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第一节)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在政治、伦理和经史书籍中。几千年来,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几经演变。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式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2-1-1)。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及文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各种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传承后世。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商业的发达,战争的频繁以及筑城与攻守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当时城市建设的高潮。因此,东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既有与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此,封建礼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长达3000年左右的统治。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完整的体现。与此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也是长期并存的。许多古代城市格局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位于通航交会处、水早路交通交会点的城市的布局开始冲破礼制约束,如汴梁(开封)、临安(杭州)等。(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1、唐长安城长安城始建于隋,建成兴盛于唐,所以通常称为隋唐长安城。长安城是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结束了数百年南北朝分裂、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后,在原汉长安城东南新建了规模空前的都城。其建城指导思想是要体现统一的隋王朝的大和新,初时名为大兴城。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并利用冬闲时节征集数十万的农民修筑完成。先筑城墙,修排水系统,开辟道路,划分坊里、建宫殿,然后逐步在坊里中兴建宅第,至唐初才基本建成。唐取代隋后,改名为长安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建,长安城总人口达到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城体现了《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规则(图2-1-2)。唐长安城的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朱雀大街两侧各有54个坊里,每个坊里四周设置坊墙。坊里实行严格管制,坊门朝开夕闭。东西西处市肆内的道路呈井字形,道路宽度一般为14-16米,街上密集布置着店铺,也是日出开、日暮闭。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从1267到1274年,元朝在北京修建新的都城,命名为元大都。元大都继承和发展了国中古代都城的传统形制,是继唐长安城之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又一典范,并经明清两代的继承发展成为至今留存的北京城。元大都城市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布局(图2-1-3)。三套方城分别是内城、皇城、宫城,各有城墙围合,皇城位于内城的南部中央,宫城位于皇城的东部,并在元大都的中轴线上。皇城东西分别设有太庙和社稷,商市集中于城北,体现了“左祖右社”和“面朝后市”的典型格局。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北京城并未遭战乱毁坏,保存了元大都的城市形制。明北京城的内城范围在北部收缩了2.5公里和在南部扩展了0.5公里,使中轴线更为突出,从外城南侧的永定门到内城北侧的钟鼓楼长达8公里,沿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广场和宫殿,突出庄严雄伟的气势,显示封建帝王的至高无上。皇城前东西两侧各建太庙和社稷,又在城外设置了天、地、日、月四坛,在内城南侧的正阳门外形成商业市肆。清北京没有实质性的变更,城市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图2-1-4)。二、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欧洲的古代文明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巨卷。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的政治势力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带来不同城市的兴衰,而且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了一系列城邦国家。在古希腊繁盛时期,著名的建筑师希波丹姆(Hippodamus)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以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这一模式在其规划的米列都(Milet)城中得到完整的体现(图2-1-5):城市结合地形成了不规则的形状,棋盘式的道路网,城市中心由一个广场及一些公共建筑物组成,主要供市民们集合和商业用,广场周围有柱廊,供休息和交易用。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公元前300年间,罗马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地区,在被征服的地方建造了大量的营寨城(图1-2-2)。营寨城有一定的规划模式: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营寨城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的影响。随着国势强盛,领土扩大和财富的敛集,城市得到了大规模发展。除了道路、桥梁、城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以外,还大量地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城市建议更进入了鼎盛时期,除了继续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外,城市还成为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和记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古罗马城是最为集中的体现,城市中心是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形成的广场群广场上耸立着帝王铜像,凯旋门和记功柱、城市各处散布公共浴池和斗兽场。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古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由于以务农为主日耳曼的南下,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古罗马城的人口也减至4万。中世纪的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剧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十分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一些城市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继续繁荣,不少中世纪的城市终于突破封闭的城堡,不断向外扩张。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14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科学、技术和艺术都得到飞速发展。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中世纪的城市进行了改建,改建往往集中在一些局部地段,如广场建筑群方面。意大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图2-1-6)。在17世纪后半叶,新生的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庇护,资产阶级与国家已结成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国家。在城市建设上受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祟尚抽象的对称和协调,无论在平面布局或立面构图上,都不遗余力地强调轴线,强调主从关系。其中以巴黎的改建规划影响最大,轴线放射的街道(如爱丽舍田园大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公共广场(如协和广场)都成为当时城市建设模仿的典范。(图2-1-7)
本文标题: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第一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