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3-2.1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③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③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0/6/16——神经冲动产生、传导与传递第三课时•刺激、兴奋和兴奋性的关系•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动作电位的传导•突触及其信息传递。2020/6/1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状态时:内负外正,无电流。兴奋状态时:内正外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兴奋可以双向传导(动作电位可以双向传导)“局部电流学说”细胞膜上任何一个部位受刺激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以沿着细胞膜向周围扩布,使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导致整个细胞膜都经历一次跨膜离子移动,实现动作电位在膜上的传导。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兴奋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性4、不衰减性5、相对不疲劳性总结: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无原生质相连,但是,信息可由一个神经元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信息的传递依靠它们之间的特殊部位——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及其信息传递突触的分类:(2)按对继后神经元的影响分:(3)根据突触信息传递的方式分:(1)按突触形成部位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轴-树、轴-轴、轴-体、树-树突触突触及其信息传递2020/6/16突触的分类:突触及其信息传递化学性突触电突触突触的分类:突触及其信息传递突触及其信息传递突触小体突触及其信息传递神经递质与受体:神经递质指是指突触前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号物质。突触及其信息传递细胞膜或细胞膜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或化学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受体胆碱能受体:M受体,N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α受体,β受体突触前受体中枢递质的受体突触及其信息传递递质的代谢合成:主要在胞体贮存:囊泡释放:Ca2+依赖性释放失活:重摄取:主要为单胺类酶降解:乙酰胆碱等稀释扩散突触及其信息传递2020/6/16突触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2、总和作用3、突触延搁(0.3-0.5ms)4、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缺氧)5、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咖啡碱、茶碱)突触及其信息传递2020/6/16突触及其信息传递突触及其信息传递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即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不易去极化而呈现抑制。这种抑制就称为突触后抑制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受到另一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影响,导致前者所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或不能兴奋而呈现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突触及其信息传递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2020/6/16ABCDE兴奋单向性传导、传递
本文标题:3-2.1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5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