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造-林-技-术-规-程-2006
ICS65.020.40B64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Artificialafforestationtechnicalregu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07-12发布2006-12-01实施GB/T15776-2006代替GB/T15776-1995发布2目次前言…………………………………………………………………………………………………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55造林作业设计…………………………………………………………………………………56造林方法适用条件……………………………………………………………………………57种子和苗木……………………………………………………………………………………68造林技术………………………………………………………………………………………69林冠下造林…………………………………………………………………………………1310检查验收……………………………………………………………………………………1511造林技术档案………………………………………………………………………………18附录A(规范性附录)各造林区域主要造林树种造林适宜初植密度表………………………20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造林区域一般造林树种造林最低初植密度表………………………22附录C(规范性附录)造林区域范围表………………………………………………………26附录D(规范性附录)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范围县名单……………………………303前言植树造林是林业的基础工作,也是培育森林资源的根本措施。为了指导和规范植树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效,特修订本标准。工程造林包括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三种方式,其中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标准已经制定并颁布实施,本标准中不再涉及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相关内容。本标准代替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本标准与GB/T15776—1995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造林方法的适用条件、生态公益林混交造林比例、树冠下造林、造林综合合格以及附录B、附录C、附录D等内容;——修订了苗木处理、施肥、造林分区、各种整地方法的适用条件、未成林抚育和附录A;——删除了林种确定、飞播造林和封山(沙)育林以及附录B、附录C等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忠平、唐小平、王恩苓、翁国庆、樊喜斌、蒋三乃、王瑞辉、苏付保、周洁敏、王红春。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4造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工造林设计、造林方法、造林树种选择和造林密度、种植点配置、整地、造林用种子、苗木及其处理、造林施肥、栽植、未成林抚育管护、检查验收和造林技术档案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适宜造林地段的人工造林(含林冠下造林)以及四旁植树,不包括飞播造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14175林木引种GB/T15783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GB/T18337.2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20391—2006毛竹林丰产技术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LY/T1058—1991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LY/T1384—1999杉木速生丰产林LY/T1385—1999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速生丰产林LY/T1435—1999红松速生丰产林LY/T1436—1999柠檬桉速生丰产用材林LY/T1495—1999杨树人工速生丰产用材林LY/T1496—1999马尾松速生丰产林LY/T1527—1999水杉速生丰产用材林LY/T1528—1999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LY/T1557—2000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9—1999红皮云杉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的规定(林资发[2004]14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造林afforestation5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上通过人工措施形成、恢复或改善森林、林木、灌木林的过程。3.2人工造林artificialafforestation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的总称。3.2.1播种造林seeding把林木种子通过人工直接播种到造林地而培育森林的造林方法。3.2.1.1穴播seedinginhole在局部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的行间距挖穴(坑)播种的方法。3.2.1.2条播seedinginline在经过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的行距进行条带状播种的方法。3.2.2植苗造林afforestationbyseedlings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3.2.3分殖造林vegetativereproduction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枝、干、根、地下茎等)作为造林材料直接造林的方法。3.2.3.1插木造林plantingofslip利用树木的一段树干,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做插穗,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3.2.3.1.1插条造林afforestationbycutting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做插穗,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3.2.3.1.2插干造林directslipplanting将幼树树干或大树粗枝直接插于造林地的方法。3.2.3.2地下茎造林afforestationbyrhizome利用竹类地下茎的繁殖能力进行竹类造林的方法。3.2.3.2.1移栽母竹transplantingmotherbamboowithrhizome从原有竹林中挖取母竹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3.2.3.2.2移鞭transplantingbamboorhizome从成年竹林中挖取2年~5年生鞭芽饱满的竹鞭进行造林的方法。63.2.3.2.3分蔸造林plantingofbamboo’sroot利用合轴型竹类蔸的芽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3.3四旁(零星)植树plantingthe“fouraround(aroundvillages,homes,roadsandrivers)”在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栽植竹、木,连续面积达不到0.067hm2。3.4伐前更新regenerationbeforeharvesting在结束主伐或更新伐之前形成更新层的森林更新方式。3.5更新造林plantingofregeneration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造林重新形成森林的过程。3.6林冠下造林afforestingthecanopybase;plantinginstand为了伐前更新,或改善森林结构与功能进而提高其质量,或培育需要在林冠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树种而在已有林分中进行造林的过程。3.6.1伐前更新造林plantingofregenerationbeforeharvesting在森林采伐前通过人工造林措施进行更新的过程。包括用材林成过熟林主伐以前的更新造林和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以前的更新造林。3.6.2有林地补植replantingundercanopy为提高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以及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多功能效益而在有林地上补植苗木的过程。3.7造林地afforestationland实施造林作业的地块。3.8适地适树favoredtreeforsuitableland(adaptiveareaandtreespecies)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3.9造林区域plantingregion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当前的林业发展状况相对一致,造林目的相同并采取相似的造林措施、在域上相连的区域。73.10幼树smallsapling;juveniletree;younggrowth;youngling生长稳定尚未长大的树,其年龄处于幼龄龄组阶段。对于天然林,特点通常为与主林层不属于同一林木世代,其胸径多在检尺径以下,或高度不及主要层一半。对于人工林,则年龄在三年(南方,不包括三年)或五年(北方,不包括五年)以上、胸径在检尺径以下生长稳定的林木。3.11纯林purestand由一种树种组成,或虽由多种树种组成,但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80%(不含)以上的森林。3.12混交林mixedstan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以及植生组混交等。3.12.1株间混交mixedbysingletress在同种植行内隔株种植两种以下树种的混交方法。3.12.2行间混交mixedbyrows一种树种的单行和其他树种的单行依次栽植的混交方法。3.12.3带状混交mixedbystrips一种树种边疆种植2行以上构成的“带”,与其他树种构成的“带”依次种植的混交方法。3.12.4块状混交mixedbygroup将一种树种栽成一小片,与另一栽成一小片的树种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3.12.5植生组混交mixedbyclumps种植点为群状配置时,在一小块地上密集栽植同一树种,与相距较远的密集种植另一树种的小块状地相混交的方法。3.13造林典型设计afforesstationmodel8造林典型设计是在某一造林地区,分别不同的立地类型,按其适宜的造林树种,依据造林技术规程,编制适用于该造林地区一定立地类型、一定林种和树种的造林技术设计图表。3.14造林密度plantingdensity初植密度栽植密度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点数或播种点(穴)数。3.15整地sitepreparation;landpreparation植苗或播种前清理造林地上有碍于造林作业的地被物或采伐剩余物,以蓄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为目的而进行的局部或全面的翻松土壤措施。3.16树种配置plantcomposition营造混交林时种混交树种的比例及混交方式。3.17种植点配置disposingofplantingpoint播种点或栽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其排列方式。3.18林业有害生物forestpests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动植物等有害生物。3.1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forestquarantinepests对其受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已经发生但分布不广,由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为检疫性的林业有害生物。3.20感病指数indexofdeceaseinfection将感染病害的植株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若干个发病等级,然后给给每个发病等级赋予一个适当的代表数值,以该数值乘以该发病等级的植株数得该发病级别的总代表数值,各发病等级的总代表数值之和除以最高一级的代表数值与总植株数之积为感病指数。3.21造林成活率thesurvivalrateoftreesplanted以小班或造林地块为单位,造林一年或一个生长季后,造林地
本文标题:造-林-技-术-规-程-200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8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