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山地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治理与再利_省略_山地区关闭采石场再利用规划_为例_刘敏
117山地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治理与再利用规划模式探索——以《重庆四山地区关闭采石场再利用规划》为例ExplorationofMountainAbandonedQuarryEcologicalRecoveryandReusePlanningModel—CaseStudyofChongqingFourMountainsClosedQuarryReusePlanning摘要:矿山开采曾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开采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已成为政府及民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恢复关闭矿山的生态景观环境和合理利用关闭采石场用地成为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重庆市四山地区关闭采石场再利用规划》,分析废弃采石场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山地关闭采石场土地再利用的模式与恢复治理措施,即根据废弃采石场所处的管制区区位、环境条件、不同区域对土地利用的限制要求,以及采石场自身状况,提出再利用类型,包括生态复绿型、景观再造型、旅游休闲型、水源涵养型、综合利用型等。再根据采石场的土地再利用类型与方案,进一步细化制定关闭采石场生态治理与再利用措施,并以规划导则的形式加以明确与固化指导。关键词:风景园林;矿山治理;生态建设;土地再利用规划文章编号:1000-6664(2014)12-0117-04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4-06-30;修回日期:2014-08-23Abstract:Themineralmountainminehavedoneagreatcontributiontocity's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butthepollutionandthedestructedecosystemfrommininghavebecomethefocusofgovernmentandpeople.Howtorecovertheecosystemandmakeuseoftheclosedquarryreasonablyhavebecomeoneoftheimportantcontentsofthecurrentcityecosystemconstruction.WiththeexampleofChongqingfourmountainsclosedquarryreuseplanning,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oftheclosedquarry,puttingforwardthemodeandtheinstaurationoftheclosedquarry.Thenaccordingtothelocation,environmentalcondition,thelimitrequirementsindifferentareasandquarrycondition,reusetypesareputforward,includingecologicalrehabilitation,landscapereconstruction,travelandleisure,waterconservation,comprehensiveutilizationandsoon.Thepaperfurtherexploreswaystoestablishclosedquarryecologicalmanagementmeasuresandreuse,andprovideclearguidanceintheformofplanningguidelines.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managementofmineralmountain;ecosystemconstruction;landreuseplanning矿山开采是一个古老的行业,矿业经济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矿山开采后大量的废弃地对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空间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已引起专家学者、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维护良好的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矿山开采遗留的“疮疤”,成为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重庆都市区地处山水相间的平行岭谷地区,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4条南北向平行山脉对维护城市“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形态、保持城市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由于历史原因,都市区内的采石场大量分布于四山地区,开山采石后的废弃地造成了城市绿肺——四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景观的较大破坏,亟需对采矿区进行生态恢复治理与土地再利用规划,促进该四山地区的生态恢复与土地的合理再利用,推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图1)。1重庆四山地区废弃采石场现状分析1.1采石场的分布特征目前,四山地区共有关闭的采石场627座,分布在四山1958.43km2的刘敏/LIUMin区域范围内,量大且分散。采石场的分布与矿山资源的分布有关。在都市区,多分布于南北向平行山岭的山顶槽谷地带,呈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分布特征。根据山体地质构造分析,四山山体以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泥岩、泥质灰岩等类型为主(图2),分布于山体中部的主要是坚硬的中—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岩组,山体两侧为较坚硬的薄—中厚层状溶化灰岩、泥质灰岩岩组,其石材主要用作块石料、碎石料、水泥原料、耐火材料等。由于岩层的分布形态与矿石开采的方式不同,其采石后遗留的地形地貌可分为以下4种典型特征类型。1)崖壁:开采后留下陡崖,岩石裸露,其坡度较陡,在70°~90°。2)斜坡:开采后留下倾斜坡壁,岩石裸露,其坡度在0~70°。3)台地:开采后留下一级平台或多级平台,岩石、碎石、泥土混杂。4)矿坑:开采后留下一个和多个大坑、深坑,坑底岩石、碎石、泥土混杂。1.2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山地区多年开采遗留下的大量关闭采(碎)石场,这些采石场大多未经整治,处于废弃状态,对四山地区的山体景观、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环境风景园林工程118风景园林工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还存在着地质灾害隐患,可能引发山体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景观破坏。关闭的采(碎)石场造成的景观破坏以中梁山脉和铜锣山脉最为突出。众多的人造天坑和坑口迹地沿山岭密集分布,最大的直径超过1000m,坑深近百米。