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最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及答案解析(二十)
最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及答案解析(二十)(考试用时:60分钟试卷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根据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轨道装置做实验.在斜轨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球从左侧斜轨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轨向下运动,沿右侧斜轨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对比这三次实验可知()A.第一次实验中小球接触的材料是最光滑的B.第二次实验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第三次实验中小球的惯性最大D.第三次实验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最大15.阻值均为R的四个电阻、电容为C的电容器及电动势为E的电源(不计内阻)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K闭合且电路稳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E3B.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为2CE5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小D.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稳定后两板间电压比原来的更小16.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三根相互平行且等长的直导线1、2、3,导线1、3固定,导线2可以自由移动,虚线OO′与导线1、3间的距离相等.若三根导线中通入图示方向的等大的恒定电流,导线2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线2可能碰到导线3B.导线2有可能离开水平面C.导线2对水平面的压力不断变化D.导线2通过OO′时加速度最小,速度最大17.用中子轰击23592U原子核产生裂变反应,其可能的裂变方程为23592U+10n→Y+8936Kr+310n,23592U、10n、Y、8936Kr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23592U原子核的半衰期为T,其比结合能小于Y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原子核中含有56个中子B.若提高23592U的温度,23592U的半衰期将会小于TC.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1-2m2-m3-m4)c2D.23592U原子核比Y原子核更稳定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只有第四象限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点M的坐标为(0,-d).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从点M与y轴负方向成37°角垂直磁场射入第四象限,粒子恰好垂直穿过x轴,已知sin37°=0.6,cos37°=0.8.若不考虑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可能带负电B.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54dC.粒子的速度大小为5qdB3mD.若仅减小磁感应强度大小,粒子可能不会穿过x轴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ABCD,其中倾角为θ的斜面AB与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平滑相切于B点,CD为竖直直径,O为圆心.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与B点高度差为h的位置沿斜面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sinθ=0.6,cosθ=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h=2R时,小球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75mgB.当h=2R时,小球会从D点离开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C.调整h的值,一定可使小球从D点开始经时间6R17g后恰好垂直撞到斜面上D.调整h的值,小球一定可以从D点离开圆弧轨道并恰好落到B点20.如图所示,某次发射远地圆轨道卫星时,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Ⅰ,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周期为T1,然后在P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Ⅱ,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周期为T2,到达远地点Q时再次点火加速,进入远地圆轨道Ⅲ,在此轨道正常运行时,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3、周期为T3(轨道Ⅱ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轨道Ⅰ上的P点、轨道Ⅲ上的Q点).已知R3=2R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T2=33T1B.T2=338T3C.T3=22T1D.T3=364T12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两极板间的距离为0.12m,内部场强大小为10N/C,右极板右侧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5T的匀强磁场.一比荷为1.6×102C/kg的带负电粒子,从电容器下端中间位置以8m/s的初速度沿极板方向进入电场,经电场偏转,从电容器右极板正中间的小孔进入磁场,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极板长度为325mB.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16m/sC.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D.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π120s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4151617答案题号18192021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2.(6分)某同学为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用细绳绕过定滑轮及动滑轮将小车与弹簧测力计连起来.实验时,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利用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速度.(1)实验中为使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钩码的质量要远小于小车质量B.动滑轮的质量要远小于钩码的质量C.小车不连细绳时,反复调整木板倾角,直到纸带上打下的点分布均匀(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某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由纸带数据求出纸带上打下A点时小车的速度vA=________m/s,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按正确操作,使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为小车的合外力,保证小车的质量不变,在钩码的个数不同的情况下,测量并找到A、B间的距离(sAB)相等的多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分别算出打下A、B两点时小车的速度vA、vB,算出(Δv)2,(Δv)2=v2B-v2A,根据实验数据绘出(Δv)2与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W=FsAB)的关系图象,下列图象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23.