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谈谈教育过程中的师幼关系经过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积累了很多有用的实际知识,在这里想谈谈我对师幼关系的看法。师幼关系一般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双方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在平时的观摩和研讨活动中,我有意识的观察记录着教师们的活动组织情况,发现师幼关系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是会把教育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一“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套用到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来,结果造成了“游戏教学化”。具体表现在,选择游戏内容时,过多考虑其教育效能而忽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游戏过程中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幼儿的独立性;在对待游戏发展上过于求全,急于引导,而忽视游戏发展的自然规律等等。比如“老狼老狼几点钟”是幼儿园的一个经典游戏,低年龄段的孩子刚刚接触可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对于中大班的孩子在内容的选择上就没有引发幼儿好奇心的作用,从小班开始一直在做,缺乏游戏的主动性。老师们仍乐此不疲的自己带着孩子做这个游戏,要求遵守规则,什么时候跟,什么时候跑,场地范围是什么,主导整个过程的进行,幼儿学习一步步按老师的话做,扮演“跟随”的角色。虽然教师的目的是好的,自己带游戏,既保证了安全,又能练习小朋友们快跑和按信号做动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抑制力和灵敏性,但我想说还是应给孩子们做些新鲜的、好玩的当然也是安全的游戏,把教育效能放一边,让孩子自己自由的玩,成为游戏活动中的主体。此外,教师在游戏的内容方面还需要更多更新的创意。那有人会问,让孩子自己玩,自己做游戏,我们的教育目标怎么达到?这个,我想引用《谈谈早期教育》那篇文章中的一句话:一个小孩早期发展的目标,不是老师给他的,而是他自己找到的。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幼关系是复杂的,主客体也发生着变化,跟游戏过程又有所不同。当教师给幼儿上课,向幼儿传授知识时,教师是主体;而幼儿在接受知识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教师的“教”作出反馈(如向教师提问、提出建议等),此时幼儿成为教师的主体;教师根据幼儿的主动反馈有意识地改进教学,更好地帮助幼儿接受知识,这时教师又成为幼儿的主体。如此循环往复、交互作用,使教学活动在教师和幼儿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中进行下去。师幼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只有在师幼互相积极反馈,师幼互相亲密合作的环境下,幼儿才敢于大胆探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举个例子来说:一次活动中老师上《小火车旅行记》。她先拿着图画书,一页一页的翻过去,细细的给小朋友们讲着小火车旅行的故事,通过图示帮助他们理解,时不时的会问孩子,“你们说,小火车旅行了哪些地方啊?”下面的孩子就会马上给予反应。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同时吸引一些注意力分散的孩子认真的听故事。这时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也想做个小火车。”老师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情境,乘火车去旅行。于是这位老师马上拿出各种水果形状的车厢对他们说:“我们有很多车厢,小朋友可以给它穿上美丽的衣服,然后乘它去旅行。”老师积极及时的回应让孩子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参与的动力。然后是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水果给车厢涂上颜色,老师准备了苹果、梨子、菠萝、葡萄等,让孩子们自己选,性格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选择,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能够让他们的兴趣和创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孩子们开始自由上色,老师则在周围走动,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进行情况。课堂气氛安静而和谐,老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幼儿扮演学习主人的角色,完成了整个学习过程。我们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亲和力十足,总是微笑地面对小朋友们,为他们创设了一种和谐、平等、自由、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大胆表述,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他,用眼神交流并给予鼓励。如果小朋友说的好,还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他,师幼关系是比较亲密的。教育过程中的师幼关系的性质直接影响幼儿成长。让幼儿从教师中得到关爱和安全感,和教师建立平等交往的关系,轻松自由的一起学习,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参与者、表述者,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更加健康、积极地发展。那么,怎么才能成为幼儿心中“最值得信任的伙伴”呢?我想,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这是建立师幼关系融洽的首要条件。我们把幼儿看作是一个学习的主体,不是容器;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着个体差异;幼儿是具有多种需求的人,更是一个具有潜在能力的人。在实施教育目标时,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立足以幼儿为主,对幼儿一视同仁,不把能力强的幼儿作为教学的重点。必须以幼儿整体发展,培养完整幼儿为出发点,尊重和相信幼儿,关心每一个幼儿成长,以达到开发智能,培养情操,锻炼意志的目的,使幼儿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其次,应尊重幼儿的人格,这是融洽师幼关系的核心内容。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同样应受到关爱、尊重与保护。爱是幼儿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幼儿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曾有心理学家提倡给幼儿三种食品:营养、知识和爱。爱就是人性健全发展的极致,是人际关系最崇高的表现。对幼儿来说,爱就是安全的保障,快乐的源泉,是开启幼儿心灵的钥匙,也是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师幼在教养过程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教师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幼儿,既与幼儿建立起教与学的关系,也与幼儿建立起似朋友的关系。当幼儿有了缺点和错误时,我们应给予满腔热情的帮助和善待,而不是责骂、嘲笑,更不能体罚。在这样融融的师幼情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才会被激发,信心也会倍增,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再次,应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养方法,这是融洽师幼关系的必要手段。教师应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孩子才会信任你、尊敬你。同时,班上每个孩子之间,又有家庭、环境、性别、个性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应对每个孩子充分了解,区别对待,师幼情才会更融洽和谐。例如:某小朋友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幼儿园言语较少,更不敢在集体面前表演。作为教师应经常鼓励他、相信他,让他找回自信、找回勇敢。教师除了阅看幼儿的家庭情况表外,在平时应细心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应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听听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另外要多与孩子的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情况,以及平时的喜好、性格等。这样,采取不同教养方法,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为孩子提供充分的锻炼与表现自己的机会和条件,这是融洽师幼关系的重要环节。日常生活中,教师多与幼儿接触、沟通,与孩子交知心朋友,使他们有话愿与老师讲,有事能主动请老师帮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设计一些能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多想多说,并引导每一名幼儿都能积极思考发言。活动时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协商、讨论,鼓励他们进行争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平时,利用诗歌朗诵、说唱儿歌、故事表演、见闻讲述等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活动时多采用观察式、启发式、想象式,多给孩子提出些“为什么”“像什么”的问题,让孩子从中去观察、发现、探索,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融洽的师幼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他们获取知识与爱的重要途径,是他们快乐成长的温暖阳光,更是他们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今日的幼儿是明天的栋梁、祖国的希望和世界的未来,教师应该把最温馨的目光、最和蔼的笑容、最真切的话语、最真挚的鼓励、最真诚的希望都献给孩子们。浓浓的师幼情,将伴随他们风一程、雨一程,永远地挥不去道不尽,是他们健康、快乐旅途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本文标题:师幼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7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