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含答案解析)
2019新版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1页,共5页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2.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A.缺乏近代外交经验B.不了解世界形势C.两国治理秩序差异D.不懂得国际公法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4.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④西学传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据此可知()A.这一现象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B.如果外国人寻畔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面开放D.请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把鸦片战争作为“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A.促成新思潮的萌发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C.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使中国被动开始了近代化7.据史料记载,1839年9月穿鼻海战,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而林则徐报告皇帝“收军之后,获夷帽二十一……项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这种现象反映出()A.中国人的封闭愚昧B.战争失败的历史必然性C.对英作战指挥失误D.中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8.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中国3.6亿人均0.75便士1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在中国投资设厂C.进一步控制满清政府D.从中国获取原料2019新版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2页,共5页9.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合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0.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据此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②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③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④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1.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偶然与必然“工业革命英国明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材料二商务与碰撞有的西方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只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大部分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材料三破坏与建设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2)材料二中,部分西方学者“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又是以哪种史观进行论述的?(3)据材料三中两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2019新版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3页,共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以前的广州一口通商变为五口通商,广州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A项错.广州外贸总额下降不是自然经济抵制而是五口通商所致.B项正确.《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打破了广州垄断外贸的地位,从而使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C项错.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在增长而不是缩减.D项错.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是被迫扩大对外贸易而不是限制.故选B.本题旨在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应充分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本题要求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前后知识有较高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理解.2.【答案】C【解析】A.西方人注重字句和语法,是强调利益,而中国注重态度和仪式,是想维护中国古代的天朝上国的传统,并不是缺乏外交经验。B.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注重实际的物质利益,而中国注重形式,体现不出是否了解世界。C.西方是经济利益占主导,所以他们特别注重条文的内容,而中国是专制思想,天朝上国的思想,所以非常注重形式是否尊重。D.材料与国际公法没有关系。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还要搞清楚材料中两国在外交上的具体表现的特征。3.【答案】B【解析】A.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没有出现群体意义上的觉醒。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意识开始觉醒,特别是维新思想的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C.八国联军侵华以后尽管中国的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表现。D.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来讲,没有触及国人的觉醒。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其次要搞清楚,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意识觉醒以后抗争的表现。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文明演进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相关的史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依据文明史观及所学知识可知,当两种不同的文明相撞时,两种文明必然会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又会融合。西方工业文明是先进的,而当时中国是一种落后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必然会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冲突中又会融合。近代中国人们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①项不符合史实,中国仅仅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据上,排除ACD。故选B。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游历护照出现是在1858年的《天津条约》,即十九世纪中期,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但是说全面开放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后,故D项错误。故选:A。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结合所学可知,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倾销商品,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使中国被动开始了近代化,故D项正确。2019新版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4页,共5页ABD三项均不符合“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应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需要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7.【答案】B【解析】A.材料看不出思想的愚昧。B.从材料中的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足以看出中国的英文,在军事实力上不是一个级别,而林则徐向皇帝在报告的过程中,不敢讲明实情,这是由于专制体制所导致。可以看出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C.材料也看不出指挥失误。D.存在较大的军事差距只是材料一部分,体现不出材料后一部分的意思。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以及结果来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要对材料含义准确理解,从林则徐向皇帝报告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可以看出在专制制度之下,即使是正直的大臣也不敢讲实情报告给皇帝,可见当时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已经难以改变,这是导致鸦片战争中国最终失败的原因。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认知与分析能力。依据材料“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结合图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棉纺织品的在中国的消费量,与洪都拉斯相比明显滞销。原因在于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故英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符合题意;BCD三项所述材料无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9.【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18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排除A、D,因为《南京条约》签订时间是1842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从“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排除C,因为《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故选:B。本题解答的关键从“1860年”“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切入,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思考。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课本知识的熟记能力。10.【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可知,领事裁判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故①正确。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是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故②错误。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故③错误。领事裁判权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故④正确。故D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需要掌握领事裁判权的影响。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本题考查领事裁判权的影响,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答案】(1)必然性: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偶然性: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其
本文标题: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191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