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丹东市城市规划历史与展望
1《丹东市城市规划历史与展望》学术报告1城市形态的概念及内涵城市是一个由众多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有机体。它包括了空间组合的具体的物态环境和反映各要相互关系的抽象的结构模式。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外部形状和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形态的演变是城市空间扩展和结构组等有形的物态表现,而就其实质内涵而言,它是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交织作用的物化,是技术能力与功能要求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城市用地形态还未成为一个大家公认的学术领域。有关城市用地形态的探讨散见于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空间结构等相关研究领域的论述中。鉴于城市用地问题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1】,由于不同的城市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对应不同的城市形态。分析城市空间形态,掌握城市用地时空演变规律,对于优化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指的城市用地形态主要由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构成:①城市的用地规模,主要是建成区的面积;②城市的用地形状,如带状;③城市的功能分区,主要是指各区域的功能划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④城市的人口总量及分布【2】。由于丹东的城市具有沿江、沿海、沿边、沿线(大陆桥)的“四沿”的特征,但是用地沿鸭绿江下游狭长地带布局: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这种布局对将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还需要进行分析研究。2设置初期的用地形态特征丹东地处中国东北的东南边陲,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历史悠久。在据今38—18亿年以前,就有了丹东地域的原始古陆。1982年8月,在东港市前阳镇山村子村一个洞穴里,发现了古人类头骨、颌骨、牙齿和股骨化石,经鉴定,距今已有180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1987年考古认定的东港市马家店三家子村的原始村落遗址的大量文物,证明距今6000至7000年前,这里的先人已迈入新石器时代。1975年在宽甸天桥沟附近双山子黎明村出土的青铜剑、铜矛和铜镜,告诉人们,此地原始氏族社会的车轮已于3500至4000年前驰进青铜器时代。自上古(伏羲时)至汉魏,约3000年,丹东乃至全东北,是汉人开发时期。在考古中出土的大量历史文物,雄辩地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和青铜器时期,中原汉人便来这里开拓了。除汉族外,虞夏时东北不咸山(今长白山)处已有肃慎(息慎)族活动了。之后,在东北见于史籍的还有扶余(与肃慎同称北胡)和东胡(包括室韦、契丹、鲜卑、乌桓)。各族共同开发东北这片广袤的大地,为中华民族的多彩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丹东地域在唐尧时隶青州,虞舜时属营州。商末,纣王的诸父箕子劝谏,纣王不听,将其囚禁。周武王灭商后,将其释放。他率5000人出走朝鲜,被周武王封为朝鲜侯。当燕自尊为王时,他也自称为王。但他已受周封,不得无臣礼,故每十二年来朝。朝鲜实为周室藩国。所辖疆域包括鸭绿江右岸一部,丹东疑于其中。战国时期,燕国由于乌桓、鲜卑等东胡屡屡犯扰,遂派秦开率军破东胡。又攻朝鲜西方,取地1000公里。丹东地区便直接隶属燕。公元前221年后,秦统一六国后,这里又隶于秦。西汉初,原燕汉人卫满推翻已传40余世的箕子朝鲜,自立为朝鲜王,史称后朝鲜。卫氏多次煽动由于战乱而逃亡的汉人袭扰中原,还不肯奉诏入朝,并发兵攻杀汉朝辽东东部都尉。于是,汉武帝便于元封二年(109年),兵分两路征服了卫氏朝鲜,南疆至汉江、大同江流域,从而占据朝鲜半岛大部。之后,新置郡县,其中,在今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上尖村设西安平县(或省称安平),并于今凤城市凤山镇刘家堡村置武茨县,二县隶属辽东郡。