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第6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6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6.1概述既要使路线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以保证行车的安全,舒适和畅通,又要求工程量较小,造价较低,运营和养护费用经济。做到平面短捷顺适,纵坡平缓均衡,横面稳定经济。奥地利公路瑞士公路法国公路德国公路美国公路中国公路中国公路(1)目的道路选线的目的,就是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地物及其他沿线条件,综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道路路中线平面位置。(2)任务道路选线的主要任务是:a.确定道路的走向和总体布局;b.具体确定道路的交点位置和选定道路曲线的要素,通过纸上或实地选线,把路线的平面位置确定下来。1.选线的目的与任务2.选线的方法与步骤(1)一般方法1).实地选线作出的技术方案较为切合实际;整体布局上有一定局限性;2).纸上选线作出的路线方案较为合理;具备大比例地形图时可节省时间和劳力。(2)一般步骤由面到带(走廊带),由带到线1).全面布局,解决基本走向,确定主要控制点。2).逐段安排,在各主要控制点间加密小控制点。3).具体定线,在小控制点间确定路线具体位置。1)全面布局全面布局是解决路线基本走向的全局性工作。就是在起讫点及中间必须通过的据点寻找可能通行的“路线带”,并确定一些大的控制点,连接起来即形成路线的基本走向。例如,在起讫点及据点间可能沿某条河,越某座岭;可能走这一岸,也可能走另一岸。这些都属于路线的布局问题。路线布局,是关系到公路“命运”的根本问题。总体布局如果不当,即使局部路线选得再好,技术指标确定得再恰当,仍然是一条质量很差的路线。因此,在选线中,首先应着眼于总体布局工作,解决好基本走向问题。全面布局是通过路线视察,经过方案比较来解决的。2)逐段安排这是在路线基本走向已经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控制点,解决路线局部方案的工作。即是在大控制点间,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逐段定出小控制点。例如,翻越同一山岭垭口后是从左侧展线下山,还是从右侧展线下山,沿一条河是仅走一岸还是多次跨河两岸布线等等都是属于局部方案问题。逐段安排路线是通过踏勘测量或详测前的察看路线来解决的。3)具体定线这是在逐段安排的小控制点间。根据技术标准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反复穿线插点,具体定出路线位置的工作。这一步更深入、更细致、更具体。具体定线由详测时的选线组来完成。3.选线的一般原则(1)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2)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3)注意与农业配合(4)选线应重视水文、地质问题(5)重视环境保护工作(6)选线应综合考虑路与桥的关系(1)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限制和影响道路基本走向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条件两类。主观条件是指设计任务书(或其他文件)规定的路线总方向、等级及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①道路设计中最基本问题。②不但影响公路本身,还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的要求。主观条件是道路选线的基本依据。客观条件是指道路所经地区原有交通的布局(如铁路、公路、航道、航空、管道等),城镇、工矿企业、资源的状况,土地开发利用和规划的情况以及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是道路选线必须考虑的因素。选线人员要充分考虑上述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对道路的影响,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择出一条最优的路线方案。(2)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在工程数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不要轻易采用较低指标或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数量增加,片面追求高指标。路线布设,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少,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3)注意与农业配合选线时要处理好道路与农业的关系。注意与农业基本建设的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茶林、果园等)。并注意与修路造田、农田水利灌溉、土地规划等相结合。(4)选线应重视水文、地质问题不良地质和地貌对道路的稳定影响极大,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的影响。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泥沼等严重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的路线,一般情况下应尽量绕避,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5)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保工作,重视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选线时应综合考虑由道路修建、汽车交通运行所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6)选线应综合考虑路与桥的关系在选线中,个别特殊大桥桥位,一般作为路线总方向的控制点;大中桥位原则上应服从路线的总方向,一般作为路线走向的主要控制点;小桥涵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公路不仅承受汽车载重的作用,而且要经受当地自然条件,特别是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水文和植物覆盖的影响。应综合研究各项自然条件的发展过程和相互影响,才能正确地进行公路路线及其构造物的设计工作。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地面水数量和状况、地下水位、路基水温及泥泞情况、积雪程度、施工期限和条件等。4.自然条件(客观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我国公路自然区划以自然气候因素为主,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实际出发,将全国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区划将全国划分为全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再依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冰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七个大区。二级区划为在一级区划基础上以潮湿系数作进一步的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内划分更低一级的区划。