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
道教基本内容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道教的教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供奉的主要对象道观的主要殿堂道教主要称谓斋醮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原始道教阶段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原始道教阶段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米道”即为早期的道教。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清源山老君岩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高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道教的教义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宣扬“道”是“万物之母”道教的教义“道”是“万物之母”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亦名老聃)为教祖,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该书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的显现;“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行动。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即宣扬道是“万物之母”,是宇宙万物之巾最核心的东西。道教的教义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道教有—整套修炼的办法,分为内养、外养、房中术。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道教的经典和标记《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中国古代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供奉的主要对象尊神神仙护法神将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三清殿尊神:四御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紫微中天北极大皇大帝勾陈南极: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总执天道之神紫微北极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勾陈南极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祗(女神)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河之秀四御的职责尊神:三官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因道教将三官的诞辰日编在三元日,即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由于三官职能与民众利害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广州的三元宫。三官殿天官造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老而不死曰仙”,仙又有人仙、地仙、天仙和神仙之分。道教神仙的队伍十分庞大。最常见的神仙有: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魁星、八仙、天妃娘娘(妈祖)等等。神仙神仙:真武大帝传真武为净乐国太子,后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威镇北方。真武原指黄道圈上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呈龟蛇形象,为星宿神。宋代玄武被人格化,成为道教大神,龟蛇亦变成真武手下两员大将。神仙:真武大帝为避赵宋始祖赵玄朗之讳,改称真武。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与南宋对抗时,传北京西直门外有龟蛇显现,真武被尊为北方最高神,世祖下诏建庙祀真武。神仙:真武大帝明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向南京进攻时,传真武曾显像助威。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武当山大力营建宫观,历时七年,真武信仰达到鼎盛,全国各地掀起修建真武庙的高潮,武当山亦成为全国各地真武庙的祖庭。神仙:真武大帝因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故真武又是水神,有防止火灾之威力。全国著名的真武庙还有:广东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神仙:真武大帝文昌原是星官名(民间俗称文曲星)。宋元间道士称,天上文曲星曾于西晋末降生四川梓潼七曲山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遂成为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崇拜。神仙:文昌帝君自元代起全国各地均兴建文昌庙、文昌祠、文昌阁等供奉文昌帝君。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大庙)是全国文昌庙的祖庙。贵州贵阳文昌阁,主楼是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国内罕见。神仙:文昌帝君指北斗七星中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道教称其主文运(“魁”有“首”之意),故与文昌帝君一样,备受读书人崇拜。神仙:文昌帝君旧时魁星阁、魁星楼亦遍布各地。魁星典型塑像为一赤发蓝面鬼,一足立:于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魁”字由“鬼”、“斗”组成)。“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被视为读书人应试获中之征。神仙:文昌帝君民间最熟悉的神仙群体。八仙传说故事先后见于唐代文人记载,至明代最后定型。神仙:八仙八仙指李铁拐(也称铁拐李)、汉钟离(也称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山东蓬莱传为八仙过海故事发生地,当地建有蓬莱阁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传她生而神异,救助过不少海上遇难渔民和船只,后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羽化升天。当地渔民在岛上盖庙祭祀。神仙:天妃娘娘(妈祖)道教继承民间传说,把妈祖列为道教女神(海上保护神)。妈祖得到宋元明清历代皇帝褒封。全国沿海城市均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宫、朝天宫等供奉妈祖。神仙:天妃娘娘(妈祖)湄洲天后宫是最早的一座妈祖庙护法神将: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解州),东汉末年投奔刘备,后在湖北当阳战败被杀,且身首异处。关羽在宋代以后才名声大震,因其为“忠、孝、义、节”的楷模而屡受皇帝褒封。儒家尊其为“武圣人”;佛家尊其为伽蓝神;道教则尊其为关圣帝君。关公遂成为惟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旧时关帝庙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庙宇之首。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保存最完好之关帝庙。护法神将:王灵官王灵官名王善,是宋朝萨真人(萨守坚)的弟子。后成为道教重要护法神将,专门镇守道观山门,镇妖压魔。从明代起王灵官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灵官庙。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称“宫”的为有特殊地位的道观。道观主要殿堂有:山门殿灵官殿三清殿玉皇殿三官殿道观的主要殿堂(一)山门殿一般供奉青龙神和白虎神,相当于佛寺的二王尊。有的道观山门殿即为灵宫殿。(二)灵官殿供奉王灵官。相当于佛教的天王殿。(三)三清殿崂山·太清癜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灵宝、元始、道德1.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2.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3.道观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住持,俗称当家的。4.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长。道教主要称谓即供斋醮神,是道教常见的一种法事,有日常的持诵和忏法。所谓持诵,即受持而咏读之,俗称念经。所谓忏法,即拜忏的方法与仪式,用以忏悔。斋醮常配有烛灯和音乐吹打,颇具民族特色。斋醮建醮:做道场。著名道观:北京白云观苏州玄妙观沈阳上清宫广州三元宫武汉长春宫台北指南宫
本文标题: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5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