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饲料添加剂目录的公告的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饲料添加剂目录的公告的整理(2011-06-2715:42:58)转载▼标签:杂谈微生态制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被添加在饲料中的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调节剂,又称益生素。美国FDA把传统上通称的益生素定义为可直接饲喂的微生物(Direct-fedmicrobials,DFMs),这些微生物菌种应具有以下特性:①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乙酸、甲酸等,这些酸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也可作为动物的能量或对其他微生物有益;②产生抗菌物质,如细菌素、过氧化氢或其他化合物抑制病原微生物;③有益微生物粘附占位,竞争排除,防止病原微生物定植;④刺激免疫反应,增加免疫系统活力;⑤产生各种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糖苷酶(glycosidases),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此外双歧杆菌还产生DNA聚合酶可修复机体损伤的细胞;⑥减少毒胺的产生,中和内毒素。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改善饲料适口性和转化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的最大功绩在于,它可以逐渐替代农用化学物质,取代激素和抗生素,生产出绿色食品。用于畜禽水产养殖,可以预防畜禽、鱼虾疾病,净化水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胆固醇含量,消除粪恶臭,减少环境污染;用于种植业,可以改良土壤,改善植物品质,达到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用于医药,可解除大量抗生素使用和滥用所造成的对人体严重的毒副作用。各国微生态学家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益生素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作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成果之一,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将导致畜禽、水产、种植业、环境保护和医学等领域的根本变革。国际上把它誉为“拯救地球的技术”。微生态市场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行业,作为保障畜禽动物健康成长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其功效直可与抗生素相媲美,最关键的是其安全性是可控的,因此,近年来已被广泛使用。由于不需要太多资金,利润高,接受度广,这个行业吸引了众多的淘金者,其中难免鱼龙混杂。2010年或许是微生态行业关键的一年,因为很多大型饲料企业“下海”了,纷纷来抢占微生态市场。据了解,目前我国有上千家微生态制剂企业,从事活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的企业大约有400家左右,获得农业部生产批文的约有140家。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年销售额大约在20亿人民币,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不足5家,产品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不过几十家,大多数企业的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由于长期的家庭式作坊生产,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做成品牌企业的很少,行业内比较有名的有康地恩、宝来利来等,销售额都在2亿以上,其它较为知名的还有广州希普、广州骏泰生物、福建博大、陕西星星协力、上海创博、新疆天康、湖北安琪、四川平大、成都明智、沈阳升泰、河北华雨等,大多分布在山东、广东、四川等饲料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根据目前国内饲料年生产总量和猪、禽、反刍和水产动物的养殖总量来计算,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市场容量在18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目前市场推广普及率约为10%,市场空间极大,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部分大型饲料企业也开始涉足该领域。目前大型饲料企业进入微生态市场的有六和、大北农、海大、恒兴等,这些企业有成熟的饲料销售渠道,背靠母公司的资金、人力优势迅速抢占微生态市场,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这些身强体壮的竞争者的加入显然将改变微生态市场目前的格局,起码行业利润率将逐步下滑,此前50%甚至70%的毛利润将难以继续维持。未来一两年,缺乏资金、技术的中小企业或被清理出局,微生态有可能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菌种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功能和质量的基础,也是产品安全的首要保证,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和严格管理。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公布了44种“可直接饲喂且通常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GRAS)”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出发菌株,主要有细菌(bacteria)、酵母(yeast)和真菌(fungi)。其中乳酸菌28种(包括乳酸杆菌11种、双歧杆菌6种、肠球菌属2种、链球菌5种、片球菌3种、明串珠菌1种)、芽孢杆菌5种、乳球菌1种、丙酸杆菌2种、拟杆菌4种、曲霉2种、酵母菌2种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eae)11种:短乳杆菌(L.Brevi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干酪乳杆菌(L.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Cellosus)、弯曲乳杆菌(L.Curvatus)、德氏乳杆菌(L.Delbruekii)、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罗特氏乳杆菌(L.Reuterii)、乳酸乳杆菌(L.lacti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等。②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irium)6种: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B.animalis)、长双歧杆菌(B.longum)、嗜热双歧杆菌(B.thermophilum)、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③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种:粪肠球菌(E.faecalis)又称粪链球菌(S.faecium)、屎肠球菌(E.faecium)又称屎链球菌(S.faecium)。④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5种: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乳酸链球菌(S.lactis)又称乳酸乳球菌(L.lactis)、中间型链球菌(S.intermedius)、乳脂链球菌(S.cremoris)、二丁酮链球菌(S.diacetylactis)。⑤片球菌属(Pediococcus)3种: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i)、啤酒片球菌(P.cerecisiae)、戊糖片球菌(P.pentosaceus)。⑥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1种: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⑦芽孢杆菌属(Bacillus)5种: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coagulans)、缓慢芽孢杆菌(B.lent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s)、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⑧乳球菌属(Lactococcus)1种:乳酸乳球菌(L.lactis)又称乳酸链球菌(S.lactis)。⑨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2种:谢氏丙酸杆菌(P.shermanii)、费氏丙酸杆菌(P.Freudenreichii)。⑩拟(类)杆菌属(Bacteroides)4种:猪拟(类)杆菌(B.suis)、瘤胃生拟(类)杆菌(B.ruminocola)、多毛拟(类)杆菌(B.Capillosus)、嗜淀粉拟(类)杆菌(B.amylophilus)。酵母菌属(Yeast)2种:啤酒酵母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曲霉菌属(Aspergillus)2种: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米曲霉(A.oryzae)。1999年6月我国农业部第105号文件发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屎链球菌,乳酸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共计12种。2003年农业部第318号公告中,允许使用的微生物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共计14种。(同时规定1999年7月26日公告第105号发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即日起废止。)2006年我国农业部65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6)》中规定在饲料添加剂中可用的微生物名单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粪肠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屎肠球菌(Streptococcusfaecium)、乳酸肠球菌(Enterococcuslacti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lact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monaspalustri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共计16种。“*”为已经获得进口登记证的饲料添加剂,在中国境内生产带“*”的饲料添加剂需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为2000年10月后批准的新饲料添加剂。2008年12月我国农业部1126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中规定的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共16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粪肠球菌(Straptoccusfaecium)、屎肠球菌(Enterococcuslactis)、乳酸肠球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酸性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lact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共计16种。我国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目前尚没有行业标准。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9年第105号公告(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3年第31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6年第658号公告(饲料添加剂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年第1126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05号NoticeoftheMinistryofAgricultureofPeople'sRepublicofChinaNo.105为加强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将我部制定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予以公布,并公告如下:一、目录中所列类别及品种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其执行的质量标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药物饲料添加剂属《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调整的范畴,不在本目录之列。二、凡生产目录中所列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及其预混合饲料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取得我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饲料
本文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饲料添加剂目录的公告的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5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