空旷的天坑内碎石遍地,凹凸不平,裸露岩石相嵌,悬崖、危岩众多,地质灾害隐患严重。有些采(碎)石场分布在风景名胜区的交通要道旁,裸露的山体与林区、风景区连绵的天然植被形成极大反差,造成不良的视觉效果,对四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2)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破坏。废弃采(碎)石场或位于山地石岩地区,或位于山地黄壤森林地区,海拔约300~500m。由于人为因素,大部分关闭采(碎)石场已无原生植被。同时由于一些采(碎)石场的弃土和废渣随意堆放,造成了植被区域被进一步分割与破坏。长期开采产生的粉尘和硝烟的扩散对周边植被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物种减少,种群退化。3)侵占和毁坏农田。采(碎)石场开挖山体侵占了大量土地,弃土、弃石长期堆存占用了大量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关闭的采(碎)石场所占土地总面积约10km2。其中,也包括耕地和林地。由于表层土被破坏,一些土地即使进行工程整治后,也无法复耕,只能变更用途。4)水土流失。由于废弃的土石随意堆放,均未设置挡土墙和排水沟,到雨季时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泥石流、滑坡、泥沙堵塞溪流河道等。此外,采(碎)石场在关闭前,运载石材的卡车长期重载密集通行,许多道路损毁严重,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浆四溅,部分泥浆经雨水冲刷带入溪流,使流经四山的花溪河等水体受到了污染。2生态恢复治理与土地再利用模式探索2.1生态治理与再利用规划原则1)与四山管制的相关规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重庆市“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渝府令第204号)和《重庆四山建设管制区分区规划》[3],四山地区被划分为禁建区、重点控建区和一般控建区3种管制类型,并对3类管制区提出了严格的管制要求①,这是采石场治理和土地再利用规划应遵从的重要前提条件。2)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关闭采(碎)石场所处的自然环境对采石场再利用方式选择的要求,如位于森林密集区、农业种植区、城镇建设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采石场再利用应充分考虑与环境的有机协调。通过治理与生态恢复,增强四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贯性,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控制的原则。根据关闭采(碎)石场现状和再利用条件,包括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土质条件、水源情况、地形条件及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再利用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和分区控制。以镇为规划管理单元,编制规划导则图(图3),提出生态恢复治理与土地再利用方案[4]。2.2废弃采石场生态治理与再利用方式根据废弃采石场所处的管制区区位、环境条件、不同区域对土地利用的限制要求,及采石场自身状况,提出再利用类型和方案,分为生态复绿型、景观再造型、旅游休闲型、水源涵养型、综合利用型。对禁建区内的采石场主要以生态复绿型与景观再造型2种类型为主;对重点控建区内的采石场主要以生态复绿型、旅游休闲型、水源涵养性和景观再造型为主;对一般控建区内的采石场主要以综合利用型为主,不同类型分别提出相应的再利用方案[4]。1)生态复绿。生态复绿是治理的重点,包括崖壁、斜坡、台地、矿坑的复绿几种图1重庆市四山关闭采石场再利用规划(引自《重庆市四山关闭采石场再利用规划》,2007)图2平行岭谷区地质构造示意(引自陈升琪《重庆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①《重庆市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管制分区规划》中规定的四山管制分区:禁建区是指为了严格保护森林、山体、水体及其他植被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原则上禁止建设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及其迁徙廊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森林密集区,城市组团隔离带,因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需要禁止开发建设的其他区域。重点控建区是指为保护生态资源,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景观,对建设进行严格控制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及外围保护地带,风景名胜区的一般景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现有林地、绿地,因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需要重点限制开发建设的其他区域。一般控建区是指禁建区和重点控建区以外的其他因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需要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生态复绿景观再造旅游休闲水源涵养综合利用区界图例一山两槽三岭丘陵一山一岭丘陵开采面砂岩灰岩泥岩、泥岩灰岩一山一槽二岭开采面开采面2119LAEngineering类型,不同类型复绿治理措施有别,绿化以本地植物为主。崖壁复绿的难点在于地貌陡峭,缺乏植物生长的土壤,需要制定科学方案,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如采用锚固三维土工网复合植被技术,修整崖壁、规划放样、铺网、钉网再进行培土,同时采用爬山虎、苔藓等地被植物复绿等措施才能达到复绿效果。斜坡复绿的难点是边坡的处理,对坡度较大的应设置挡土墙及排水、渗水系统,对陡峭坡段需挂网,以防止水土流失,加以培土,以地被植物搭配乔灌植物的形式进行复绿。台地复绿重在分层分台的处理,对硬质边坡加强分台边坡工程处理,对碎石化台地在做好排渗系统的基础上可结合农林产业的发展进行复绿,如在对采石场进行培土的基础上,可采用乔灌结合发展生态林,也可结合区域条件与地形环境,发展种植业(转为耕地)、生态农业(发展经济果林、花卉、苗圃等)。矿坑复绿可结合垃圾填埋进行,先进行垃圾卫生填埋,并对垃圾渗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再行复绿。铜锣山黄桷垭崖壁采石场山体被削了一大半,留下高耸崖壁,长期裸露,其破败景观影响视觉效果,需要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以使其融入整体自然生态环境之中。这种裸露崖壁岩石的生态治理有较大难度,没有土壤,无法附着植被,因此需要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结合现状条件,采用锚固三维土工网复合植被技术,辅以采用爬山虎、苔藓和地被植物覆土植绿等措施,以达到生态复绿效果(图
本文标题:山地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治理与再利_省略_山地区关闭采石场再利用规划_为例_刘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11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