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医适宜技术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修改1
2型糖尿病中医药保健方案一、目的意义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特别是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草药,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等方面颇具特色。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制定本指导方案。二、2型糖尿病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三、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四、分类干预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及中医药指导,2周时随访。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五、健康体检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眼底、心电图、等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六、中医、中药保健指导(一)糖尿病的中医保健1、饮食疗法(1)坚持做到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限制脂肪的摄入量,高膳食纤维膳食,减少食盐的摄入,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多饮水,限制饮酒;(2)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其他为辅,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喝汤、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3)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体质的寒热虚实选择相应的食物:火热者选用清凉类食物,如苦瓜、蒲公英、苦菜、苦杏仁等;虚寒者选用温补类食物,如生姜、干姜、肉桂、花椒做调味品炖羊肉、牛肉等;阴虚者选用养阴类食物,如黄瓜、西葫芦、丝瓜、百合、生菜等;大便干结者选黑芝麻、菠菜、茄子、胡萝卜汁、白萝卜汁;胃脘满闷者选凉拌苏叶、荷叶、陈皮丝;小便频数者选核桃肉、山药、莲子;肥胖者采用低热量、粗纤维的减肥食谱,常吃粗粮杂粮等有利于减肥的食物。(4)针对糖尿病不同并发症常需要不同的饮食调摄,如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晚餐后减少水分摄人量,睡前排空膀胱;合并皮肤瘙痒症、手足癣者应控制烟酒、浓茶、辛辣、海鲜发物等刺激性饮食;合并脂代谢紊乱者可用菊花、决明子、枸杞子、山楂等药物泡水代茶饮。2、运动疗法(1)坚持做适合自己的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动中有静、劳逸结合,将其纳入日常生活的规划中。(2)时间一般在餐后60-90分钟,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要定时定量,而且要持之以恒。方式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游泳、打太极、爬楼梯、骑自行车等。(3)青壮年患者或体质较好者可以选用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中老年患者或体质较弱者可选用比较温和的运动项目,不适合户外锻炼者可练吐纳呼吸或打坐功;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养身调心传统的锻炼方式适宜大部分患者;有并发症的患者原则上避免剧烈运动。3、心理调节糖尿病患者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修身养性,陶冶性情,保持心情舒畅,调畅气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配合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监测。(二)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2007)1、痰(湿)热互结证【主症舌脉】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或见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治法】清热化痰【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全瓜蒌半夏黄连枳实)加减:【中成药】二妙丸、四妙丸、香连丸2、热盛伤津证(胃肠解结热)(中消)【主症舌脉】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治法】清热生津止渴【方药】消渴方(《丹溪心法》)(天花粉石膏黄连生地黄太子参葛根)或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加减;可加麦冬藕汁甘草等。玉女煎消渴丸【中成药】功劳去火片、三黄片、新清宁片等。3、气阴两虚证(多为上消)【主症舌脉】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玉泉丸(《杂病源流犀烛》)或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天花粉葛根麦冬太子参茯苓乌梅黄芪甘草)【中成药】玉泉丸、渴乐宁胶囊、参芪消渴颗粒等4、肝肾阴虚证【主症舌脉】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补肝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或麦味地黄汤(《寿世保元》)加减(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女贞子旱莲草)【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天麻钩藤颗粒等5、阴阳两虚证(多为下消)【主症舌脉】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疲,耳轮干枯,面色黧黑;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凉,四肢欠温,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补阳【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水肿者用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加减(制附子桂枝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右归丸等6、兼夹证(1)兼痰浊【主症舌脉】形体肥胖,嗜食肥甘,院腹满闷,肢体沉重,呕恶眩晕,恶心口粘,头重嗜睡,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治法】理气化痰【方药】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姜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中成药】二陈丸(2)兼血瘀【主症舌脉】肢体麻木或疼痛,下肢紫暗,胸闷刺痛,中风偏瘫,或语言謇涩,眼底出血,唇舌紫暗,舌有痕斑或舌下青筋显露,苔薄白,脉弦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一般瘀血选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也可根据瘀血的部位选用王清任五个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枳壳赤芍桔梗炙甘草)【中成药】血府逐瘀颗粒、复方丹参滴丸、活血通脉胶囊、芪蛭降糖胶囊等。(3)气机郁滞证【主症舌脉】胸胁苦满,脘腹胀满,少腹不舒,情志抑郁,太息频频,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多见于性格抑郁的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伴有抑郁症者。【治法】疏肝理气,行气解郁【方药】四逆散(《伤寒论》)加减(柴胡、枳实、白芍药、甘草)【中成药】加味逍遥丸等。(4)肝经郁热证【主症舌脉】头晕眼花,口苦咽干,心胸烦闷,嗳气,太息,妇女月经不调,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细弦。多见于女性或性喜抑郁的糖尿病患者。【治法】清肝泻热,疏肝理气【方药】丹栀逍遥散【中成药】小柴胡颗粒等。7、并发症期肥胖型与非肥胖型T2DM日久均可导致肝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发生死亡。中成药的选用必须适合该品种的证型,切忌勿盲目使用。中成药建议选用无糖颗粒剂、胶囊剂、浓缩丸或片剂。8、其它治疗(1)针灸疗法患者进行针法治疗时要严格消毒,一般慎用灸法,以免引起烧灼伤。针法调节血糖的常用处方有:上消(肺热津伤)处方:肺俞、脾俞、胰俞、尺泽、曲池、廉泉、承浆、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太渊、少府,烦渴、口干加金津、玉液。中消(胃热炽盛)处方:脾俞、胃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庭、中脘、阴陵泉、曲池、合谷;配穴,地机,大便秘结加天枢、支沟。下消(肾阴亏虚)处方:肾俞、关元、三阴交、复溜、太冲、太溪;配穴,视物模糊(2)耳针疗法选胰胆、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肺、屏尖、胃、肾上腺、等穴,上消者加肺、渴点;偏中消者加脾、胃;偏下消者加膀胱。每次以3--4穴,毫针用轻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3)穴位注射法选心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或相应夹脊穴、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太溪。每次选取2--4穴,以当归或黄芪注射液,或用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位注射液0.5--2.0毫升。(4)按摩肥胖或超重DM患者可腹部按摩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水道等。点穴减肥常取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也可推拿面颈部、胸背部、臀部、四肢等部位以摩、揿、揉、按、捏、拿、合、分、轻拍等手法。
本文标题:中医适宜技术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修改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27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