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生物遗传和变异与进化二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遗传和变异与进化(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A.都是DNAB.是DNA和RNAC.都是RNAD.是DNA或RNA2.在双链DNA中,有腺嘌呤P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NM(M>2N)则该DNA分子中胞嘧啶个数为()A.PMPNB.2PMPNC.2PMD.2PNMN3.已知某生物体细胞有20个DNA分子,其中1个DNA分子有3600个碱基,则由该DNA分子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多少种氨基酸()A.6000B.4000C.20D.120004.在某家庭中,父亲患多指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的概率为()A.14B.34C.38D.585.在人类中,Klinefelfer综合症表现为中间性别,其性染色体为XXY。若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为父方引起,则是因为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A.联会紊乱B.同源染色体不分离C.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D.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6.基因型不同的两只绵羊生了两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羊。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A.胚胎发育为有丝分裂B.胚胎相互移植C.两者为异卵双胞胎D.运用了克隆技术7.下列系谱图中,不能肯定其遗传方式的是()8.人类的先天性肌强直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为患者,他们生了一个患病的儿子和正常的女儿。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病女孩的概率为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A.12B.18C.34D.389.哺乳动物的雌雄比例接受1∶1其根本原因是()A.产生雌雄配子数目相等B.雌雄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C.雄性个体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雄配子D.雌性个体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雌配子10.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半乳糖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一个患钟摆型眼球震颤的女性和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男孩(眼球正常),他们生的第二个孩子是两病皆患的男孩的几率是()A.1/2B.1/4C.1/8D.1/1611.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A.发生基因突变B.发生染色体畸变C.发生基因重组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12.诱变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A.不遗传的变异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13.19世纪达尔文曾记载安康羊的四肢很短,它是普通绵羊的变异类型。20世纪40年代在挪威的普通绵羊群中又出现短腿安康羊。该实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A.随机性B.重复性C.稀有性D.多害性14.人类的正常血红蛋白(HbA);的β链第63位氨基酸为组氨酸(CAU),Hb-M的β-63为酪氨酸(UAU),这种变异的原因在于基因中()A.某对碱基发生置换B.增添或缺失1对或~2对碱基C.缺失一小段DNAD.增添一小段DNA15.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不利D.在显微镜下都可看到变异状况16.人类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Ⅻ染色体上,长度为180kb。目前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多方向性B.可逆性C.随机性D.重复性17.下列各项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A.用花药离体培养玉米植株B.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D.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种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认为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其主要原因是()A.突变产生许多异质性等位基因B.突变可以获得具有新功能的非等位基因C.突变基因的表型效应与原有基因不同D.突变打破原有遗传基因的均衡性19.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如图,该图不能表明的是()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自由组合规律20.某基因片段中一条DNA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A.100%B.50%C.25%D.12.5%21.用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的豌豆杂交,对其子一代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植株基因型是()A.BbB.AABBC.BBbbD.BBBB22.栽培蔷薇有多种品系,其中,因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紊乱而不能产生正常配子的主要有()A.2n=14B.2n=21C.2n=28D.2n=4223.人类有个别男性的性染色组是XYY,这种人一般有反社会行为,这种变异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遗传的变异24.用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因为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关于这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染色体加倍的可育植株,等位基因纯合,这样的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单倍体植株只有一套染色体,不会出现等位基因也就不会有杂合体,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两单倍体交配后,后代都是纯合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以上三种说法均正确2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该作物的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株结出的种子发芽长根后,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该植株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①6个②12个③6对④12对⑤24个⑥36个⑦48个A.⑦④B.①③C.③⑥D.⑤⑦26.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是的是()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①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的第21对染色体有3条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分的交叉互换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A.②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⑥D.①③④27.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一组是()①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②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③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④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8.一个患抗生系D性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有道理的指导应该是()A.不要生育B.妊娠期多吃含钙的食品C.只生男D.只生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1.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②③表示:①②③。(2)简答填空:①在DNA复制中,由于出现“差错”使DNA发生局部改变,而改变的遗传信息。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若正常基因为H,那么致病基因就是,h基因的碱基组成为。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十分少见,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2.右图是种动物的某种细胞。请识图作答。(1)①和②对应位点上的基因一般都是相同的,原因是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的DNA分子是以而来,这说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之一是。(2)③与④分别发生在期。(3)预计该细胞能形成种配子,基因型是。(4)若①上有基因Ab,②上有基因ab,则表明发生了间的。对于前者,发生的时期为。3.雌性蜜蜂为二倍体(2n=32),雄性蜜蜂为单倍体(n=16)。一只蜂王与一只雄蜂交配,其F1代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蜂群中,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4种。(1)F1代雄蜂的基因型为,雌蜂的基因型为。(2)亲代蜂王的基因型为,雌蜂的基因型为。4.请填写下列各种育种名称及所依据的原理:(1)花粉离体培育新品系属于,依据的原理是。(2)用抗倒状、不抗锈病的小麦与易倒状、抗锈病的小麦杂交,育成既抗倒又抗病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的小麦品种,这属于,依据的原理是。(3)小黑麦的培育属于,依据的原理是。(4)用射线辐射稻种培育出成熟期提早的新品系,这属于,依据的原理是。(5)科学家将细菌的抗冻基因转移到普通番茄细胞中培育出番茄抗冻新品种,这属于,依据的原理是。5.下图为农业上两种不同育种途径,请回答:(1)箭头“→”和“”所示的途径依次为育种和育种。其中的育种最为理想,其优点是。(2)图中A和B处理的手段依次为和。(3)从F1和F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的含量;从F2开始逐步进行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这种选择必须从F2开始而不能从F1开始是因为。6.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原理理及流程如图所示:(1)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叫其理论基础是秋水仙素的作用是(2)四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所结果实各个部分的染色体组数目是:果皮、种皮、胚、胚乳。(3)三倍体植株应授以二倍体植株成熟的花粉,其目的是为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提供。(4)从产生的原因和变异的种类看,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的区别是:前者.后者。(5)多倍体植株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是因为多倍体。7.以下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表解:含有纯合隐性基因(aa)的个体.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不能形成黑色素而患白化病。此外,含有纯合隐性基因(pp)的个体不能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只能沿旁路转变为苯丙酮酸,由于大量的苯丙酮酸的堆积,造成脑发育障碍而患苯丙酮尿白痴症。(1)上述事实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从而控制生物的。(2)人类产生上述两类遗传病的根本原因(变异来源)是即基因在发生差错而造成的改变。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的结果。(2)“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3)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4)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9.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根据图解回答问题。(1)A过程进行的场所是需要的酶有。(2)控制酶2和酶3合成的基因中的任一个基因发生突发,都会引起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白化病。但是如果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却不会引起白化病,但会引起血液中苯丙酮酸多而患白痴。原因。(3)E过程叫作用,除了产生苯丙酮酸之外,还会产生。(4)一般情况下,人体不存在酶4,当控制酶l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后,苯丙氨酸过量就会刺激人体产生酶4,引起这一变化的生理效应属于调节。酶4称为酶。当苯丙酮酸在幼儿的血液中含量过高时,就会损伤的发育,形成当黑色素合成过多时,酶3就会和黑色素结合,形成颜色较浅的黄色素,该调节称为调节。(5)已知控制酶1的基因和控制酶2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假设酶3是正常的)。如果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一个白化兼白痴的女儿,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表型完全正常的孩子的孩子的概率是。表型完全正常,而且不含致病基因的孩子的概率是。10.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遗传和变异与进化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8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