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中对交流充电装置技术指标的要求;(2)交流充电桩采用单桩单充式结构,每个充电接口提供AC220V/7kW的交流供电能力;(3)具备对充电桩运行状态的综合测控保护能力如运行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计量和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4)设置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器或触摸屏,显示运行状态;(5)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需的操作接口;(6)预留交流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表位,进行交流充电计量;(7)设置刷卡机,支持IC卡付费方式,并配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8)具备过/欠压报警、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判断、联锁等功能;(9)提供完善的通讯功能,采用GPRS及以太网接口,可根据需要上传交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参数,接受远程控制命令。应遵循的主要标准电动汽车技术标准:GB/T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电气技术标准:GB/T17215.322-2008《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GB17625.2-2007《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17625.3-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JB3855-1999《智能充电机通用规范》国家电网公司标准:Q/GDW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Q/GDW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以上标准均执行最新版本)充电桩人机界面人机界面采用液晶触摸屏或其它方式,尺寸为5.7吋(可根据客户要求改为7寸、10寸等),显示信息丰富,界面友好充电桩状态指示故障指示灯:设置1个红灯,是故障信号总的指示灯,指示的故障包括联锁失败、过流、过压、欠压、失电、断路器跳闸(短路、漏电)、打印机故障(无纸和故障)、刷卡机故障;运行状态指示灯:设置1个绿灯,绿灯闪烁指示在充电状态,绿灯常亮指示充电完成或空闲状态;指示灯采用LED灯带的方式,设置在充电桩的顶部;背光照明指示灯:光控方式,采用光控开关,天黑后自动点亮,安装在透光板后部。充电桩保护功能具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流、过压、欠压保护等保护功能。除短路和漏电保护外,其它保护功能通过充电控制器控制接触器实现,以实现自恢复;短路和漏电保护选用带漏电保护的微型断路器实现。计量计费功能电度表配置每个充电桩预留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表位(宽200mmx高300mm),电度表选0.5级,单相10-40A;充电桩控制器与智能电度表进行通信(RS485)。刷卡方式吞卡式或非接触刷卡式。充电方式按充电计费方式,共可分如下几种:1)按电量充电2)按时间长短充电3)充满为止4)按金额充按充电启动方式划分,有以下两种方式1)即到即充2)定时充电充电计费过程1).充电客户可在就近营业网点租用充值卡,在卡内预存充电金额。(可考虑收取充值卡押金)2).充电前将卡插入充电桩读卡器,充电桩读取卡信息,进入操作界面,进入操作界面后,提示用户接上充电接头,充电桩读取卡内余额,作为充电参考,设置好参数后,卡被锁定(只有充电结束后,在本充电桩上再次刷卡结算后,该卡才能再次在其他充电桩上使用),充电接口机械锁定。3).开始充电,充电桩将提示将卡取走,充电桩进入充电状态,禁止任何操作,只有再次插入启动该次充电的卡才能进行操作。4).用户将卡插入充电桩读卡器,此时,可以查询充电状态,或者手动结束充电,充电桩将费用从卡内扣除,解除对该卡的锁定,解除对充电接口的机械锁定。5).充电结束后,客户可将充值卡在就近营业网点办理退费手续,退还卡内余额及充值卡押金。结算系统包括结算系统、结算设备、售卡/充值系统等。通讯功能通过CAN通许方式与充电站监控后台通讯,提供充电桩的工作状态等信息;通过RS485与计量计费系统通讯,提供充电信息。打印功能可选用串口热敏式打印机或针式打印机,以实现打印功能。急停按钮具备急停按钮,以便在紧急情况时能够强行终止充电。急停按钮外部加防护罩,只有破坏防护罩才能按下急停按钮,防止误操作和人为破坏。3.其它技术要求标识系统交流充电桩整体形象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标识系统的一般要求。有明显的发光指示,确保夜间使用易于查找和辨别。并配备户外遮雨设施。结构要求交流充电桩壳体应坚固;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设计外观标识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要求标准。电源要求:采用单相220V;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220V±10%;频率:50Hz±1Hz。IP防护等级交流充电桩应遵守IP32(在室内)或IP54(在室外),室外环境应用时应设置必要的遮雨设施。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保护:交流充电桩内印刷线路板、接插件等电路应进行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保证充电机能在室外潮湿、含盐雾的环境下正常运行。防锈(防氧化)保护:交流充电桩铁质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取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TBF应不小于30000h。4.交流充电桩接口/连接器要求及技术指标4.1接口要求:车辆连接器具有7个功率或信号触头,包括:(1)动力线L线:交流供电装置L线。(2)动力线N线:交流供电装置N线。(3)保护地线:使电动汽车车身通过交流充电桩可靠接地。(4)充电控制导引线+:实现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功能的连接线。(5)充电控制导引线-:实现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功能的连接线。(6)备用1。(7)备用2。接线的电气额定值如下:触头序号单项交流功能1220V,最大32A(a)L线2220V,最大32A(a)N线3故障(用)规定值保护性接地430V2A充电控制导引线+530V2A充电控制导引线-630V2A备用1730V2A备用2(a)电流额定值可根据交流充电桩输出在以下额定值中选取:额定电流以优选值(A):16,32。4.2车辆连接器具备功能:1交流充电桩采用单一插头的车辆连接器与单个电动汽车车辆插孔连接。