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立辽东侯,自号平州牧,除领辽东、中辽、辽西三郡外,又渡海占领东莱诸县(今山东半岛之地),还统领玄菟等五郡,后增一郡。于是,西安平、武茨二县陷于公孙氏治下,处于地方割据之中。曹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春正月,司马懿奉旨率4万兵马征讨公孙氏,于8月平乱。武茨县、西安平县复归中原王朝。西汉末年,各地人民纷纷起义,2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乘机起兵,建立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止,135年间,先后建立16国,史称“十六国”。其间,于三国时期,居住在高句丽县的扶余族一支的高句丽(亦称高句骊)族盛起,逐渐内侵。魏齐王正始三年(242年),高句丽王宫(又作位宫)又兵犯西安平县。正始五年(244年),齐王命幽州刺史毋丘俭讨伐高句丽。正始六年初,又率万人,同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于沸水(今浑河)大败高句丽兵。10月,攻陷高句丽都城丸都(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取得了彻底胜利。之后,高句丽王虽返都,高句丽却一蹶不振。丹东地区又处于相对安宁之中。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建晋。他称帝后,曾亲临鸭绿江,见水流湍急如同箭离弦,于是将这条曾有马訾水、盐列水、淹水、施淹水、淹滞水等等诸多名称的大江,命名为“箭川江”,不久又改为剑川江,后又被称益州江、爱河。当时,仍设西安平县和武茨县,二县仍属于辽东郡。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统一中国。疆域东北逶迤至朝鲜半岛西北部,鸭绿江右岸皆在其中。司马炎死后,晋贵族争夺政权,八王混战,立帝弑君。皇位更迭犹如走马灯,时间长达16年。史称“八王之乱”。这时,中原王朝无暇无力顾东北。结果,前燕慕容皝率先发兵占据丹东地区。接着,后赵石虎于晋成帝咸康七年(341年)遣将率舟自海道破安平,前燕、后赵遂占据今辽宁的一部分。349年,石虎死,后赵亡,高句丽便与鲜卑慕容氏争雄。高句丽极力扩展势力,开疆拓土,但西扩受鲜卑慕容氏阻挡,并两次被慕容氏烧宫毁都,便于335年挥师南下,初陷辽东等郡,404年再掠辽东等郡。从此,丹东地区被高句丽占据长达265年之久。高句丽在建置制度上,多称为“城”,如西安平县改为泊汋城,并在凤凰山、浪头分别设置乌骨城、大行城,并置乌骨州以辖之。其中乌骨城位于今凤城市边门镇旭光村古城里,北西南与凤凰山主峰相连,东与一面山接壤,周长15公里余,屯兵可达10万余。至今,遗址犹存。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于平壤。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庙号文帝),建隋朝。九年灭陈,统一中国。之后,于大业八年(612年)举兵伐高丽(即高句丽,从公元6世纪北魏正始年起称高丽,此后中国史书多用之。或称句丽、句骊,亦写作高夷、蒿离。朝鲜史书通称高句丽)。隋兵分道并进,皆会于鸭绿江上,结果失败而归。隋炀帝弑父登基后,三次发兵高丽,均以失败结束。唐初,以高丽为藩属国,封以王号。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见高丽东郡大人泉盖苏文(姓泉,号盖金)弑其王建武,立高藏为王,继而联合百济进攻新罗,谕起罢兵又不听。因此,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诏营州都督张俭攻打高丽,却无功而返。于是,太宗决意亲征。御驾天讨,兵分陆水两路并进,先后攻克辽东10城,收复了一部分失地,置州设官,派兵驻守。后因天寒粮尽而班师。太宗亲征中,曾遣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统水路师,率16总管,由东莱渡海伐高丽。张亮分遣总管丘孝忠等“曜兵于鸭绿江”,逆乌骨江(古称大虫江,即今爱河)而上,猛攻乌骨城,未克。青丘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彻率军入鸭绿江口至百余里,于泊汋城大败高丽兵。接着,又与由高文率领的乌骨安地诸城来援的高丽兵激战,杀出了威风。进军至安市(今海城东南辽阳与盖州之间的营城子旧地,唐中叶废),唐将契苾何力率800劲骑,大破从乌骨城赶来的万余高丽援兵。在鸭绿江畔,唐太宗曾经留下诗篇,并把其将士清洗战袍的大江称为“洗袍江”,但有人见江水绿若鸭头,却把此江叫做“鸭绿水”。鸭绿江之名始于此。唐太宗死后,高宗继位,于龙朔六年(655年)、显庆五年(660年)、乾封元年(666年)三次征讨高丽。