(9分)(1)小明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mm.然后他又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该金属丝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丝的长度L=________cm.(2)然后小明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金属电阻丝的电阻Rx约为5.0Ω,为了尽可能精确地测定该金属丝的电阻,且测量时要求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在0~0.5A之间变化.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器材,解答如下问题:A.量程0.1A,内阻r1=1Ω的电流表A1B.量程0.6A,内阻约为0.5Ω的电流表A2C.滑动变阻器R1,全电阻1.0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10AD.滑动变阻器R2,全电阻100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0.1AE.阻值为59Ω的定值电阻R3F.阻值为599Ω的定值电阻R4G.电动势为6V的蓄电池E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①根据上述器材和实验要求完成此实验,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该金属丝电阻Rx的实验原理图(图中元件用题干中相应的元件符号标注).②实验中测得电表A1示数为I1,A2示数为I2,其他所选的物理量题目中已给定,请写出电阻丝的电阻表达式Rx=________.24.(12分)如图所示,水平轨道MN与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NP相连,半圆形轨道竖直放置,NP为圆的直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N点,物块a和b中间放有少许火药,某时刻点燃火药,物块a和b瞬间分离,物块b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然后做平抛运动落到水平轨道MN上.已知物块a、b质量分别为2m、m,物块a与水平轨道MN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1)两物块刚分离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2)物块b的落地点与物块a最终停下的位置之间的距离.25.(20分)如图所示,两固定的光滑平行长直导轨电阻不计,倾角为θ,间距为d;在矩形区域acfe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分界线ac与ef的间距为L;长为d的两金属棒AC、MN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MN棒从导轨顶端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同时AC棒以某一初速度从ac处开始沿导轨匀速下滑.当AC棒运动到ef处时,MN棒恰好运动到ac处.测得MN棒从ac运动到ef的时间为t.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AC棒的初速度大小v0以及MN棒运动到ac时的速度大小v1;(2)MN棒从ac运动到ef的过程中流过MN棒的总电荷量q;(3)MN棒通过ef时的速度大小v2以及MN棒从ac运动到ef的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Q.请考生在第33、34两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15分)【物理——选修3-3】(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液体的对流形成的B.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C.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E.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2)(10分)如图所示,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竖直玻璃管内,用一可自由移动的绝热活塞A封闭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气体.开始时玻璃管内的气体温度都为T0=480K,下部分气体的压强p=1.25×105Pa,活塞质量m=0.25kg,玻璃管内的横截面积S=1cm2.现保持玻璃管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上部分气体温度缓慢降至T,最终玻璃管内上部分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34,若不计活塞与玻璃管壁间的摩擦,g=10m/s2,求此时:①下部分气体的压强;②上部分气体的温度T.34.(15分)【物理——选修3-4】(1)(5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从此刻起,经0.2s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若波传播的速度为5m/s,则________.(填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t=0时刻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25HzD.x=2m处的质点的位移表达式为y=0.4sin(2.5πt+π)(m)E.从t=0时刻开始质点a经0.4s通过的路程为0.8m(2)(10分)如图所示,折射率为2的上下两面平行的梯形玻璃砖,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上表面右端垂直于上表面放置一标尺MN.一细光束以入射角i=45°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的A点,会在标尺上的两个位置出现光点(图中未画出),若折射进入玻璃砖内的光在玻璃砖内传播时间为t,则在标尺上出现的两光点的距离为多少?(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不考虑细光束在玻璃砖下表面的第二次反射)答案解析14.解析:选D.由于第一次实验中小球上升的高度最低,则摩擦力做功最多,因此第一次实验中小球接触的材料是最粗糙的,A错误;第二次实验中小球上升的高度比O点的高度低,表明仍有摩擦力做功,因此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B错误;质量是惯性唯一的量度,因此三次实验小球的惯性相同,C错误;由于第三次实验中小球上升的高度最高,说明摩擦力做功最少,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也最大,因此由圆周运动的知识可知,小球在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最大,D正确.15.解析:选C.由电路可知,开关闭合且电路稳定时,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等于与其并联的两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即U=23E,A错误;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CU=23CE,B错误;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由C=εrS4πkd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压不变,则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小,C正确;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与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无关,因此D错误.16.解析:选D.根据安培定则和磁场的叠加可以判断,通电直导线1、3在OO
本文标题:最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及答案解析(二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23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