连接顺序:连接时应首先连接接地线,最后连接控制导引电路;在脱开的过程中,控制导引电路应该首先断开,最后断开接地。车辆连接器应有锁紧装置用于防止车辆连接器与电动汽车连接时意外断开。4车辆连接器应具备防误操作功能。4.3车辆连接器技术指标:环境条件工作环境温度:-40℃~+70℃;相对湿度:5%~95%;海拔高度:≤1000m;特殊地区使用时,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在订货时指定。防触电保护应保证操作人员在正常使用时不会触及到车辆连接器的带电部件。应保证车辆连接器触头的任意导电部分不能接触到电动汽车车辆插孔的外壳,保证电动汽车车辆插孔的任意导电部分不能接触到车辆连接器的外壳。车辆连接器寿命空载时操作10000次。电动汽车充电站_交流充电桩_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与交流电网连接,专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额定交流电源的独立充电平台。体积小巧,式样灵活,主要应用于路边街道、小区、单位、商厦、停车场、写字楼、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等,只要能停车的地方,即可完成充电!主要特点:*双语支持:液晶触摸屏显示,中、英文并用,方便阅读。*接口设计别致:充电接口设计在充电桩靠上位置,便于操作,同时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防灰尘、防手触,服务安全。*卡式管理:用户卡号、已充电量、计费单价、消费金额、余额等信息,一览无余,并打印票据。现金收费、RFID卡(选配)、IC卡收费(可读取电网公司监制的用户卡信息)可选。*寿命超长:外壳防护等级IP54,抗冲击力强,防盗性能好,绝缘抗老化。*形式多样:落地式、壁挂式、卡通式,总有一款适合您。*夜间照明:充电桩桩体夜间自身照明,液晶显示屏背光设计,在夜晚不借助外光源也能清晰显示、识别。主要功能:*配备标准充电接口:完成常规交流供电、除硫养护、计量计费、联网监控等功能;*载波通讯:先进的载波通讯技术,更远距离支持,而信号质量无任何干扰。*充电形式多样:按金额充电、按时间充电、按充电电量充电、自动充满充电。*多重保护:过流、短路、高温防护、安防报警、防带载拔出、重启后重新插卡、事件记录等功能,储存事件不少于100条,便于记录、查询、统计。*全方位智能化管理:1)GPS定位系统,每台充电桩可实时上传数据信息到监控中心,便于统一管理,建立单机运行状况管理档案。时间统一功能,记录更精准。(选配)2)充电桩异常信息监测:实时监测充电桩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时,摄像机对预先设置好的监测位置进行连续拍照,并以10秒为间隔抓拍一张异常图片,连续抓拍6张后停止。3)防撞监测:充电桩内置防撞监测传感器。发生碰撞时进行报警,同时触发摄像头工作,并上传报警信号。4)自动选择电谷时间充电:时间为晚11时-次日7时,此时间段自动选择慢充,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有序充电可有效降低电网峰谷差,提高电网的利用率,提高运行效率。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时间:2011-05-2620:38来源:湖北武汉供电公司作者:王涛等点击:125次针对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要素(电池和充电方式),文章提出了以交流充电桩为主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案,设计了一套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系统,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设。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渴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最佳途径。电动汽车具有环保特性,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为汽车提供动力,使电动汽车一次充电最大行驶里程为200km,但当动力电池电力耗尽时必须补充电能量。目前国内就充电模式提出了多种方式,例如:电池组快速更换、快速充电以及常规充电等。根据现实情况,动力电池体积大、重量重,不便于随意更换,同时大功率直流充电柜作为应急充电装置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续航电力,但对电池伤害很大。因此,交流充电桩解决了电动汽车随时随地电能量补给问题,无须装卸电池,整车通过充电电缆直接与充电桩连接即可实现充电,同时以交流电的形式供给电能,对电池无伤害,既提高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寿命,也是电动汽车最佳的日常充电方式。交流充电桩体积小、重量轻,与电网供电系统连接方便,可布置于小区、办公楼宇、超市停车场以及电动汽车专用充电站内,并同时能为两辆电动汽车充电。1控制系统电路的设计1.1控制系统的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包括:主充电电路单元、主控制电路单元、计费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刷卡单元;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图见图1。1.2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核心元件的选择为实现智能充电功能,保证计量准确,采用Atmel公司的ARM9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其主要功能特点是:具有5个串口,两个从USB接口,一个主USB接口,一个以太网接口,动态SDRAM控制器,NAND控制器,以及多路IO口,工业级的温度范围,完全符合本系统设计的要求。充电电量的计量直接采用多功能单相表计量,采用RS485对电表进行数据传输,其组成电路图如图2所示。2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信息交互、电能计量计费控制,控制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整个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3结语文中设计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具有实现简单、集成化程度高、用户操作界面友好等优点,将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该系统所设计的功能充分考虑到用户使用的感受、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能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标题:充电桩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8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