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用户界面设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1用户界面设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主要包括专业设置理由、人才需求预测、市场调研、专家论证、论证专家名单)一、增设用户界面设计专业的必要性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政策的要求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示范建设及计算机学院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教育部“专业设置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有关规定(一)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互联网、无线通信为传播载体,以创新传统媒体内容为核心的数字媒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其产业涵盖信息服务、网络传媒、电子娱乐、动画广告、网络教育、电子出版等多个领域,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休闲娱乐的形式,软件产品的人性化意识日趋增强,界面精美、操作合理的UI设计成为用户的最爱,精美的个性化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追捧,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抢占市场,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不得不注重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的投入,软件企业不得不加重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的投入,这也就意味着兼具美术设计、程序编码、市场调查、心理学分析等诸多方面综合能力的用户界面UI设计师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点。一方面,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深广,如移动终端展示、娱乐游戏、影视作品、电子出版等,都可以看到大量与艺术设计、信息技术、工业设计、影视传播、屏显技术等产业领域结合的成果;另一方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消耗、低污染、高就业等特点非常符合现代“绿色”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12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研究性年度报告《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超过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2.4%,超过“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并超过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软件业务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9%。2图2007~2011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及增速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规模发展阶段,用户超过3.5亿。2011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56亿(包含WAP用户),同比增长17.5%,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市场。图2008~2011年中国手机网民数及增长情况伴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手机软件业务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现在,手机已经从简单的单机向联网互动迈出了步伐,用户对手机软件产品的需求将逐渐被激发,在将来手机游戏的发展必将超越PC游戏的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金矿”。据权威机构预测,预计到2012年,整个游戏产业的收入将达到686亿元。据StrategyAnalytics发布最新的研究报告《全球数字媒体和娱乐市场预测2004-2012》显示,全球媒体和娱乐市场总收入(包括电视,电影娱乐,录制的音乐,游戏软件和广告)在2008年超过8450亿美元,其中约900亿美元的收入来自于在线和移动数字媒体渠道;相比之下,2008年全球电影娱乐市场规模为831亿美元。数字媒体产业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该研究预测,在2009到2012年期间,来自在线渠道的总收入将保持年均18%的增长速度。3随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云计算机及移动终端软件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数字媒体产业的壮大需求,社会对用户界面设计技术人才的需求必将成倍的增长。因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广东高校必须承担起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增设用户界面设计专业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二)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政策的要求软件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点,国务院2006年2月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软件产业列为重点领域。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软件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高科技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又进一步通过863计划和“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加大对其产业化的投入。2012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报告指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国家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多部委通力合作,共同推动的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调整改造我国产业结构、提升全民文化教育素质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当前文化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是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影视动画、数字视音频、远程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行业,这些行业为社会提供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源需求日益庞大,但是现人才缺乏直接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用户界面设计技术已经成为多媒体、影视娱乐、广告传媒等文化产业在制造、传播、营销等方面不可缺少的开发工具,这也就意味着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用户界面开发技术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增设用户界面设计专业,加快软件人才的培养是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政策的必然要求。(三)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广东省经济发展正处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时期。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部分,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等4产业,建设现代信息产业基地。“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列为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给予支持发展,提出要加快教育软件、游戏软件、动漫技术及制作等数字媒体技术和软件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广东省制定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省“十二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目标:产值规模达5000亿元,从业人数达23万人,全国第四,深圳产值规模达3800亿元,增速达20%。广东省深圳、广州居全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竞争力城市排列前列。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集群竞争力以及政策竞争力等5项二级指标,发布了201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城市竞争力指数排名,从排名来看,第一梯队为北京、深圳,第二梯队为上海、成都、南京、广州、杭州、济南、大连、青岛。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市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企业和创意产品三大品牌系列,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促进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游戏及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珠海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珠海市,软件产业不仅软件产业本身不断壮大,而且通过向基础产业、传统产业及其他产业渗透、辐射,在改造传统产业结构、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动力源和倍增器作用,成为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珠海软件协会统计,2011年全年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76亿元,同比增长22.58%,实现增加值55.27亿元,比增17.02%。其中,软件业务收入186亿元,位列全省第三;软件出口业务收入9.01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伴随着珠三角经济结构转型,与之相应的就是人才的需求和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对软件开发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将成倍的增长,用户界面设计作为软件开发重要岗位,人才需求必然呈现强势。因此,我校培养软件产业用户界面设计人才符合广东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四)学校示范建设及计算机学院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随着IT技术的日益更新,新新应用领域不断诞生,为了适应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需要,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及专业结构上需要不断调整与更新,能前瞻性的5瞄准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新新市场,及时建设好新的专业以应对市场的需求,为整个学院乃至学校的专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我校在以优异成绩通过评估,建设国家骨干与示范院校的基础上,先后共设置有44个专业,计算机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是学院乃至学校势力最强的专业,也是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2010年软件技术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积极践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实施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企业建设力度,校企融合,共同承担教学、生产、实训、社会服务等生产任务,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因材施教,按软件企业技术岗位分层教学,形成了面向企业生产链,以程序员、界面UI设计员、测试员和软件营销服务人员岗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软件产品(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企业需要界面设计、程序编码、测试与服务等岗位人员。如下图:校企合作,共建软件真实开发环境,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管理共抓、质量共监、就业共担等措施合作育人,全面提升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就业的核心竟争力和对口率。2012年以来,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程序员、界面UI设计员、测试员和软件营销服务人员岗位按软件企业技术需求协同开发项目,校企共同打造岗位技能、项目开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以软件技术专业为龙头专业,资源共享为依托,协调发展网络界面设计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服务工程师界面设计员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服务人员软件产品(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6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等专业”的专业群框架,为了更好的对接地方经济和增强学院的专业群对外服务能力,形成专业群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资源和优势,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新新专业是必要的。总之,IT应用领域是二十一世纪变化最快的一个领域,专业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专业建设就必须随着社会应用领域的更新而不断的发展与更新。增设用户界面设计专业不仅为专业群的建设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同时,便于教学企业打造软件研发生产链,校企合作,以界面UI设计人员参加软件技术真实项目开发,校企对外服务提供提供丰富人力资源,校企共同研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为骨干院校软件技术重点建设专业提供一个新的亮点。(五)符合国家教育部“专业设置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有关规定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合拍,教育部门将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在“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预言,“云”的魔力将真正改写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真正腾飞将更多基于云的应用和云计算上,当终端、应用、平台、技术以及网络速度提升之后,将有更多具有魔力的应用和内容出现。“移动云计算”正是把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概念融合到一起,把云计算落实到移动终端上去。据工信部预计,移动云计算类人才缺口将达百万,移动互联网被称为“下一座金矿”,无论是用户数量、智能终端销量,还是由此产生的收入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三网融合进度加快,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期。因此,高校培养基于云计算服务端和各类移动终端的UI/UE设计的开发工程师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广东省地区高校还没有开设“用户界面设计”专业,仅我校开设软件技术UI界面设计方向专业方向,仅招生中职培养二年制高职;2013年教育部批准高职设置目录外新专业中,经济文化发达的上海地区有高职开设了“交互媒体设计”专业,而社会上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培训机构有开设“交动媒体设计”、“界面UI设计”等短期培训班,报名火爆,但培训机构培养人才的“质和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为了解决当前用户界面设计技术人才急需的矛盾,广东科学技术职
本文标题:用户界面设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7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