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1-4
第四章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背景分析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性质城市人口构成与规模城市用地组成与用地选择城市总体布局§4-2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4-2城市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指城市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全局性的策划。其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国土规划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区域规划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综合安排。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安排区域性交通、能源、水利、园林、疗养、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区域服务性工程设施。城镇体系规划以区域为整体,建设良好的区域化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防止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的需求能力的发展,应是支持型发展;少用不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基本内涵是生态的可持续性,还扩展到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可持续性;核心是发展,但要从全局、长远观点认识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是最本质的战略目标。远景规划:对扩展阶段中的城市作出全面的轮廓性、结构性的部署,它是一个空间结构的安排。•城市性质的含义•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城市类型•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4-3城市性质和类型城市性质的含义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稳定性。城市性质的确定可从两方面去认识: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1.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城市的性质起决定性的作用,市域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2.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研究,主导基本因素决定城市的性质,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五.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避免两种倾向:1)以“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2)不区分基本因素的主次。1、一般方法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分析自然资源、劳力资源、能源交通及主导的经济产业部门,说明现有和潜在的优势。2.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从三方面入手:①分析主要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②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一般采用同一经济技术标准(职工人数、产量、产值等)从数量上分析,以其超过部门结构整体的20%-30%为主导因素,超过5%为支柱产业。③分析用地结构的主次,以用地的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定量分析。总之,确定城市性质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既要避免把现状城市职能照搬到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职能。对城市性质的描述要简明,一要突出特色;二不回避难免的“雷同”;三要避免罗列。同时在城市性质的表述中对城市的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适当,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确。•城市人口的含义•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城市人口的构成与素质•城市的流动人口•城市人口规模§4-4城市人口构成与规模城市人口的含义:从城规角度看,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指市区与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除了个别直属该市的工业区(镇)外,一般不计入,而应将它们分别计入各市辖县镇中去。三、城市人口的构成和素质在城市规划中主要研究人口的年龄、性别、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职业等构成情况。1.年龄构成①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②一般分6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1岁)、中学组(12-17岁)、成年(Male:18/19-60,Female:18-55)、老年组(Male:61以上,Female:56以上)。百岁图、年龄构成图2、性别构成:反映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规划中必须考虑男女性别比例的基本平衡。3、家庭构成: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辈份等组合情况。它对住宅类型的选择,生活与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成等都有密切关系。4.劳动构成①城市总人口(按劳动与否):a.非劳动人口(被抚善人口):随职工人数变动b.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基本人口:指在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的从业人员。它不是由城市的规模决定,相反的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服务人口:在为当地服务的企业、机关、文化、商业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其多少随城市的规模而变动。②劳动构成:(人口构成)指人口按分类在人口中的比例,是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之一。③影响因素a.城市性质b.城市规模c.人口自然增长率d.社会闲散劳动力就业情况e.城市建设阶段5.职业构成: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人数的比例。专业结构和职业构成的分析可反映城市性质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城市设施社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合理协调程度是制定城市发展政策与调整规划定额指标的重要依据。规划中应提出合理的职业构成与产业构成建议协调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6.文化构成:人口的文化素质、劳动力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学历人口比重成为衡量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五.城市人口规模一)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基本原则1、城市对劳动的需要量,也就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所以马克思的“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理论基础。2、就一个城市而言,人口增长速度与发展规模是受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所支配。1)人口自然增长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通常以自然增长率来表示自然增长的速度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2)机械增长: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机械增长速度以机械增长率表示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3)人口平均增长速度:(自、机械或两者合计的增长)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的速度=(期末人口数÷期出人口数)1/年限-1=人口平均发展速度-1总之,人口增长实质上是一个劳动力的扩大与再生产过程,可利用自然增长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来估算人口发展规模。计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就是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分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合理确定城市劳动构成,再分析城市对劳动量的需要和可能,求得其相对平衡。二)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1.劳动平衡法:(过去较多采用)1)它主要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之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2)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基本人口百分比=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1-(服务人口百分比+被抚养人口百分比)我国目前使用的方法有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递推法,各类城市可根据情况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较核。城市类型人口构成(%)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特大城市27~3221~2642~52大城市28~3320~2542~52中等城市29~3419~2442~52小城市30~3518~2342~52工矿区31~3617~2242~52三类人口的比例,远期可控制的范围见《城规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中的人口构成比例参考数据:2.职工带眷系数法1)本法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而计算的。2)公式: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数Ⅰ=职工总数*居民系数Ⅱ注:带眷系数: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居民系数=带眷比*(1-同地双职工人数百分比/2)*平均每户人数+单身职工百分比带眷比:带有家属的职工人数比例。职工带眷有关指标:类别占职工总数比例备注:1.单身职工40~60%2.根据情况而定。独立工业城镇采用上限,靠近旧城采用下限;迁厂采用上限,新厂采用下限;建设初期用下限,建成后采用上限;单职工比相应而变。3.已考虑了双职工因素。双职工比例高的用下限,比例低的用上限。2.带眷职工40~60%3.带眷系数3~4,1~34.生产性职工10~20%3)这种推算法对于新建工矿城镇,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算建成后的城镇人口是可行的。①核心:将城市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②动态修正有关参数进行推算,虽不及采用数学的相关因子、回归分析法的严密,但这种定性分析结合动态的参数调整来预测,显得更科学,计算也简单。未来几年人口预测=现有人数*(1+人口增长率)n3.递推法
本文标题:第四章 城市总体规划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