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散文写人散文:通过一件或数件事情让人们认识主人公的思想品质或情感。举例:“活生生的这一个”专题。记事散文:侧重交代这一事情的始末,让人们认识这件事情的意义,展现时代风尚;要体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举例:“难以忘怀的故事”专题。『难以忘怀的故事』每天,太阳都要升起又落下;每天,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从我们身边滑过。但是,只有具有“意义”色彩的事情,才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刻下印记;只有触动了心灵之弦的事情,才会让我们难以忘怀。送考丰子恺黑色六月送考家长众生相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整体感知浏览文章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投考途中村民与自然奋斗学生只顾埋头读书考前考后旅馆小憩考前气氛紧张考后心存疑虑出榜前茶饭不思顾虑重重心存侥幸看榜时坐立难安神情专注异常紧张得知结果后神情各异茫然若失手足无措录取时的忙忙碌碌几家欢喜几家愁1、你认为哪个场景写得最好,为什么?(划出描写人物的神情举止句子,仔细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愁容满面精神焦虑——看似如释重负实则心事重重——寝食不安——高度紧张精神扭曲——晴天霹雳,茫然若失整个过程可以说考生的情感是跌宕起伏,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倍感心情沉重,让我们感受不像是十二三岁的小孩普通的考试,而是让人心惊肉颤的梦魇式的经历。教育扼杀了他们的童真童趣,使得他们本该在无忧无虑的年纪里体味到了竞争的残酷与无情,过早得承受了生活的压力。2、作为送考者之一的丰子恺先生在文章里对孩子态度怎样?恼羞不成怒笑着管自看踏水—无奈看了有些可怜—同情看榜时心情紧张想出调剂紧张的办法我抽了口大气想法子安慰哭的人——安慰关心他们的疾苦,同情他们遭遇,反思教育的现状丰子恺,浙江桐乡人,受业于名师李叔同,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我国美育教育的先驱者,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丰子恺是集画家、文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书法家、音乐教育家于一身,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终年七十八岁。一代名家——丰子恺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miǎn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比喻准则或法度),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小结这是丰子恺先生描绘30年代考试众生相的一篇散文。作者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以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伤。天真烂漫、质朴无华的童心是丰子恺追求的“自然境界”,深厚微妙的佛理则是他景仰的“天地境界”,他一生的精神追求游移于这两种境界之间。童年生活作为人生理想的感性体验,张扬的真挚、朴素与成人社会的矫饰、伪善是水火不容的。你心目中的理想的教育模式是什么?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必有太多的限制;人才评价的多元化;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拓展延伸
本文标题:送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8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