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财产清查教学内容:财产清查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关系到会计核算账实是否相符的的重要环节。本讲主要介绍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内容,1、财产清查的概念、作用和各类;2、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和财产清查的方法;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教学目标: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盘存制度;2、财产清查的各种方法及组织程序;3、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教学重点:1、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2、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教学难点:1、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2、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教学方法:讲授法、例示法、启发示提问。教学时间:八个课时组织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2、财产清查的种类。教学目标: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2、掌握财产清查的种类。教学重点:财产清查的定义和财产清查的种类。教学难点:财产清查的种类。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以及对各种债权、债务的查核,将一定时点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核对,借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二.财产清查的作用:1、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2、保护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3、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4、监督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的执行;5、促进经营管理水平。三.财产清查的种类:(一)按所包括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与局部清查1、全面清查的特点:清查时间长、范围广、工作量大,一般在年终决算或企业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进行。2、局部清查常见的情况有:(1)流动性较大的财产物资;(2)贵重物资每月至少清查一次;(3)货币资金。(二)按清查时间不同分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1、定期清查是指按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进行的财产清查。一般在年度结账前进行。2、不定期清查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1)更换财产物资、现金保管人时;(2)财产物资因自灾害遭受损失和被偷盗时;(3)上级主管单位、财政、银行、审计等部门进行查账时;(4)按照上级规定或企业改组成股分制,进行临时性的资产评估等工作时;(5)发现有贪污或盗窃行为时等。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存货盘存制度与期未存货计价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存货盘存制度的种类,重点掌握永续盘存制度。教学重点:永续盘存制度的期未存货计价方法,加权平均法。教学难点:加权平均法教学方法:计授法、例示法。教学过程:一.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是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或减少,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逐笔或逐日在有关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算出该项物资的结存数的一种方法。即:账面期末余额=账面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注意点:采用这种方法,也可能发生账实不符的情况,如变质、损坏、丢失等,所以仍需对各种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和账实不符的原因。二、存货的计价方法企业的各项存货,由于种种原因(如购进时间、批量、地点等)形成不同的购进单价。常用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日常发出材料等存货的实际成本,要按库存存货中最先购进的那批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这种计价方法的特点是使存货的账面结存价值接近于近期市场价格。(二)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以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日常发出材料等存货的实际成本,要按库存存货中最后购进的那批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这种计价方法的特点是使发出存货的价值接近于近期市场价格。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能保证成本、费用的有效补偿,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采用这种方法,发出存货的单价是以本期收入数和期初结存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或:发出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增加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五)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采用这种方法,是以某批存货收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作为该批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即发出某批存货要根据该批存货购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正确地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随时掌握实际库存情况。三、举例分析【资料】某厂1998年4月发生下列业务:(1)4月1日期初结存C材料500件单位成本40元(2)4月5日购进C材料300件单位成本42元(3)4月6日发出C材料600件(4)4月20日购进C材料500件单位成本45元(5)4月28日发出C材料400件(6)4月29日购进C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6元(7)4月30日期末实际结存C材料480件①先进先出法本月发出C材料成本500件×40+100件×42+200件×42+200件×45=41600期末结存C材料成本(5000件×40+300件×42+500件×45+200件×46)-41600=22700②按后进先出法计算本月发出C材料成本200件×46+400件×45+100件×45+300件×42=9200+18000+4500+12600=44300期末结存C材料成本44300-20000+12600+22500+9200-44300=64300-44300=20000四、课堂作业:要求同学们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未C产品的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实地盘存制,以及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的比较教学目标:掌握实地盘存制的概念,掌握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学重点: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学难点: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是对各项财产物资,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根据实地盘存的结存数来倒推当月财产物资的减少数,再据以登记有关账簿的一种方法。即:本期发出数=账面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数-期末实际结存数二、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比较(一)永续盘存制优点:能随时了解各种库存财产物资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有利于加强对库存物资的管理。