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艺术概论说课说课人:宫蕾目录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四.学情分析五.考核方式与标准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地位和作用《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以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是艺术系装饰艺术设计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艺术概论》简明、概括地介绍艺术的基础理论,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研究艺术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从而指导人们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充分发挥艺术的各种功能的学科。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明确学习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2、课程的具体目标:(1)初步了解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最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理念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2)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和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努力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门艺术的特殊规律。(3)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的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特点。(5)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以艺术作品为核心的艺术现象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达到初步具备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理性的观察、分析、评价艺术现象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艺术类课程及有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提供相应的知识平台。(6)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较高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教学重点与难点从内容上说,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艺术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艺术创造以及艺术批评等方面;从教学的整体目标上说,教学的重点将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形成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方面。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育中,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基本原理,用启发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等内容。(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的作用。运用艺术教学课件形象地、生动地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3)开展课堂专题讨论,对有关艺术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争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将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师生双向互动的开放式教育。(4)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理论课堂教育之外,通过到图书馆、网上查阅资料,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掌握课堂教学所讲的内容。(5)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专业,用中西艺术创作的方法指导艺术实践,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四.学情分析鉴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与讲授具体设计史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在教学中我将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渐进性。本课程重点介绍不同理论学派的观点及其发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将抽象的理论置于其发生的历史中,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概念有生动、具体的感受,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尤其注意与当前艺术实践的结合,注意用艺术理论知识解决学生自己在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中遇到的问题。这些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艺术理论。艺术系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而理性思维则较欠缺,因此如何能化深奥为简单,将理论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减轻和消除学生对理论课程的抵触或畏难情绪,这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同时要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和抽象的思考问题,对艺术理论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有初步了解,建立起课程知识构架的基本轮廓。另外应把本课程的性质、作用及其和本专业其它课程的联系等问题跟学生讲解清楚,使学生意识到本课程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而产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的考勤、课堂讨论提问、课后作业占成绩的60%。无故旷课4次以上,取消其评定成绩资格。
本文标题:艺术概论说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0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