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1992年A题农作物施肥效果分析
11992年A题农作物施肥效果分析某研究所为了研究N、P、K三种肥料对于土豆和生菜的作用,分别对每种作物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中将每种肥料的施用量分为10个水平,在考察其中一种肥料的施用量与产量关系时,总是将另二种肥料固定在第7个水平上,实验数据如下列表格所示,其中ha表示公顷,t表示吨,kg表示千克,试建立反映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模型,并从应用价值和如何改进等方面作出评价.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土豆:N施肥量(kg/ha)产量(t/ha)015.183421.366725.7210132.2913534.0320239.4525943.1533643.4640440.8347130.75P施肥量(kg/ha)产量(t/ha)033.462432.474936.067337.969841.0414740.0919641.2624542.1729440.3634242.73K施肥量(kg/ha)产量(t/ha)018.984727.359334.8614038.5218638.4427937.7337238.4346543.8755842.7765146.22生菜:N施肥量(kg/ha)产量(t/ha)011.022812.705614.568416.2711217.7516822.5922421.6328019.3433616.1239214.11P施肥量(kg/ha)产量(t/ha)06.39499.489812.4614714.3319617.1029421.9439122.6448921.3458722.0768524.53K施肥量(kg/ha)产量(t/ha)015.754716.769316.8914016.2418617.5627919.2037217.9746515.8455820.1165119.40一、合理假设1.研究所的实验是在相同的正常实验条件(如充足的水分供应,正确的耕作程序)下进行2的,产量的变化是由施肥量的改变引起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满足一定的规律.2.土壤本身已含有一定数量的氮、磷、钾肥,即具有一定的天然肥力.3.每次实验是独立进行的,互不影响.符号说明:W:农作物产量.x:施肥量.N、P、K:氮、磷、钾肥的施用量.Tw:农产品价格.Tx:肥料价格.Tn,Tp,Tk:氮、磷、钾肥的价格.a,b,b0,b1,b2,c,c0,c1,c’0,c’1:常数(对特定肥料,特定农作物而言).二、问题分析农学规律[2]表明,施肥量与产量满足下图所示关系,它分成三个不同的区段,在第一区段,当施肥量比较小时,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第二区段,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平缓上升,第三区段,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产量反而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图14-1施肥量与产量的一般关系为考察氮、磷、钾三种肥料对作物的施肥效果,我们以氮、磷、钾的施用量为自变量;土豆和生菜的产量为因变量描点作图.从中看出,氮肥对于作物产量的贡献大致呈指数关系,磷肥对于作物产量的关系大致为分段直线形式,至于钾肥,对土豆而言,大致呈指数关系,对生菜而言,随着施用量的增加,产量的上升幅度很小.这样,我们得到了对施肥效果的定性认识.在长期的实践中,农学家们已经总结出关于作物施肥效果的经验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3].1.Nicklas和Miller理论:设h为达到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边际产量(即产量W对施肥量x的导数)dxdW与(h-x)成正比例关系.dW/dx=a(h-x),(1)从而W=b0+b1x+b2x2.(2)2.米采利希学说:只增加某种养分时,引起产量的增加与该种养分供应充足时达到的最高产量A与现在产量W之差成正比.dW/dx=c(A-W),(3)从而W=A(1-exp(-cx)).(4)考虑到土壤本身的天然肥力,上式可修正为W=A(1-exp(-cx+b)).(5)3.英国科学家博伊德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将施肥对象按施肥水平分成几组,则各组的效应曲线就呈直线形式.若按水平分成二组,可以用下式表示:,)xxx(xcc)xx0(xccni10i10(6)我们假设该研究所的实验是在正常条件下进行的,因而表14-1所示的施肥量与产量的数据应该满足上述规律(对不同肥料,不同作物而言可以满足不同的规律).以这些理论为依据,3就可以对作物施肥效果进行回归分析.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来看,该研究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是因素轮换法,即在考察每一种肥料的效应时,总将另二种肥料的施用量固定在第7个水平上.采用这种设计方法,无法估算出三种肥料间的交互效应,因此,我们将每组实验看成单因素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反映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一元肥料效应方程及效应曲线.三、模型与结果我们建立了一元肥料效应回归模型,并在回归分析之前,用Chauvenent准则进行修正,剔除异常值.根据对问题的初步分析,氮肥的施肥效果应满足Nicklas和Miller理论所描述的关系,运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得到氮肥对土豆的效应方程:W=14.74+0.197n-0.00034n2.(7)氮肥对生菜的效应方程:W=10.23+0.101n-0.00024n2.(8)氮肥的效应曲线如图14-2,图14-3所示.磷肥的施用对作物产量的增加表现为分段直线形式,运用线性回归,得到磷肥对土豆的效应方程:).342p04.101(p0059.0968.39),04.101p0(p084.0077.32w(9)磷肥对生菜的效应方程:).685k54.202(k00472.0196.20),54.202k0(k052.0809.6w(10)磷肥对作物的效应曲线如图14-4,图14-5所示.从钾肥对土豆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施用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产量的增加很不明显,因此用(5)式来描述其施肥效果是合理的,用指数回归分析得到钾肥对土豆的效应方程:W(k)=42.17(1-exp(-0.01k-0.641)).(11)对生菜来说,钾肥的施用对产量的影响很小.通过线性回归得到钾肥对生菜的效应方程:W(k)=16.2269+0.00395k.(12)钾肥对生菜的效应曲线如图14-6,图14-7所示.可以得到每种肥料的最佳施用量,这无疑为生产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此外,模型的建立并不依赖于任何特殊条件,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地区,考察任意一种肥料对于作物产量的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没有给出三种肥料用量的最佳组合,因为试验方法本身决定了无法估计肥料的交互效应,因而无法计算最佳施肥比例.如果对实验方法加以改进,可以将我们的模型推广为总效应模型,并根据下列式子(当肥料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其价格的反比时,即为肥料施用量的最佳配比)来计算最佳施肥比例:.T:TK)k,p,n(w:P)k,p,n(W,T:TP)k,p,n(:N)k,p,n(WpkNp(14)七、关于交互效应的深入讨论和实验方法的建议在农业学中[4],可以用三元二次多项式来描述氮、磷、钾三种肥料的综合施肥效果,用下列式子表示:W(N,P,K)=B0+BNN+BPP+BKK+BNNN2+BPPP2+BKKK2+BNPNP+BNKNK+BKPKP.可以用回归的方法,求出回归系数,但对本题而言,下列处理[1]表明,交互系数是无法确定的,由于所给出的实验全都分布于三条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并且这三条直线交于公共点(n0,p0,k0),以n=N-n0,p=P-p0,k=K-k0作为现的变量,称为相对施肥量,则相对产量W(n,p,k)可表示为4w(n,p,k)=b0+bnn+bpp+bkk+bnnn2+bppp2+bkkk2+bnpnp+bnknk+bkpkp.在新的坐标系中,所有的试验点都在坐标轴上,至少有两个坐标为0,这样所有的交叉项全消失了,即不可能由实验结果来确定交互系数,因而试验方法本身注定了交互效应是无法求出的.为估计肥料的交互效应,我们建议该研究所进行正交试验设计[5],将氮、磷、钾肥的用量以第7个水平为中心等问题分为五个水平,作一个五水平三因子的正交表,总共需进行15次实验,将所得数据运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可以方便地得到氮、磷、钾肥对作物的总效应.试验安排如下.表正交设计表因素试验号NPK因素试验号NPK117914627293561963722179146472101611963723179246272112592573724179246472122591353725339146272132591964946339146472142591962507339246272152591963728339246472
本文标题:1992年A题农作物施肥效果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7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