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幼儿园《指南》健康领域领读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领读活动——健康领域六合区城东新苑幼儿园俞燕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来,全国各地幼儿园纷纷围绕《指南》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今天到这里来的老师也都参加过《指南》学习培训活动,对《指南》都有所了解。为了让老师们更深入的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再一次学习《指南》,由我开始带领大家开展健康领域领读活动。一、健康领域种所包含的子领域《指南》在健康领域种,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以及“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在每个子领域下,包含着三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共9条。这三个子领域的建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健康方面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为幼儿园开展保育、教育工作以及卫生保健工作指明了基本的方向。领域子领域目标健康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2—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1.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身心状况”子领域首先表明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应包括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其中,根据幼儿体态发育、情绪表现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提出了幼儿阶段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具体目标。“动作发展”包括身体大肌肉动作和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发展目标。“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括与幼儿健康成长密切关联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的能力。幼儿阶段正式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二、深度学习健康领域目标。(一)身心状况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3~4岁4~5岁5~6岁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体重:14.1-24.2公斤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体重:13.7-24.9公斤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15.9-27.1公斤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15.3-27.8公斤—3—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2.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2.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上表中提出了幼儿各年龄段身高、体重的参考数据,以及在身体姿势方面的典型表现。老师们应关注班级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将每学期保健老师测量的数据与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幼儿的脊柱尚未骨化完成,可塑性较大,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有利于脊柱的正常发育。教师应在自然的状态下注意观察幼儿的站、坐、行走姿势。如散步环节、晨间锻炼等环节中,采取自然观察法了解幼儿的坐、立、走姿势。正确的站姿:身体正直,两肩齐平。(图)正确的坐姿:(图)正确的行走姿势:上体保持正直,双手自然前后摆动,(图)我们应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4—目标2情绪安定愉快3~4岁4~5岁5~6岁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2.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2.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维护身心健康、促使其产生社会适应行为并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指南》依据幼儿的情绪特点与发展需要,提出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在稳定情绪、保持愉快情绪、适度表达和调节情绪等方面的具体发展目标。我们应关注幼儿每天、每个时刻的情绪。《指南》在“教育建议”中强调要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要“欣赏”幼儿、“接纳”幼儿等,这对于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安定、愉快的情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同时,《指南》还强调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我们可以从帮助幼儿学习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和表达情绪开始,逐渐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那些转移、缓解或控制消极情绪(如生气、伤心)的方法,这是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目标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4岁4~5岁5~6岁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5—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3.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能较快适应。《指南》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人体对天气冷热极其变化的适应、对日常交通工具的适应、对新环境和集体生活的适应等方面提出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目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关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包含在《指南》的社会领域中。第一条,注意时间要求(3-4岁,能在较冷或较热的户外环节中活动;4-5岁,……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5-6岁,……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和幼儿的反应灵活调控活动时间,从各园一日活动时间上来看,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包括户外晨间锻炼、散步、户外活动等,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上下午各半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老师们应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还要注意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例如,炎热的夏季,烈日当头,我们可以提早晨间锻炼的时间,尽量带幼儿在阴凉的地方进行体育活动,冬季寒冷,也可调整活动内容,推迟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就是要求老师们不应呆板的执行作息时间安排表,要灵活的安排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二)动作发展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3~4岁4~5岁5~6岁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6—段距离。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4.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5.能双手向上抛球。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地行走。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3.能连续跳绳。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5.能连续拍球。《指南》把平衡能力作为动作发展的首要目标提出来了,平衡能力是一切身体活动的基础,教师应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仔细分析一下三个年龄段的5条内容:第1条:走;第2条:爬;第3条:跳;第4条:躲避;第5条:球类。还要注意不要走入误区:体育活动才能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这是片面的理解,我们可以在许多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平衡能力。例如,散步时候,带领幼儿沿着幼儿园地面的场地边缘线开飞机;玩木头人游戏时,要求木头人做金鸡独立动作保持不动;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斜坡、台阶等场地,让幼儿提高平衡能力。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学会这些技能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是会拍球和会跳绳反映出幼儿动作协调、灵敏。有的老师为了让幼儿都学会跳绳,就提出要求“会跳绳的可以自选游戏”,不会的必须在老师的监督下练习跳绳。你们做过这样的事吗?你觉得这样的做法合适吗?有人可能要反过来问:那我们就不要要求孩子们跳绳了吗?我的回答:“要跳”!可以用多种游戏引导孩子参与学习,如游泳健将练习双手甩臂、跳障碍练习跳跃,海豚顶球练习甩跳,引导孩子们用他们喜欢的游戏练习,在游戏中练习甩绳、跳跃、甩跳;用跳绳星星榜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练习等等。—7—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4岁4~5岁5~6岁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能快跑15米左右。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4.能快跑20米左右。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4.能快跑25米左右。5.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是衡量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老师们要记住这些数字。这些小小的数字,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平能力发展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数字上的差异,让我们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了更好的参考数值,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得到相应的发展、更好的成长。冯晓霞教授强调说,《指南》里面很多项目是列举式的,不是仅仅只有这些项目或发展指标,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活动或项目来让孩子达到动作发展的目标。分析:这是一个大班教师准备的晨间锻炼器材:平衡车、羊角球、高跷、平衡木、跳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是否合理?幼儿园应创设有利于幼儿走、跑、跳、平衡、攀爬等基本运动的条件,关注幼儿的发展差异与年龄阶段,选择、设计促进幼儿全身机能发展的多种运动。设计能激发幼儿参与兴趣、锻炼多种运动能力的体育游戏。—8—在进行健康领域的活动时,教师要正确理解在力量和耐力方面出现的量化的表述方式。由于力量和耐力的特殊性,很难用非量化的的语言来表述,更难用非量化的语言区别年龄差异,所以,教师不要被这些数量化的指标所迷惑。因此,教师不可以直接按照这些标准对幼儿进行检测,然后评估幼儿是否达标。这是对《指南》的误解。也不能依据这些指标只开展这几项活动,活动不断让幼儿练习以达到指标中的数值,这是不可取的。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3~4岁4~5岁5~6岁1.能用笔涂涂画画。2.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3.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1.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2.会用筷子吃饭。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2.能熟练使用筷子。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4.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孩子动作灵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多种操作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手的动作属于小肌肉发展,如何体现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好呢?通过绘画、折纸(第1条),使用简单的工具勺子、筷子、剪刀(第2、3条)。除此之外,我们带孩子们玩手指游戏能不能促进他手的动作发展呢?我们小班开展晾袜子游戏,让孩子捏开小夹子将手套、袜子一只只夹到衣架上,能发展孩子们的小肌肉动作吗?因此,《指南》给我们提出了教育建议: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比如我们小、中、大班都在美工区提供了剪刀,如何根据《指南》提供剪—9—的材料,如何体现材料的层次性?小班可以提供画有直线的纸,让孩子剪面条。中班提供画有方形、三角形轮廓的纸让幼儿沿着直线组成的图案剪。大班,可以提供旧图书,让幼儿剪下旧书中的小动物来制作自己的故事书。(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3~4岁4~5岁5~6岁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本文标题:幼儿园《指南》健康领域领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0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