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现制定《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09年~2012年。一、产业现状及面临形势福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拥有优质的硅矿资源,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近几年,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约310亿元。初步形成了太阳能级硅材料、硅片、电池、组件、光伏应用产业链和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生物能源产业已形成年产40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生物质气化发电示范项目已运行多年,生物沼气在农村广泛应用;风力资源优势得到初步发挥,实现风电装机26万千瓦,风电装备产业取得新进展;动力电池产业稳步发展,聚合物锂电池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核电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宁德4×100万千瓦、福清6×100万千瓦核电站已经开工或已批准待建,另有四个核电项目完成前期工作。但是,我省新能源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产业规模小、产业基础薄弱;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成本偏高,尚不具备与传统能源产品竞争的能力,市场需求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待提高;三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制约产业发展和技术水平提升;四是新能源装备及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专栏1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2008年核电在建装机规模600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约26万千瓦,在建装机规模约20万千瓦;5N左右的硅材料产能2000吨/年,太阳能光伏电池产能190兆瓦(其中薄膜150兆瓦),在建规模450兆瓦(其中薄膜250兆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平方米,累计使用量超过1200万平方米;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有较大发展,累计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1056处和农村沼气41.8万户,沼气年利用量约2.5亿立方米;生物柴油现有生产企业15家,年产能力约40万吨,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企业7家;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6.31万千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初具规模,日产能达10万只;动力电池材料处全国领先,钴酸锂产能2000吨/年,储氢合金产能2000吨/年,锰酸锂产能500吨/年,磷酸铁锂已具备了产业化条件;水煤浆产能50万吨/年。我省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将福建定位为东南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区域优势更加凸显。当前,世界各国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日益重视。我省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较快发展。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世界能源结构转换的战略机遇,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自主研发和引进提高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产业交流合作,以应用带需求,以需求促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太阳能应用进程,加速生物能源产业、风电产业、新型环保电池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核电配套产业,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东南沿海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二)目标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1100亿元,年均增长38%。其中:太阳能光伏及应用产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太阳能光热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生物能源产业和风电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新型环保电池产业及应用实现产值200亿元,核能及应用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培育并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形成3~5家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建成若干有特色、影响力强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在光伏、光热、先进核能及应用、风电、生物能源、新型环保电池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专栏2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具体目标分类内容2012年目标光伏太阳能光伏应用示范70兆瓦太阳能高纯硅生产能力6000吨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1500兆瓦600兆瓦光热太阳能热利用规模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生物能源沼气利用量3亿立方米垃圾发电规模(含已建、在建)36.3万千瓦生物柴油产能55万吨风电风电装机规模120万千瓦风电装备生产能力100万千瓦新型环保电池动力电池材料2000吨储能及车用动力电池2亿安时核电核电装机规模(在建和已批待建)1000万千瓦(2012年~2017年陆续投产)水煤浆产能100万吨三、主要任务(一)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1.光伏产业加快培育发展若干千吨级太阳能级硅生产企业、百兆瓦级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形成晶硅铸锭、硅片切割、电池组件、光伏发电产品、辅助材料及装备、工程设计施工与应用产业链;到2012年实现太阳能电池产能1500兆瓦;加快完善太阳能级多晶硅相关技术和产品标准。硅材料。重点发展低成本太阳能级硅材料提纯工艺技术及其关键设备。整合省内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突破物理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硅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加快实现产业化,形成千吨级以上单位产能。积极跟踪并适时引进国际上低成本太阳能级硅材料提纯技术。加强大面积、超薄硅片加工技术研发。太阳能电池。鼓励发展高光电转换率的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重点支持利用太阳能级硅材料制作高转换率、低衰减率、高稳定性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以及百兆瓦级太阳能晶体硅电池产业化项目建设;推动非晶硅薄膜电池、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等薄膜电池产业化生产,支持二氧化锡(SnO2)导电玻璃等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上游配套零部件的制备和生产。太阳能光伏产品。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太阳能LED一体化、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的相关技术和产品。支持开发生产面向农村、海岛和边远山区的离网型太阳能发电模块化产品;支持开发生产面向城市建筑的并网型太阳能发电模块化产品以及大型聚光太阳能电站;支持开发生产光伏瓦、光伏砖、光伏屋面卷材、光伏玻璃幕墙、光伏采光顶等建材型光伏电池产品,推进太阳能光伏屋顶、幕墙等示范应用,培育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产业。