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
2010届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执教:沙秀春【考纲】•(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和局限。•(2)罗马法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考情回顾与展望】江苏08罗马法、09雅典民主特点;今后在主观题方面结合民主与法制是命题的可能性较大的地方,比较方面的多关注。时空框架•古代西方•古希腊民主政治约公元前6世纪初奠基——前4世纪末•古代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约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6世纪•古代东方•春秋战国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3世纪末——6世纪专题结构:一、产生的条件(1)地理条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山,濒临海洋,岛屿众多,土地贫瘠(2)经济条件:工商业经济发达(3)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前提条件)二、确立发展过程希腊民主政治知识要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A.奠基——梭伦改革(BC6C初)①建立财产等级制度;②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奴制;③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B.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BC6C末)①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②扩大公民大会权力,还设立了五百人会议,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实行陶片放逐法C.顶峰(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改革(BC5C)①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③五百人会议;④陪审法庭: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十将军委员会;⑥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①人民主权:国家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②轮番而治: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方式是抽签选举。③法律至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四.目的对内:凝聚公民,防范外敌,保持独立。对外: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五.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①开世界民主先河。集体决策、民主选举和群众监督、任期制、议会制,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②对雅典经济文化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局限性:真正享受民主的人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奴隶和外邦人无公民权;);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六.实质:维护奴隶主统治地位和利益七.衰落①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因)②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罗马法知识框架与知识要点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前5C中期3世纪6世纪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标志成文法诞生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罗马法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6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前3世纪罗马法1.定义:见前2.分类①从形式上分:习惯法和成文法a.习惯法特点: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局限: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可方便。b.成文法背景:平民和贵族斗争。标志:《十二铜表法》(前5c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②从整体结构上分:公民法、万民法a.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b.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背景:罗马对外扩张,版图扩展目的:解决民族矛盾与经济问题3.成熟——自然法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提出: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西塞罗。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4、罗马法体系完成——《民法大全》背景:3世纪初,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制定: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影响: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5.评价①维系统治:a.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b.它维护了奴隶制度,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C.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笼络了上层阶级;提倡公民人人平等,缓解了社会矛盾。②影响后世: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a.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法《民法典》,不列颠法系也吸收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自然法的理论为基础。c.影响还波及到亚洲。日、中的民法。③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有什么影响?(一)(1)政治: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形成了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利于直接民主。(2)经济和思想:多海岸线和天然良港,利于工商航海贸易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阶层追求平等、民主权利强烈。(3)凭着地理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练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4)地处欧亚要冲,有利于吸收东方先进文化成果。(二)不利影响:民族整体缺乏向心力、影响文明持久性等【难点突破】【合作探究】项目中国古希腊政体政体特点形成条件政体之利政体之弊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依托大河平原、小农经济、国大民众依托海洋港湾、工商业经济、小国寡民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思想文化空前活跃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专制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社会进步它把权力交给所有公民,轮流坐庄的形式易导致极端民主。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探究一、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政体比较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的“准五服以制罪”制度(凡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还有以官爵抵罪的“官当”制度、八种人(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后减免刑罚的“八议”制度都成为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内容。结合罗马法,运用材料①比较这一时期中西法律内容上有何不同?②根源在哪里?探究二:古代中西法律内容上有何不同?根源在哪?不同:法律与道德混淆不清、法律上人与人不平等;不涉及道德层面、法律上人人平等。根源:为之服务的经济政治制度(封建经济、专制主义;奴隶制经济、法治社会)①体现: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法治原则、陪审制度、诉讼原则等②不同:a、参政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b、民主政治的目的:建立有效协调与参与机制对付来自城邦外部的威胁;通过寻求政治代言人的方式实现自已的利益要求。•c、其它:民主主体范围、制约机制、程序等方面都比古代要广泛和完善.③启示:民主法制有其阶级性、时代性、延续性。探究三:结合2010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代表表决通过城乡选举首次“同票同权”。并在事故赔偿上争取“同命同价”等,并运用所学①谈谈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在当今政治生活中还有哪些体现?②当今世界的民主与古希腊民主显著的不同体现在哪里?③结合以上问题有何启示?巩固提升1.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习惯法自然法形式:十二铜表法前3C中前509年前449年成文法整体结构:公民法万民法C•2、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基础,主要是因为:•A.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构B.雅典公民享有“观剧津贴”。•C.雅典草创行政、立法、司法制度D.十将军委员会由选举产生C•3、古代希腊城邦是民土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多种形式的民主政治。其中为17世纪的英国所继承的是A.定期召开全体成员参加的公民大会B.各级官职实行差额选举C.所有公民具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D.集体管理、依法行政D•4、“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马克思的这段话的最准确解释是•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D•5、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时期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A.地域决定政治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B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郑国立国甚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公元前536年郑国著名革新派政治家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活动。它冲击了奴隶主的特权地位。遭到晋国守旧派叔向的激烈反对,认为“国将亡,必多制”。材料二罗马前449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作为第一部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专横,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1.谈谈二者在法律制定的形式上和打击的对象上有何相同之处?2.就法律制定的原因、作用上有何不同?原因:对外竞争中生存发展;缓和内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作用: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封建法制建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促进了罗马法的发展。相同:成文法;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感谢聆听
本文标题: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11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