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国50多年来,我国矿产勘查开发取得巨大的成就,探明一大批矿产资源,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矿产供应体系,矿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提供了我国所需要的95%的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为支持经济高速发展、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了广泛的资源保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但是高耗费、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资源消耗速度明显加快,需求迅速增长,资源供需形势日趋严峻,进口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矿产资源长期粗放式的过度开发,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的乱采乱挖,使得生态环境脆弱,污染问题突出,资源短缺与严重浪费并存,人口、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有这些影响:1.水污染:矿产开采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矿区矿产采掘作业不规范,开采不当,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水质恶化,酸雨污染严重,同时大片开采地区地下水位下降。2.废石污染:采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废石。由于未进行二次回收或二次回收率太低,废石中所含镉、砷等有害元素极有可能暴露地表,危害严重。另外,因为未能对废石进行妥善处理,只是一味倾倒堆放,导致大量土地被污染。运输过程:在矿产堆放、被运出直至运达目的地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由于矿物开采出后的无序多处堆放,雨水冲刷;以及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矿产遗漏,尘土飞扬等因素,原本在矿产中的有害元素暴露于空气中,从而形成大面积污染源。对运输过程而言,露天矿汽车运输是人们优先采用的运输方式。选矿:目前,矿业废弃地复垦的比例较低,尤其在我国,约占工矿废弃土地总量的10%。选矿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不当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废弃地中的大量有毒有害重金属,还有可能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而流失,严重污染周围环境,一部分还会自燃,从而污染大气环境。废水:部分选矿厂选矿结束后不严格进行废水处理,会导致居民生活水源被污染。酸性矿山废水溶解大量重金属和非金属毒害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矿物发生的氧化反应、中和反应、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等会控制其酸性排水和重金属元素释放的过程。硫化物矿物成分与含量、氧化剂、细菌等微生物、孔隙水PH值以及矿物粒度、气候等会影响AMD的形成。AMD可能会导致新的结构系统或生态系统出现,从而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另外,矸石山淋溶水有时呈现较强酸性或含有毒有害元素,倘若选址不好,或不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将会导致周围土壤及地下水体的污染,产生环境危害。冶炼过程:由于冶炼企业为节省成本而不按规定处理冶炼产生的污染物,或企业设备陈旧导致回收率和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等因素,矿产的冶炼过程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产生的“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比较严重。矿产冶炼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常含有有害元素。如钼的冶炼,其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浸出渣、磷砷渣、煤渣、水处理渣和脱硫渣。其中浸出渣、磷砷渣和水处理渣均属危险固体,倘若不按危险废物要求暂存与处置,极易发生二次污染。此外,矿产冶炼中,非法排放的污水会污染临近农田,导致农田土壤和农作物有害元素含量超标,进而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其他污染冶炼企业的破碎机、泵、风机等各式机械设备均有噪声产生,噪声强度约为85~105dB(A),对相邻居住区的居民生活有一定影响。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某县由于其大量土法金银冶炼没有进行“三废”处理,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砷、铅含量严重超标。山林和果树绝大部分枯死,水田遭到污染,田地绝收,鱼虾灭绝。当地居民因长期居住而被检出慢性铅中毒,其他疾病发病率也有增加。针对这些影响应该有相应的对策来控制:(一)综合利用资源由于矿产开发产生的废弃物是主要污染源,因此首要要做的是从源头做起,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这是既有效又经济的方法。在生产实际中,除了要通过技术攻关提高矿石中主要元素的回收率外,还要考虑提炼伴生、共生的元素的综合回收,矿山废水治理与循环利用等措施,尽量减少尾矿的产出量。对于综合回收技术还不太成熟的复合多金属矿,可进行资源储备,待条件成熟时再开采利用,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此外,将采矿场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性开发,可以做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二)回收利用尾矿虽然金属矿山尾矿的物质组成不同,但其基本开发利用方式颇为相似。对于已经产生的尾矿,可对其中的有价金属元素以及非金属元素进行高效率的回收。例如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处理方法:(1)利用尾矿制砖、水泥等建筑原料;(2)利用尾矿生产新型玻璃材料、建筑微晶玻璃等建材产品;(3)铁尾矿可大量用作路基的基础材料;(4)利用尾矿、废石作地下采空区充填料。(三)综合治理污染区统一规划、综合建设污染区,比如对固体废弃物堆积场进行复垦绿化,对已经污染的水源进行综合治理等,将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灾害的监测、控制和治理,避免溃坝、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另外,可利用某些特殊植物对废水废气进行协助治理。前人研究表明,如紫花苜蓿和牧草等可吸收土壤中的As;不少藻类对酸性水具有很强忍耐力,可对水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蜈蚣蕨和粉叶蕨也可富集大量As等。此类植物均可用来进行受污染环境的治理。也可应用微生物,帮助增加植物的营养吸收效率、改进土壤结构、减少重金属毒害及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从而在污染区重建与植被恢复中发挥重大作用。(四)健全法律和政策体系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应在确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建设模式、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制定矿产二次资源利用技术政策以及矿产采选情节生产技术的各方面要求、采场安全稳定性建设方案等,规范开发行为。同时建立覆盖黑色和有色金属、黄金等行业典型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库)灾害数据库等,建立相应倡导方案以及相关评价体系,以确保相关工作的安全、高效、环保地进行。通过以上的几点后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经济,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做好保护环境的措施,这样才能够使得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文标题: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71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