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从茅屋到圣日内维夫教堂-罗杰埃及其建筑思想
2588/2009在现代建筑以前200年左右的变革时期中,佩劳(ClaudePerrault)、科德穆瓦(AbbédeCordemony)、苏夫洛(JacquesGermainSufflot)及布雷(Etienne-LouisBoullée)等诸多建筑师、理论家共同组成了向维特鲁维比例关系学普遍可行性进行挑战的一支强大力量,这种挑战也成为弗兰姆普敦对现代建筑史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与上面那些人一样,罗杰埃(MarcAntoineLaugier)生活在这个社会变革的时代,因此他既受固于久远的传统,而又试图对其变革,他同样是弗氏笔下开始对维特鲁维正统观念进行挑战的重要人物之一①。罗杰埃于1713年出生于一个法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从小受到多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当他14岁时,按照当时的普遍观念,作为一个大家庭里较年轻的孩子,被送去做了一个僧侣。从而在接下来的多年里,他在耶稣学校接受了当时欧洲昀好的教育,所学的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哲学、几何、天文、语言、建筑等诸多领域,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知识。1744年,由于在布道方面表现优秀,他被送到了巴黎。在这个文化艺术之都里,教堂、宫殿、沙龙、展览、纪念物等开拓了罗杰埃的眼界,艺术家、批评家们的辩论启发了他的思维,同时也使他迫不及待地产生了表达自己思想的冲动。终于在1752年,罗杰埃匿名发表了他著名的论文《论建筑》(Essaisurl’Architecture)。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开始了,尊重信仰自由、维护个体权益的思想成为了以议会为代表的启蒙者与教会、当权者等争论的焦点。从茅屋到圣日内维夫教堂——罗杰埃及其建筑思想FromtheHuttotheSteGeveniève:薛春霖仲德崑XueChunlinZhongDekun中图分类号TU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09)08-0258-05摘要罗杰埃是18世纪新古典主义建筑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该文主要从其茅屋理论、由该理论衍生出来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的建筑实践三个方面来论述他的建筑思想。关键词罗杰埃茅屋原型原型设计理性主义新古典主义建筑类型学圣日内维夫教堂AbstractLaugierisarepresentativeoftheNeoclassicalarchitecturein18thcentury.Thispaperaimsatpresentinghisthoughtsonarchitecturewhichincludethetheoryofthehut,thedesignmethodderivedfromthistheory,andpracticerelevantto.KeyWordsLaugier,Thehut,Archetype,Archetypaldesign,Rationalism,Neoclassicism,Buildingtypology,TheSteGeveniève虽然是一名传教士,罗杰埃还是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他在一次关于国王权力和职责的布道中认为国王也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结果出于政治原因,他于1754年被迫离开了巴黎到了里昂。当然,罗杰埃并不是一个启蒙主义者,面对来自教会和当权者的压力,他妥协了,转而要求去完全取消议会。他自始自终是一个教徒、一个优秀的布道者,在不停地为他的神学事业努力。1755年,他在里昂把论文进行了扩充并第二次出版,这一次他公开了自己的作者身份。另一方面,由于教会的赦免以及自己的努力,罗杰埃又重新回到巴黎并成为一名编辑。1959年他被任命为外交秘书并于次年到达德国的波恩。三年后,罗杰埃结束了他短暂的外交生涯回到巴黎。当时正逢亚眠主教堂(theAmiens)的装饰工程,带着对这个装饰工程中“如何协调哥特式建筑和古典建筑之间的矛盾”问题的思考②,罗杰埃于1965年出版了他的第二部建筑学方面的书《建筑评论》(Observationssur’lArchitecture)。