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第一节财政的概念1.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市场失灵: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条件性市场缺陷包括:竞争失灵、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和偏好不合理。原生性市场缺陷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2.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纯粹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在效用不可分割性基础上,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被称为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物品按照属性可以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类,它们的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由四个要素构成。3.政府与公共财政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凭借自己的特有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其目的是为国民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公共财政与计划财政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表现为:服务内容不同、集中程度不同、法制化程度不同和管理机制不同。4.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1)贫困指数(2)基尼系数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第二节财政的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途径: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有两种作用方式。一种是直接方式,;另一种在间接方式。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内容包括: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平衡。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实现途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自动稳定器”,二是自觉调节功能。本章考点:1.财政的概念识记:市场失灵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叫市场缺陷或市场失败,是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人们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损失的影响,但行为人并未获得应有的补偿或者支付相应的成本,即私人得益(损失)与社会得益(损失)之间的非一致性。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混合物品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是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公平与效率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贫困指数贫困指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评价分配结构的比较科学的指标。表示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社会财富的比重。公式:基尼系数=A/(A+B)洛伦茨曲线绝对平均曲线和绝对不平等曲线之间的弧线为洛伦茨曲线领会: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市场失灵有两种类型:1.条件性市场缺陷(1)不完全竞争(2)外部效应(3)信息不充分(4)交易成本(5)偏好不合理2.原生性市场缺陷(1)收入分配不公(2)经济波动与失衡公共物品及其特征纯粹的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财政现象共有的特征1.以国家为主体2.以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为分配客体(对象),在价值构成上包括C+V+M,最主要的是M——剩余产品价值,货币表现为社会纯收入3.以国家权力为根据,包括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4.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这些公共需要的物质载体就是公共物品5.以分配过程为自己的作用领域,典型的财政现象都表现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体现着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价值分配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公平与差别、稳定与效率两对关系的集合。公平与效率总体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公平与效率之间也存在矛盾。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双赢,是所有政府永远的追求。2.财政的职能识记: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功能或能力,就是财政该“干什么”的问题。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功能。产生原因: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是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的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经济活动主体往往容易从自身的当前经济利益出发,产生短期行为,而市场提供的错误信息往往又会使他们走人歧途,这必然会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矫正收入分配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通常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自动稳定器自觉调节职能领会: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内容: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实现途径:1.直接方式(如财政投资支出和政策经费拨款等)可以使一些具有外部经济性的物品直接获得一部分资源供给,矫正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结果具有确定性。2.间接方式(如差别税收政策、价格补贴和财政贴息等)通过财政工具,改变一些市场参数,间接引导经济资源投向,结果不确定性较大。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和作用效果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主要有两个:消费成本和可支配收入1.调节消费成本是指通过商品税、价格补贴和公共提供等方式,改变某些商品的价格结构,进而调节不同阶层人们的消费成本和实际生活水平。2.调节可支配收入是指通过累进的所得税、转移支付,或者直接调节工资结构等方式,改变不同阶层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结构,实现可支配收入结构的相对公平。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降低基尼系数上。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财政客观具有干预经济运行、减缓经济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功能。实现途径: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自动稳定器及其作用原理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当经济过热而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增加,适用税率相应地提高,税收的增长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可以抑制经济过热;反之,经济萧条时,收入下降,税收降低,经济复苏。当然上述作用是以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为前提的。2.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益正好同税收相配合,经济高涨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降低,对经济起抑制作用。反之,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上升,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刺激作用。应用:对现实的财政问题,从财政职能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第一节财政支出范围与分类1.财政支出范围支出范围包括: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费用、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费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费用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费用。2.财政支出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财政支出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政府职能分类,根据经济性质不同,按照支出功能和用途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1.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集中、占有和使用财政资源的数量状态。测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有两个:一是绝对量指标,二是相对量指标。2.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财政支出都在不断增长。3.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理论解释包括:第一,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第二,皮考克和卫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第三,经济发展阶段论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4.中国财政支出规模我国财政支出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呈现V型变动轨迹,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仍处于连年上升的态势。第三节财政支出效益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财政支出效益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2.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公共定价包括: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或实行价格管制。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考点:1.财政支出范围与分类识记: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就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配置活动,是国家对所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分配的过程。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领会:财政支出的范围1.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费用2.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费用3.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费用4.维护社会公平的支持费用财政支出的分类1.按政府职能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安全支出、其他支出。2.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3.按功能和用途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2.财政支出规模识记: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规模反映着政府在一定时期集中、占有和使用财政资源的数量状态。领会:“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德国财政经济学家瓦格纳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瓦格纳定律”——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公共需要的规模也随之增长,财政支出必然以比生产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该规律也被称为“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增长原因:1.政治因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的扩张,在市场中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来执行和监督这些法律和契约的执行,因此,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与法律设施。2.经济因素:工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口集中,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这就给政府增加了进行管理与协调的工作,即社会管理工作加重,对教育、文化、卫生、福利方面的支出。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需求的收入弹性上升,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增长也要快于GDP的增长。“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英国学者皮考克和卫斯曼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梯度增长理论在以下假设的前提下: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交税增长原因:1.内在因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就会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财政支出的增长就会与GDP的增长呈现线性关系。2.外在因素:社会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一些危害安全的突发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应对突发事件,化解社会风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会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急剧增加的财政支出。新的较高的税收水平取代了原有较低的税收水平,公共支出取代了私人支出,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不时出现替代效应,使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梯度增长态势。“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学者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他们把农业为主是社会称为传统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1.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大量增加,投资重点在基础设施。因为在早期阶段,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为私人资本的投入改善环境的,只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引导大量私人资本的投入。必然公共支出总量增加。2.中期阶段:
本文标题:财政学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10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