实际工作中每一单位均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缺点:库存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核算的工作量较大。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广,除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都采用永续盘存制。(二)实地盘存制优点:明细分类核算比较简便。缺点: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没有严密的核算,不便于实行会计监督,倒推出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中成分复杂,除了正常耗用的外,可能还有损毁的和丢失的。使用范围:一些单价低、品种杂、进出频繁的材料物资。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财清查的准备工作和清查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同学们了解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和财产清查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财产清查的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一)思想准备(二)组织准备(三)业务准备1、会计人员应将有关账簿登陆记齐全,结出余额并试算平衡,做到账簿记录完整,计算正确,账证相符、账账相符;2、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应对所保管的各种财产物资经及账簿、账卡挂上标签,标明品种、规格、数量,以备查对;3、对银行存款、银行借款和结算款项,要及时取得对账单,以便查对;4、对需使用的度量衡器,要提前校验正确,保证计量的准确性;5、对应用的所有表册,都要准备妥当。二、财产清查的内容财产清查的内容,应该包括企业所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各个项目。凡是属于本企业的财产物资,不管它存放在本企业,还是在外单位、外地,都应清查。所有权不属于本企业的租入固定资产、受托加式材料、接受外单位加式修理的设备等,也应清查,并在有关备查账簿登记,但不能与本企业财产物资相混淆。就进行清查的,一般有下列内容: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有其他货币资金;存放在职能科室、车间或业务部门的备用金。2、各种应收票据,应付票据。3、短期投资和长工期投资。4、各种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暂收暂付等结算往来款项。5、在途贷币资金,在途物资、发出商品等。6、委托及受托其他单位加工、保管、代销等商品物资。7、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及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出租固定资产,以及租入的固定资产实存情况。8、工业企业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9、其他应进行核对的项目。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实物财产和货币资金的清查教学目标:掌握实物财产和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实物的清查方法1.实地盘点法:在实物的存放地点进行实际的清点。多数实物清查采用此法。2.技术推算法: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实物数量进行推算,如油类物质、煤炭等,可根据其容积或体积等,推算出其重量。该方法适用于大量成堆、难以逐一清点、且单价较低、较为笨重的物资。3、抽样盘点法:通过抽样盘点,计算出单位体积或单位重的个娄,然后测定零件总体积或总重量,再换算出全部零件个娄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单位价值很低的小型零件等材料物资的清查。对各种实物的盘点,应当填制盘存单。财会部门应根据盘存单所列实存数量,与账面结存数量核对,以确定盘盈或盘亏的情况,再将账实不符的物资,反映到“盘点盘亏报告表”中,以分析发生差额的原因,作为调整账簿记录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依据。二.货币资金的清查:包括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的清查。1.库存现金的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其程序是:A实地盘点,核对账簿;B登记“现金盘点报告表”2.有价证券的清查:方法同现金的清查。3.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采用对账单法,也就是将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同银行送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以确定双方银行存款账簿收入、付出及其余额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其清查程序是:A.检查、核对账簿记录;B.确认未达账项;a)本单位已记存款增加,开户银行尚未记账;b)本单位已记存款减少,开户银行尚未记账;c)开户银行已记存款增加,本单位尚未记账;d)开户银行已记存款增加,本单位尚未记账;C.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未达账项。三、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下面举例说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某企业2003年4月30日银行存款余额为208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24400元经查对有下列未达账项:1.企业于月末存入银行的转账支票3500元,银行尚未入账。2.企业于月末开出转账支票2100元,银行尚未如账。3.委托银行代收的外埠货款6800元,银行收到已经入账,企业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尚未如账。4.银行代付电费1800元,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尚未入账。根据上述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项目金额项目金额企业应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加:银行已代收的外埠货款减:银行已代付的本月电费2080068001800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加:企业已记收款,银行尚未入账减:企业已记付款,银行尚未入账2440035002100调节后的存款余额25800调节后的存款余额25800上表所列调节后的存款余额,即为该企业四月底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必须注意的是单位不能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而是要在收到银行转来的各项未达账款有关付款结算凭证时才能登记入账。四、来账项的清查:各种往业结算款项的清查,与银行存款的清查一样,也是采用与对方单位核对账目的方法。五、布置作业:课本P314页习题一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财产物资结果的处理程序,以及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教学目标:了解财产物资结果的处理。掌握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教学重点难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教学方法:例示法教学过程: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一).查明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原因并按规定进行处理;(二).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和健全财产管理制度;(三).及时处理积压物资;(四).进行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设置“待处理财产损益”总账户,并在其下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两个明细账户。二、固定资产盘盈、盘
本文标题:会计基础教案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6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