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透镜及其应用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只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只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2.关于虚像和实像,正确的判断依据是()A.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B.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C.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D.光的反射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3.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平面镜D.投影仪4.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屏上成一侧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A.15cmf30cmB.f15cmC.f15cmD.f30cm6.下列镜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B.平面镜C.放大镜D.凹透镜7、照相机照相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必须调节[]A.镜头与物体的距离B.镜头与底片的距离C.物体与底片的距离D.以上都不对8、患近视眼的人,他眼睛的近点和远点与正常人眼睛相比[]A.近点比正常眼近,远点比正常眼远B.近点比正常眼远,远点比正常眼近C.近点和远点都比正常眼近D.近点和远点都比正常眼远9.与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相当的仪器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10、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1中的()11、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拷贝()A.正立着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B.倒立着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C.正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D.倒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12、下面的光路图5中正确的是()图1ABCD空气A水BCD图513、图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14、萧萧有一只透镜,经测量后焦距为8cm,当把一物体放到2f的位置时,萧萧又测量了像的大小,发现像比物小,那么这只透镜实际的焦距()A.大于8cmB.等于8cmC.小于8cmD.不好说15、如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16、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4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17、王有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B.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19、将物体从距凸透镜3f处移向5f处,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像如何变化?()A.先放大后缩小B.先缩小后变大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20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1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B.当该蜡烛距凸透镜10cm时,可成一放大的像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光屏上可得一缩小的像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8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21.在下列光学仪器中,能在光屏上成像的是()A.平面镜B.玻璃砖C.凸透镜D.平静的水面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是会聚光线B.会聚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平行光线C.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平行光线D.凸透镜对平行光线、发散光线和会聚光线均有会聚作用23.一物体从距凸透镜6倍焦距向1.5倍焦距移动的过程中()A.像的大小不变B.像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小D.像先变大后变小24.某同学买了一架简易照相机(不是变焦照相机),他发现相机的厚度约11cm,那么该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小于5cmB.小于11cmC.大于11m,小于22mD.大于22cm2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蜡烛距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26.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a所示。为了使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b所示,摄影师应将镜头适当地()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C.向上并且右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2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发现,物距等于6cm时,能成正立的像,物距等于9cm时,能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物距为8cm时成放大的实像B.物距为12cm时成放大的实像C.物距为16cm时成缩小的实像D.物距为18cm时成等大的实像28.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29.修理精密仪器的工人往往会在眼睛上嵌一个带镜头的筒,以便于更仔细地观察零件,这里的镜应该是一个()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30.一根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移向凸透镜的焦点,关于其像的大小及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像逐渐变大,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B.像逐渐变大,像与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大31.如右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A.仍为平行光束;B.变为发散光束;C.变为会聚光束;D.无法确定。32.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简易照相机,观察时应()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应把B端向外拉33.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B.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通过光屏后也可看到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34.在光屏上能成等大像的镜子是()A.只能是平面镜B.只能是凸透镜C.凸透镜平面镜都行D.凸透镜平面镜都不行35.下列哪一个是凸透镜不能成的像()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6.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后,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则蜡烛原来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A.放大、正立的B.放大、倒立的;C.缩小、正立的D.缩小、倒立的。3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眼睛能看到成在光屏上的像B.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C.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D.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38.用焦距是50毫米的照相机拍摄书中画面时,镜头到书的距离应()A.小于50毫米B.等于50毫米C.等于100毫米D.大于100毫米。39.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离凸透镜15cm处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A.5cmB.10cmC.20cmD.30cm。40.一束光在空气中经过凸透镜折射后()A.一定是平行光B.一定会聚到一点C.一定是发散光D.一定比原光束会聚一些半透明纸凸透镜AB填空题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3.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靠近时,物体成_______立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的焦距时,像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缩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_______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4.小午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5.近视眼镜片是__________6.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摄影时人站在距离透镜______焦距之外,在胶卷上形成的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像。8.睛眼能看清的最远的地方叫做______点,最近的地方叫做_____点,眼睛的明视距离是______厘米。9.投影仪应用了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像的原理制成的。10.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放大镜是一个焦距较______的凸透镜,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放大镜的______以内,通过放大镜可看到物体成______、______的______像。1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照相时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像.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____(光圈/快门/旋钮),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拍摄远的景物时,需要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____(近/远)一些。12、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军事指挥员手拿一样东西在地图上看,这东西名称叫,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它可以看到地图。13、望远镜、显微镜都至少有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透镜叫,靠近人眼的叫。14、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填“上”或“下”)移动。1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6、如图所示,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在的像是______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1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胶卷相当于________,照相机的镜头已对准了近处的物体调节好了,如果再要摄取远景,照相机不动,暗箱的长度应________。18.放映幻灯时,屏幕上的景物不完整,这时应将幻灯机和屏幕间的距离调_______(填“近”或“远”)些,同时将幻灯片和镜头间的距离调______些。19.一个细小的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指的是该细小物体的_________(填“长度或宽度”“体积”“表面积”)。20.有些居民家的防盗门上装有“猫眼”,这种猫眼实际上是_______,装上猫眼后与不装便进行观察相比,其观察范围将变_______。2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的成像规律,选定哪个透镜较好?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个透镜,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2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来自被观察物体的阳光经物镜折射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再经过目镜再次放大,使人看清楚细微的物体,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3.近视眼只能看清楚的物体,看不清楚的物体,这是因为近视眼的成像成
本文标题:透镜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9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