其间,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曾于鸭绿江大破高丽兵。总章元年(668年),唐兵曾于虎山同高丽兵恶战。破敌后,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引军渡鸭绿江,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拔高丽都城平壤,擒其王高藏。唐代长达20余年的征伐高丽的战争,终于以胜利而结束,被高丽占据了265年的丹东地区,从此又归属中原王朝。灭高丽后,唐在辽东及高丽其他旧地设置安东都护府,治所始于平壤,后内迁。以右威卫大将军、平阳郡公薛仁贵为首任安东都护,总兵二万以镇守(安东都护府共置93年,薛任期2年,其后继任者约9人)。今宽甸隶于安东都护府极利州,现丹东其他地区均属于安东都护府辽城州。现今,丹东地区还流传着许多唐代征东(高丽)的故事,还留有不少唐时遗址和文物资料。唐玄宗时,东北北部的靺鞨(即虞夏时的肃慎,亦作息慎、稷慎,秦汉多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3隋唐称靺鞨)部已渐兴起,首领大祚荣自立振王,后被玄宗封为渤海王,自此有了渤海之号。至于926年被辽灭亡,渤海历史长达228年。渤海疆域辽阔,以泊汋城为南界,其官制效法唐朝。立国初,各州多沿用高丽旧名。今丹东市区属于鸭绿江府神州,今宽甸古搂子等地和今凤城为西京鸭绿府桓州辖地。渤海为唐一藩属,历世执礼颇恭,朝贡不绝。水路每次都经泊汋河(今大蒲石河)、鸭绿江,渡海赴登洲,转而西去西安。鸭绿江成为“朝贡道”,今虎山、九连城便为必经之地。但当羽本之后,渤海竟于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9月,发兵攻取登州,杀死登州刺史,其进军路线,水路依然经鸭绿江渡海。契丹失刺部大人(首领)耶律阿保机(汉名亿)合并各部契丹,于909年称可汗(庙名太祖。可汗,或称可寒、合罕,是古代蒙古等民族最高领袖的称号,宋元以后汉文史籍中省称汗),立国号为契丹。契丹国一经建立,便与渤海争斗,经20多年战争,于926年初,灭渤海国,遂将渤海的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并入契丹版图。阿保机在征战杀戮之暇,曾洋洋自得地“钓垂于鸭绿江”。灭渤海后,阿保机将原渤海之地改称东丹,立太子耶律羽(一称倍)为东丹人皇王(他自称天皇王、王后为地皇王,与太子合称天、地、人皇王)。耶律羽多沿用渤海政治制度。但由于渤海遗族多次举事欲复国,他担心渤海遗民居于原地会继续闹事,因此将渤海遗民南迁,原渤海诸州也随之南移,多不在故地。原珲春县附近的盐州、穆州、贺州均迁入今凤城市境内。珲春县附近隶于东京龙原府的庆州,不仅于开泰年间南迁,而且更名开州(一说开封府改置),治所开远(今辽宁凤城市),依然隶属东京道,辖境相当今凤城以南直到鸭绿江下游一带,包括今宽甸一部分。并在今九连城置来远城。其时,丹东虽直接为熟女真之地,却控制在契丹人的治下。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改国号契丹为辽(983—1066年,曾重称契丹)。辽景宗(耶律贤)乾亨四年(982年)东丹并入辽。丹东便为辽管辖,直到天庆六年(1116年)左右,金陷东京,取东京14州后,方移主于金。东北继契丹兴起的是女真。女真亦称女直,之先出于黑水靺鞨,分生熟二种多部,活动于东北北部广大地区。首先崛起的是女真完颜部。其首领阿骨打起兵打败辽国,于1115年称帝,起汉名旻,建国号金,建都会宁(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1158年称上京。后,都南迁)。是年12月,又破辽兵于护步答冈,夺取开州,席卷辽东。1125年,于应州(今山西应县)擒辽主天祚帝(耶律延禧,契丹名阿果,被俘后降封海滨王)。辽灭,契丹宗室耶律大石率部分契丹人西迁建立西辽(又称哈剌契丹、合拉乞答、黑契丹)。1117年,灭北宋。丹东地区便成为金的辖地。1125年辽灭亡至今已有880多年了,历经沧桑,辽代大量的东西几经湮没,但契丹人在丹东地区统治达190年之久,许多遗迹是抹不掉的。例如,浑江口北侧的辽代瓦窑遗址尚存;1910年、1974年、1979年,多次在九连城、宽甸古楼子等地发现多枚铜印,还有许多钱币、陶片等文物。其中有“大辽尚书吏部之印”一枚、“万户之印”一枚、“劝农副使之印”一枚、“行军把总之印”一枚。为了解辽代的建制和历史,提供了极好的佐证和研究资料。女真人实行的是猛安谋克制度,规定300户为一谋克(氏族单位),10谋克为一猛安(部落单位,亦称千户)。进入中原又施行“归附降人”政策。占据丹东地区后,遂于今凤城市境内设开州猛安、克剌阿领猛安。不过,在行政建制上,基本上沿袭辽制,在今九连城置婆速府路,属东京道,下辖凤城市境内的两个猛安、今宽甸及桓
本文标题:丹东市城市规划历史与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22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