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高三政治课件09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之辩证法高三政治课件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中观整合“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中观整合哲学常识之唯物辩证法专题发展矛盾联系根本内容发展深化联系联系引起发展动力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联系的多样性因果联系整体联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实质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的普遍性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原因内因外因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状态量变质变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抓住时机促成飞跃趋势前进性曲折性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辩证统一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发展不平衡性表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矛盾分析方法矛盾观点——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辨证法部分知识中观联结一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发展观三要素: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四点分歧: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联系观2、联系的普遍性3、联系的客观性5、联系的客观性和人的关系6、联系的多样性a、把握因果联系:b、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联系1、联系的含义4、事物之间联系的具体性和条件性:(11分)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引导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重新配置,从而使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为第一产业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增加的趋势,这被称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它揭示了产业结构优化对就业的牵动作用。(1)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律,谈谈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学意义。(2)用因果联系的观点,分析“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对于扩大就业的启示。(1)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因果联系是指现象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也可以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产业结构优化对就业的牵动作用”体现了因果联系,因此从优化产业结构着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为扩大就业创造有利条件。39、材料一:2008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会议强调,在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做好这三方面工作,关系抗灾救灾斗争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制定周密方案,加强组织协调,集中优势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抓紧抓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1)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①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会议要求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统一领导,体现了树立全局观念的要求。②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会议要求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集中优势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些要求抓住了关键性部分对整体性质的决定作用,体现了搞好局部的重要性。③各部分的结构形式影响整体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我们要优化部分的结构形式。会议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全力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体现了优化结构的要求。材料二:在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还在广西参与搬运救灾物资,还在走村串户,问寒问暖,察看农家的灶房是否有米煮、是否有肉过年……温家宝总理两下湖南灾区指挥,亲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地区,走冰踏雪,察看灾情,对战斗在一线的子弟兵战士和干部群众问寒问暖,“你们受灾,我放心不下!”,令在场的群众热泪盈眶。材料三:据新华社报道,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千方百计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紧急下达2亿多元人民币应急抢修补助投资,用于灾情比较严重的重庆、云南、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市的城镇乡村供水设施、地方电网应急抢修。(2)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体现的道理?(3)材料三所述事实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作用的?(2)①抗灾救灾斗争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党中央要求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供电、民生三方面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③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①国家发改委下达2亿多元人民币应急抢修补助投资,有利于帮助灾区恢复经济建设,缓减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一措施体现了财政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②国家发改委的上述资金投向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体现了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的配置。材料三:刚刚发生的数十年不遇的大风雪天气,让中国沿海、中部以及南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陷入瘫痪。雪灾引人深思。有专家指出:战胜自然灾害往往牵涉到跨企业、跨行业、跨省市的协同努力,中国应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国家应急机制来协同抗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慎重考虑各种灾害的可能性,尽量避免出现“一失皆失”的布局,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从上至下建立全面忧患意识,未雨绸缪。(7)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谈谈我们如何战胜自然灾害?(10分)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我们应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战胜自然灾害,需要协同各方力量,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②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有全局观念,又应该重视局部。要防止出现在自然灾害面前被动的局面,就必须对各种可能估计的更全面些。③一定的原因势必引起一定的结果,一定的结果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我们要把握好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在抗击自然灾害面前,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39.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3年多,是黑、吉、辽三省.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材料一“先改制,后改造;先调整,后改造;先招商,后改造”这是黑龙江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线路图”。其具体做法是: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实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搞好东北区域内资源整合;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材料二东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在破解“增产不增收”难题的实践中,国家率先在黑、吉两省实行全面免征农业税政策,扩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补贴范围和规模。东北三省实施标准粮田、种子、沃土和农业信息化等工程,启动198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近6.8亿元;发展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这些举措促进了东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粮食生产、农民收入连创历史新高。(1)材料一中黑龙江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线路图”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东北是如何破解“增产不增收”难题的。(8分)(1)通过改革国企产权制度,实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靠创新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坚持了发展的观点;(4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整合区域内经济资源,靠优化事物的内部结构促进发展;(4分)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这些外因,创造良好的条件,加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4分)(2)东北是通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首先,依靠国家的惠农政策,通过免征农业税、扩大粮食生产补贴等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其次,实施标准粮田、种子、沃土和农业信息化等工程,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的现代化;(2分)第三,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2分)第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2分)材料四近年来,广东省结合本地区发展特点,通过产业政策、价格政策以及产业规划,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05年,汽车产业异军突起;2007年,重点支持超大规模集成,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2008年,广东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效低耗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全省工业最主要的支柱产业。(7)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对材料四进行分析。(10分)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②由于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广东省抓住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产业政策、价格政策以及产业规划,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分)③由于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广东省分别在200年、2007年、2008年等不同时期着重发展不同产业,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分)材料一:中国与欧盟同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从“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现在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6)从政治常识角度,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10分)原因:①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中国发展与欧盟的关系符合双方利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欧盟日益发展是双方不断发展的基础。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和合作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同欧盟国家的关系,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意义: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实现经济互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材料二:经贸利益是构筑中欧关系基础的重要因素。中欧经贸已经令双方受益良多,并将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利益,但这决不意味着中欧经贸关系就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相反,中欧贸易发展中从来就不乏摩擦和波折,在上世纪70年代,欧共体曾经率先对中国出口商品发起反倾销;到目前,欧盟也是与我国贸易争端最多的国家/地区之一,纺织品争端、鞋类反倾销案、汽车零部件争端等,都在中国社会激起了强烈的反响。(7)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中欧经贸关系?(10分)(7)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抓住主流。(2分)②坚持两点论,就要全面把握中欧贸易关系,防止局部贸易摩擦或暂时的贸易纠纷影响中欧贸易关系的大局.(3分)③坚持重点论,就要把握中欧贸易关系的主流,维护和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3分)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就要在维护中欧贸易关系发展大局中解决中欧贸易摩擦,在解决贸易摩擦中促进贸易发展;(2分)材料四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3)结合材料四,
本文标题:高三政治课件09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之辩证法高三政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6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