织试吊、试运行之后进行。吊装作业中严禁超载。吊装设备、提升系统由专人定期检查,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10)安全员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总结,发现事故隐患立即纠正,同时所有的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对易磨损零件要有足够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11)混凝土灌注标高低于地面标高的桩孔,灌注混凝土完毕要立即回填砂石至地面标高。严禁用大石、砖墩等大件物件回填桩孔。每根桩完成后进行上部回填前,必须设置安全防护,防止施工人员掉入孔内。(12)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2)电器安装后经经验合格后方准接通电源使用;3)多机作业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机和一闸多用;4)施工现场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架空,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13)高压线塔附近施工前,应与相关部门联系,进行必要的基础加固。施工期间,派出专人进行现场指导,防止触电施工。施工过程中对高压线塔基础进行监测,密切关注沉降和倾斜情况,一旦发现变形值或速度超出预定安全值,应立即停止施工,对高压线塔进行加固,保证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14)合理安排施工,尽量减少夜间施工,需要连续作业的,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作到如下几点:、1)建立夜间值班制度,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具,确保夜间施工顺利进行。2)施工作业前,安全员应进行安全教育,进行检查、记录。3)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各项技术指标。使之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4)作好夜间施工的安全防护,在施工作业点附近设置警示标志,围挡墙安装红色警示灯,以提醒行人和司机注意,并安排交通协管人员进行现场看守。(15)做到两个“同步”,实行“三个结合”。即文明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案同步设计、同步审查。把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和文明施工检查相结合;把监督检查与奖罚制度相结合;把项目部自查与抽查、班组互检相结合。(16)凡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登高人员佩安全带,禁止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17)所有的机械设备有安全操作防护罩和详细的安全操作要点等,所有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进行安全围护,必要处设置警示灯、警示铃。(18)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通道,并定期组织专人检查。泥浆池和防护栏,悬挂安全标志,符合安全规定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七、环境保护措施(1)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组织体系,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施工现场设置环保专职人员,督促施工班组落实各项环保措施。(2)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的飞扬。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同时采用吸入式设备除去地表灰尘。(3)施工现场坚持日做日清,工完场清,严禁乱堆乱放建筑垃圾。(4)设立专职的“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清除出场车辆上的污泥,清扫受污染的马路,做好工地内外的环境保洁工作。(5)定期走访施工现场周围居民,妥善解决居民投诉。(6)施工期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安排施工方式和施工时间,防止施工噪声、振动对沿线环境造成严重影响。(7)做好施工期排水、尤其是雨季的排水工作,施工期要准备足够的排水机械,长江两岸临时施工场地内应各设临时沉淀池,进行沉沙,并对施工路段地面排水的去向和受纳水体进行规划安排,防止市政排水管道因施工废水排入而堵塞及污染水环境。报:生产副经理发:工区主任、测量组、值班工程师、施工员、设物部、施工队存:工程部交底人:复核人:签收人:
本文标题: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2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