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卷四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一、单选题1.某生物实习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水草、洗净的砂、草食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的生态瓶如下图。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该生态瓶必须密封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B.该生态瓶是一个营养结构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C.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D.该生态瓶模拟是湿地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该生态瓶的物质可以自给自足,所以该生态瓶必须密封,A正确;该生态瓶是一个营养结构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生产者和消费者只有一种,这样有利于生态瓶的制作,容易成功,B正确;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是为了获取光能,使该生态瓶制造有机物,放在散射光下,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C正确;该生态瓶模拟是水域生态系统,D错误。【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点睛】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2.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第一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B.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C.蛇只属于第三营养级D.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其中草是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即草→鼠→鹰、草→蝗虫→青蛙→蛇→鹰、草→鼠→蛇→鹰.解:A、草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A错误;B、青蛙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C、蛇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C错误;D、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D正确.故选:D.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B.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C.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一条食物链中,一种生物只处于一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成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故A正确。自养生物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提供生态系统有机物来源,故B正确。光合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生产者,故C错。一条食物链中,由于营养关系,一种生物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如果在食物网,可能处于多个营养级,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B.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答案】C【解析】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B、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正确;C、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C错误;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成分,D正确。故选:C.5.生物多样性是指()A.种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和湿地多样性D.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答案】B【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6.上海世博联手哥本哈根掀“低碳”浪潮。下列叙述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等的发展,过度使用化石燃料B.人口增长、农业发展,土地耕作频繁C.乱砍乱伐、过度较快导致森林破坏、草场退化D.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答案】D【解析】7.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能量/kJ41021013070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中未被昆虫利用的能量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D.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答案】C【解析】昆虫的同化量═摄食量-粪便量═410-210═200kJ,昆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200-130═70Kj,所以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70÷200═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A项正确;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植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属于植物中未被昆虫利用的能量,B项正确;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昆虫利用的能量,C项错误;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则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410-210)÷20%═1000kJD项正确。【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名师点睛】正确理顺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去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流程图如下: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将某一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误认为是该消费者的同化量;正确的理解是:由于“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未被同化,所以仍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上一营养级遗体残骸所含的能量性质相同,属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8.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提到,这片森林不受外力干扰,因此这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不断升高最后达到稳定,①错误;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在增多的过程中总光合产量不断增加,当生态系统达到稳定时,总光合产量也达到稳定,②正确,③错误;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群增多,生物的呼吸问题逐渐升高最终达到稳定,④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应变化。9.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A.第二营养级B.三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初级消费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营养级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之中所占的位置.第一营养级为绿色植物(包括藻类),第二营养级为草食动物,第三、第四营养级分别为初级肉食动物与次级肉食动物.消费级别总是比营养级高一个级别,因此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据此答题.解:A、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A错误;B、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B错误;C、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C正确;D、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D错误.故选:C.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10.硫酸厂周围,常种植一些柳杉,以吸收大气中的SO2等有害气体。这主要是利用了林木的哪一项作用()A.制造氧气B.杀灭细菌C.净化空气D.过滤尘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循环的有关内容。硫酸厂周围,常种植一些柳杉,以吸收大气中的SO2等有害气体,这一生理活动净化了空气,促进了S的循环。故本题选C。11.下列实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B.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C.乡村有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边洗东西,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为原来的状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为植物的对外界刺激的向性运动,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故A错。B是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故B错。C是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外界破坏后,具有一定的植物调节能力,能够完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故C错。D为生态系统遭受外界破坏后恢复原状能力,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2.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八对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B.每年在鱼群繁殖的季节实行休渔C.抽干沼泽地的积水,使之变成农田和牧场D.砍伐沿海的红树林,利用滩涂发展养殖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可能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也会浪费些物质的在循环利用,故A错误。在繁殖季节休渔可以使种群数量增加,故B正确。沼泽地有着较大的生态价值,使之变成农田和牧场破坏了自然环境,故C错误。D同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某片树林中的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B.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C.植物通过花香和鲜艳的顔色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鸟类活动范围大,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B错误。植物通过花香和鲜艳的顔色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4.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B.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D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①过程大大减少,并且⑥过程增加D.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答案】B【解析】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A正确;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D为分解者,B错误;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①过程大大减少,C正确;且⑥过程增加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D正确。【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15.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D.生产者【答案】B【解析】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B.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C.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D.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也可以来自化能自养生物同化的化学能,A项错误;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B项正确;生物群落中能量单向流动,不能循环,C项错误;防治稻田害虫不能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能使能量较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项错误。17.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2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竞争可能导致乙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卷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7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