太阳能辅助材料及设备。支持开发大功率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设备;推进太阳能光伏专用玻璃、电池生产辅助材料、组件封装用相关辅助材料、照明器件等配套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发展硅锭和硅片制造、太阳能电池制造以及封装等光伏制造设备,逐步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制造设备省内配套。专栏3晶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产品:太阳能级硅材料生产、硅片加工、专用设备制造。中游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发电配套产品(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等)。下游主要产品:装嵌电池模块、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系列应用产品。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产品:基板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中游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发电配套产品(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等)。下游主要产品:装嵌电池模块、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系列应用产品。目前,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组件占60%,系统及安装占40%;在电池组件成本中,硅材料占50%,硅片生产占24%,电池片生产占16%,组件封装占10%。太阳能光伏产业辅助材料及设备:辅助设备主要指用于太阳能级硅提纯的坩锅设备及封装设备;辅助材料包括导电玻璃、连接线(EVA)、衬底、银浆铝浆等;太阳能发电集成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以及电池支架、输变电设备等。2.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抓住太阳能热水器列入“家电下乡”的有利时机,加大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的推广应用,扩大市场需求;支持太阳能热利用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壮大我省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充分利用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资源,研究开发太阳能低温热水集成、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主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烘烤、太阳能与沼气一体化、空气集热器及太阳灶等相关产品和技术,实现我省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3.生物能源产业突出区域特色,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培育我省生物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设备。生物质发电。支持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沼气工程,配套建设沼气发电厂;支持在主要城市和重点县(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发生物质燃气高效净化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规划发展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规模化加工业。积极规划能源植物的规模化种植,培育一批非粮、速生、高产、高含油并适合于荒山、盐碱地种植的能源植物新品种,建立培育示范区。鼓励利用东南亚能源植物资源,扩大生物质液体燃料规模化生产的原料来源。支持开发以纤维素等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技术,推动生物质液体燃料项目产业化;支持以餐饮业废油、油榨厂油渣、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规模化生产,开发替代油源制造生物柴油新技术,延伸生物柴油产业链;鼓励研发新型催化剂及高效生物转化酶,提高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转化率;加快能源微藻开发利用的研究;支持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龙头企业参与国家生物质液体燃料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与现有车用燃料标准的衔接。生物能源技术装备。重点支持生物质气化系统设备的产业化,鼓励开发生物质高效燃烧及气化、垃圾二恶英处理等关键技术;提高生物质粉碎机、燃烧锅炉、焚烧锅炉、气化炉等装置的生产能力;培育一批生物柴油生产设备、生物质气化设备制造高技术骨干企业,完善我省生物能源产业链。4.风电产业以风电场的规模化建设带动风电配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形成与我省风电资源利用相匹配的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加快风电资源利用。重点开发沿海陆地风能资源,在具备规模化开发、确保电网运行安全与供电质量、满足并网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风电场,力争到2012年底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以上。改善省电网结构,完善风电场并网系统,规范并网的相关技术标准。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统一规划,加快近海风电开发利用步伐。扩大装备制造规模。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加强风电配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支持自主研发2.5兆瓦及以上风机,开展海上风电机组研究;支持我省变压器、塔架、轴承、齿轮箱、塔筒、控制系统以及铸铁或球墨铸铁件、钢结构件加工等生产企业加强与风电整机企业的合作,提供相应配套产品。引进风机关键零部件企业来闽落户;加快推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中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设备和新型风光互补集成应用系统的产业化;力争到2012年全省形成100万千瓦的风电设备生产能力。专栏4风电产业链上游主要产品:叶片及材料、风机、齿轮箱及回转支承、变浆系统、电控系统、刹车系统及联轴器、塔架、精密轴承、轮毂、铸锻件、机舱罩、测风及防雷装置等。中游主要产品:整机制造、风电工程咨询和设计。下游主要产品:风电设备运输及安装,风电场投资、建设、施工和运营。目前我省风力发电集中在平潭、福清、莆田、东山和漳浦等五个区域,预计到2011年底可分别形成14万千瓦、23万千瓦、30万千瓦、12万千瓦及1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目前我省风力发电装备整机生产企业仅湘电风能(福建)有限公司一家,正在引进投资的台湾东元电机集团拟与湘电集团、大唐集团强强合作,在漳州风机制造项目的基础上,合资建设年产150~200台规模的风力发电装备企业。到2012年,我省可形成年产100万千瓦风机的生产能力。5.新型环保电池产业抓住国家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有利时机,推动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及关键原辅材料的产业化,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材料合作对象来福建投资,形成有一定竞争力的锂电池产业链;把握与民生、科技密切相关的电池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趋势,加快推动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电动工具电池产品的发展。做强一批电池生产企业。支持大容量储能电池、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的开发及产业化,开展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为主的储能系统研究,实施储能站试点,逐步形成2亿安时储能及车用高性能单体动力电池生产能力,提高与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配套
本文标题: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1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