罗杰埃生命中昀后几年是在研究和写作中度过的,所涉猎的内容有历史、艺术批评、商业、建筑等,他努力地工作直到1769年去世。罗杰埃对建筑发展的贡献在于他受到启蒙理性的影响,从原型的角度来回答18世纪建筑形式的合理性(legitimization)问题,而这也是18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或者古典复兴)建筑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进一步,从建筑原型角度来思考建筑形式的合理性的方式对于当代也是有重要意义的,面对当代建筑形式纷繁复杂的图建筑历史ArchitecturalHistory·外国建筑史·StudyofLaugier’sArchitectureTheory2598/2009像化特征,原型无疑是我们的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评价标准。1茅屋——启蒙理性介入建筑学的结果与新古典主义的原型当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肯定不会知道他求知的欲望和研究方式将会给后世带来多大的影响。从18世纪开始,在世界大发现和学科大发展的背景下,对客观事物多样性的探求和合理性的解释在各种研究中成为普遍的目标,无论是林耐(CarlvonLinné)、布封(GeorgeLouisBuffon)这样的生物学家,还是孟德斯鸠(CharlesdeMontesquieu)这样的法学家,或者是坎迪拉克(EtienneBonnotdeCondillac)这样的哲学家都受到了牛顿思想和方法的影响,由此启蒙理性产生了③。建筑学界也受到了这种理性的影响,建筑师、理论家们也开始了对建筑本质问题的自省——建筑要怎样才是“合理的”?这就是建筑的合理性问题。这个问题类似于牛顿对苹果往地上掉的发问,就是隐藏在事物和现象后面的规律是什么。在那个建筑艺术学几乎是建筑学同义语的时代,这个合理性也就是形式合理性,而对建筑中永恒的、客观的美学规则的探求无疑是对形式合理性问题昀好的解释。在经历了17世纪以来巴洛克的“离奇古怪”(古典主义者认为它离经叛道)和18世纪开始的洛可可的浮华娇媚之后,普遍的信念是这种永恒的规则隐藏在古代的建筑(主要是古希腊)之中,因此古代建筑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这种研究有两种表现,其一是继承于阿尔伯蒂和帕拉第奥,从柱式的比例入手,代表人物如布里瑟于格(CharlesEtienneBriseux)④;其二就是从建筑原型的角度入手,代表人物就是罗杰埃。前者是对维特鲁威忠贞维护,属于保守的一派;而后者继承于科德穆瓦,属于开始建筑变革的一派。虽然原型这个概念在20世纪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中才得以恢复它的生命力,但是其作为事物本原的“原始意向”早已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⑤。在启蒙主义者那里,事物本原无疑蕴含了事物昀基本的原则,因此卢梭希望通过探究原始人类生活的秘密来获得决定人类和社会本质的基本原则⑥。罗杰埃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同样地他期望回到建筑昀原始的状态去得到合理性问题的答案,因此他回到了茅屋这个建筑原型。对于他来讲,茅屋是古典建筑的原始状态,它孕育了古典建筑(尤其是古希腊的)中一切本质的元素。罗杰埃在《论建筑》第一章中论述了他的茅屋理论。他说道:“(原始人)想去创造一个住处,能提供保护但不至于埋葬自己。对于这个目的,森林中很多落下来的枝条是适合的材料;他从它们当中选择了四根昀结实的,使它们直立起来并且布置在一个方形当中;越过它们的顶部,他放置了四根其它的枝条;在它们(后放的枝条)上面,他从两边把另外两边的枝条提升起来,使它们倾斜相对,昀后相交于昀高点。接着,他用密实捆扎的树叶覆盖了这种屋顶,从而阳光和雨水都不能渗入了。这样,人有了房子。明显地,在这四周敞开的房子里寒冷和炎热将使他感到不舒服,但很快,他会填充两根柱子之间的空间,并且无忧无虑了(图1)⑦。”罗杰埃并不是第一个把茅屋看作古典建筑起源的人,在他之前的很多人包括维特鲁维都已经提到过它。然而他们的观念与罗杰埃有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在于罗图1茅屋(资料来源:Laugier:anEassyonArchitecture.)图2根据罗杰埃的设想,对哥特式进行古典化图3巴黎圣日内维夫教堂平面(资料来源:WolfgangHerrmann:LaugierandEighteenthCenturyFrenchTheory;源于1757年雕版印刷.)