该标准用于公路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为确定技术措施和设计参数提供依据,详见交通部《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地形条件:最显著地影响公路的选线。特别在山区,常常是峰岭交错、崎岖曲折、高低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路线的技术标准、线型的平顺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地形选线从公路的观点出发,对地形特征的描述,是以地形的形态特征、相对高差、倾斜度及平整度为根据的。根据分析研究认为平原微丘与山岭重丘的划分如下所述:①平原、微丘——平原地形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高平原)等。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同时也指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②山岭、重丘——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重丘地形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河溪水流情况对桥位选择及路线线型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是排水系统、桥涵孔径、防护工程等的决定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它决定了路线选定沿溪河安排的可能性。形态特征相对高差倾斜度平原高度变化微小,有时有轻微起伏。平原、山间盆地、高原<30m<3°丘陵分布有连绵的山岗脉络与水系不明显。起伏频繁,但高差不大,不引起高度的气候变化,50%以上平地。<200m微丘<20°200~500重丘>20°(低山)山岭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山脉、水系清晰日温差、年温差较大。>200地质构造:是决定路线及构造物是否稳定的条件,同时也是筑路材料来源及其性质优劣的决定因素。对不良地质区(如泥沼、滑坍、碎落、崩塌等),在选线不能避开的情况下,应采取保证路基稳定的措施。地质选线土壤是修建路基的基本材料,它影响着路基的稳定以及路基高度、边坡尺寸的决定,也影响着路面类型及宽度的确定。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着暴雨径流、水土流失程度以及建筑木材的供应,因而也就影响着桥涵及排水构造的布置与设计。。。。。。。。。。。。自然因素等环境因素对公路选线有密切的直接影响,并且在修建公路后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公路所在地区的地形等自然情况。因此,选线时要细致调查、实地观察、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并注意到今后的自然变化和修建公路后的影响,保证公路工程在复杂自然条件下的坚固稳定与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环境选线《基于植物与气候和水文与地质关系的山区公路选线方法研究》气候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植被生长特征调查河流水文状况调查河流沿岸工程地质、水毁特征调查植物生长特征与气候的关系植物与区域环境的关系基于植被(植物)与气候及区域环境关系的山区公路选线方法研究山区河流水文流态与工程地质关系基于河谷溪流水文流态与工程地质关系的山区公路选线方法研究基于植物与气候和水文与地质关系的山区公路选线方法研究技术路线6.2路线方案比较1.原则性的方案比较从路线建设的意义、性质、在路网中的作用、投资、技术标准等大的方面进行比选。2.详细的方案比较(1)技术指标的比选主要是平纵面技术指标的比选。(2)经济指标的比选工程量、投资、效益的比选。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又多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方案比较是选线中确定路线总体布局的有效方法,在可能布局的多种方案中,通过方案比较决定取舍,选择出技术合理、费用节省、切实可行的最优方案。方案比较分为:原则性方案比较、详细的方案比较。1.原则性的方案比较从形式上看,方案比较可分为质和量的比较。对于原则性的方案比较,主要是质的比较,多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通过详细的经济和技术指标计算进行比较,而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评比。主要综合因素有:①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以及战备、支农、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贯彻和体现程度。②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等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③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对道路的影响,要求路线等级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技术标准及其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三材(钢材、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的影响,以及施工期限长短等。④工程费用和技术标准情况。⑤其他,如与沿线历史文物、革命史迹、旅游风景区的联系。2.详细的方案比较详细的方案比较是在原则性方案比较之后进行的量的比较,它包括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详细计算,一般多用于作局部方案的分析比较。(1)技术指标的比选1)路线长度及其延长系数2)转角数3)转角总转角平均度数:体现路线顺直的一种技术指标。4)最小曲线半径数5)回头曲线数6)与既有道路及铁路的交叉数目(包括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7)限制车速的路段长度(指居住区、小半径转弯处、交叉点、陡坡路段等)(2)经济指标的比选1)土石方工程数量;2)桥涵工程数量(分大桥、中桥、小桥涵的座数、类型及长度);3)隧道工程数量;4)挡土墙工程数量;5)征地数量及费用;6)拆迁建筑物及管线设施的数量;7)主要材料数量;8)主要机械、劳动力数量;9)工程总造价;10)投资成本效益比;11)投资利润率;12)投资回收期。路线方案选择的做法通常是:①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②根据确定了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研究重点应放在地形、地质、地物复杂、外界干扰多、牵涉面大的段落。3.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③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野外调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a.初步落实各据点的具体位置,路网规划所指定的控制点如确因干扰或技术上有很大困难或发现不合理必须变动,应及时反映,并经过分析论证提出变动的理由,报有关部门审定。b.对路线、大桥、隧道均应提出推荐方案。对于确因限于调查条件不能肯定取舍的比较方案,应提出进一步勘测
本文标题:第6章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