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主备人徐海燕执教者张元课型新授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2感受探索口算方法的不同策略,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抽象、概况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整合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要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法指导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先学探究1.口算:15+48+920+37+16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2.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二、交流共享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交流中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同?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集体反馈,电脑验证。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的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四、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主备人徐海燕执教者张元课型新授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得数。2感受探索口算方法的不同策略,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抽象、概况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整合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要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得数。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法指导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先学探究1.口算。24+4512+7536+1820—724+4915+7555+1850—20说说“36+18和20—7”的口算方法。2.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23+5235+1469+1354+17说说估算方法。二、交流共享教学例2。出示教材情境图: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退位的)56—24(退位的)56—27这节课我们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能口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到小组里说说自己口算的方法,再听别人的算法。全班交流。重点放在退位减上,多让学生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得数。一说。比较:上面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异同?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集体反馈,电脑验证。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第2题让学生体会退位与不退位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教材上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通过计算,检验估算的情况。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课题解决实际问题主备人徐海燕执教者张元课型新授课时3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解决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步骤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里的应用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分析和解决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教学法指导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二、交流共享教学例3。大家知道乘车的时候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出示例3情境图。学生看图,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吗?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讨论结果: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或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4+18-15或34-15+18.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读题,小组交流想法,根据题意列式,小结:我们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也可以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大家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经验解决比较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认识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能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并填空。集体交流订正。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线段图,可以先算出,一共运来多少袋水泥?再减去用去的。学生列式计算。订正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情境图。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解答?请同学板演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120—60是什么意思,再加80什么意思,还可以怎样列式?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表格。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丁丁的班级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会游泳的32人,会溜冰的29人。)提问: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四、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知道了增加就加,减少就减。课题练习六1主备人徐海燕执教者张元课型新授课时4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得数。2使学生通过口算适当提高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促进数感发展。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口算方法的合理性,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初步体会数学的特点。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法指导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知识再现1.口算(练习六第1题)指名口算。先比较前面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别和联系。再比较前面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别和联系。2.揭示课题。板书:练习六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2题。同桌两人合作练习。2.完成“练习六”第3题。先明确题目要求,再交流估算方法。在教材上用“Ο”圈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用“□”圈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3.完成“练习六”第4题。让学生直接写得数。注意速度。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5题。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提问:“下车15人”“上车11人”什么意思?出示口算题卡片让学生先练说指名上黑板板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得数;能根据算式特点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得数的大体范围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完成“练习六”第6题。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用这一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课题练习六2主备人徐海燕执教者张元课型新授课时5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会和大于100(1000)的整百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通过口算适当提高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促进数感发展。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口算方法的合理性,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初步体会数学的特点。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和大于100(1000)的整百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口算。教学难点和大于100(1000)的整百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口算。教学法指导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这节课老师想知道大家计算的熟练程度,你准备好了吗?出示课题:练习六完成“练习六”第7题。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8题。对比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怎样变化的。减数不变,被减数变大,差又是怎样变化的。)2.完成“练习六”第9题。出示题目,让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3.完成“练习六”第10题。学生读题,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地1小题,再算第2、3小题。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间的联系,积累旧知识学习新内容的经验;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11题。说说原有、卖出、还剩的之间的关系。学生各自填表。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六”第12题。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说说解题过程。3.完成“练习六”第13题。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四、今天我们练习了整十数、整百数加减的口算并解决实际问题。课题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主备人徐海燕执教者张元课型新授课时6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用交换加数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2使学生通过探索和笔算,提高笔算能力3使学生能主动思考、独立计算,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感受,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要点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十位向百位进位的方法。教学法指导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先学探究1.算。37+2564+8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4.出示例题,学生读题,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幅?”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2+86=?(幅)提问:你会用竖式算出142加86的和吗?大家来试一试吧。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重点说说十位上4加8得12应如何继续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写在横式上。谈话: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学生验算。)口算。4+650+9060+908+370+803+7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通过联系已有的笔算知识学习三位数加法的
本文标题: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3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