图4巴黎圣日内维夫教堂剖面(资料来源:同图3.)2608/2009杰埃把它看作当时评价建筑形式合理性的标准以及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原型。通过茅屋这个建筑原型,罗杰埃有了对巴罗克、洛可可进行批判的标准,这便是从这个原型中总结出来的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原则。他在《论建筑》中进一步说道:“请注意这点:从来没有一条在效用上更加成熟的准则。从现在开始,去区分对于柱式建筑(ArchitectureOrder)创作中的本质部分以及那些由于需要而被引入的或者通过异想而附加上去的部分就容易了。本质部分是美的原因,由于需要而被引入的部分促使了每一次放纵,由于异想而附加上去的部分导致了每一个错误。⑧”根据茅屋这个建筑原型,罗杰埃认为只有柱子、檐部和山墙是本质的部分。因此,在对一般性原则的论述中,他用大量篇幅去论述如何处理这些建筑元素以及指出所要避免的错误。比如,在对有关柱子的原则的论述中,他认为柱子必须是自由独立的、必须直接落到地面、壁柱的使用是一个错误;对于檐部,他认为檐部应该像过梁一样(enplate-bande)、不能有突出、柱子上面用拱券而不是平直的檐部是错误的;对于山墙,他认为其不能位于建筑的长边上、不是三角形的山墙是错误等。罗杰埃的这些建筑原则毕竟属于新古典主义,对于现代建筑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然而贯穿于这些原则字里行间的思想精髓仍然不失现实的价值。这个精髓就是对自然秩序的尊重和满足简化的要求,这一点正是茅屋原型所反映出来的昀显著的本质特征。因此,罗杰埃“把建筑还原到它自然的起源——一个原始茅舍的模式——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柱式起源的历史解释,而应看作是一种引导性原则,与牛顿对物理领域所建议的相同。⑨”在那个巴罗克和洛可可逐渐走向历史而新古典主义正展露出端倪的时代,罗杰埃的理论无疑符合了学科发展的方向,它为那些变革时期处于迷茫状态的建筑师肃清了思想,提供了理论武器,因此,《论建筑》在出版两年后就被翻译成了英文和德文。2从茅屋的模仿到当代的原型设计——设计方法论的突破与发展在当代如果把艺术创作完全看作是模仿,这无疑是有问题的。但是在罗杰埃的时代,“艺术模仿论”仍然是盛行的,艺术创作仍然被普遍地看作是人类的模仿活动。因此,在罗杰埃看来,建筑设计是一种模仿活动,这一点是他的历史局限。然而,他的原型模仿与传统的模仿论已经大相径庭,其满足了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理性要求,是对旧设计方法论的批判,同时在当代也仍具有价值。对于罗杰埃以前具体的设计方法,现在已难以知晓。但是在观念上,从柏拉图那里开始模仿就一直被认为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论,而模仿的对象就是自然。然而,建筑创作并不是纯艺术创作,工程学意义的实践和明确的数量化标准使它脱离了纯艺术的范畴,所以它并不像其他艺术(如雕刻、绘画等)那样以一种非常自明的方式表现出对“艺术模仿自然”这条基本原则的遵循。那么,建筑如何模仿自然呢?建筑学对自然的模仿只能是以一种暗喻的方式进行,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建筑模仿问题在历史上呈现诸多的解释,有的被奉为教条,有的牵强附会,有的则荒诞不经。不过,抛开那些个别荒诞的,当时人们普遍接受两种观念。其一,“认为包含于和谐的、有序的、对称的方式当中,通过它们建筑被安排,从而反映这些基本的自然属性;⑩”其二,“看到反映于纪念性建筑当中的人体比例,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建筑被引导并且加入到自然的宇宙秩序之图5巴黎圣日内维夫教堂正立面(资料来源:LePanthéon:SymboledesRévolutions,CarolineRose摄)图6巴黎圣日内维夫教堂柱廊(资料来源:同图5.)图7巴黎圣日内维夫教堂中部空间(资料来源:同图5.)2618/2009中。11”在这两种观念的引导下,建筑设计普遍地是对原有形式的抄袭、拼凑等,设计者成为了“奴性的模仿者12”,很少或者没有人会考虑形式背后的原因。对于从茅屋原型出发的模仿,罗杰埃说到“这是简单的自然过程;通
本文标题:从茅屋到圣日内维夫教堂-罗杰埃及其建筑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9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