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新发展(图)
国产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新发展国产蓝箭-7反坦克导弹,其外形和性能都与美国的海尔法相近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第三届无人机大会上,中国兵器第203研究所首次公开展出了蓝箭-7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从公开的数据来看其部分指标来看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最初的反坦克导弹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末期,由于装甲兵力的不足够,德国研制了X-7“小红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其发射重量为9公斤,射程为1000米,破甲能力为200毫米/30度倾角,采用导线制导方式-这种制导方式至今仍旧被沿用,但是“小红帽”还未研制成功,德国法西斯就投降了,由于被德国坦克闪击战击败的教训,法国在战后非常重视反坦克武器发展,世界第一种装备部队并参加实战的反坦克导弹-SS-10就是法国北方航空公司研制的,SS-10弹重为15公斤,射程1600米,最大破甲厚度为406毫米,采用目视跟踪目标,手动控制和导线传输指令的制导方式,SS-10与其改进型SS-11成为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代表,其他国家也相继发展了自己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包括前苏联的AT-1、英国的旋火等,但美国对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持明显保留的态度,只是从法国采购了少量的SS-10进行测试,由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命中精度完全取决于射手人工操纵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其射击精度难以保证,所以出现了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第一种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X-7小红帽战后第一种实用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法国的SS-10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采用仍旧采用射手目视瞄准目标,但利用红外测角仪跟踪导弹,自动形成控制指令,也就是说只要射手瞄准目标,导弹就会击中目标,其代表就是美国的陶式反坦克导弹,由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性能较好,成本较低,射手控制简单,至今仍旧被广泛采用,不过第二代也有自己的缺点,其指令仍旧采用导线来传输,因此影响导弹的飞行速度,对付远距离目标时的能力不足,导线在复杂的战场情况下也容易被扯断,另外射手需要在击中目标前始终盯住目标,因此战场生存能力较低,所以出现了被称为二代半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就是将指令传输改为激光、无线电等方式,从而提高导弹攻击目标的可靠性,增加飞行速度,从而减少射手及平台的暴露时间,如欧洲的“中程崔格特”及前苏联炮射反坦克导弹等,但这种方式仍旧需要发射平台始终盯住目标,因此也有些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采用了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如美国的海尔法,攻击目标前,可以让前沿观测手用激光照射器照射目标,这样发射平台在发射导弹可以迅速撤离,从而提高发射平台的安全性能,不过激光制导最大的缺点在于对方可以通过激光告警系统探测到导弹的发射和制导,因此可以采取干扰和火力压制的办法来破坏照射器的照射,从而让导弹失的,这样就出现了第三代发射后不用管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这种导弹最大的特点是在导弹可以自主跟踪和锁定目标,直至命中,发射后射手和发射平台即可撤离或者攻击下一个目标,典型的就是美国的标枪导弹。还有一个不为我们熟悉的就是印度的毒蛇反坦克导武器系统,该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导引方式,射程为4公里(机载型为7公里),速度为230米/秒,串联式战斗部,可以采用攻顶弹道,毒蛇反坦克导弹不但装备了印度陆军,还出口到多个非洲国家。美国陶式反坦克导弹家族美国主力机载反坦克导弹AGM-1114海尔法第三代标枪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的印度毒蛇反坦克导弹中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起步并不晚,上世纪50年代北京工业大学以法国SS-10反坦克导弹为蓝本,开始研制265-1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并进行了2次试射,初步掌握了反坦克导弹的技术原理,进入60年代为提高部队反坦克火力,相关单位根据国外反坦克导弹系统的资料开展了J-201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J-201的射程为2000米,速度为85米/秒,破甲威力为120毫米/65度,由于该导弹存在着速度慢,威力小,体积大、重量大等特点,因此并没有批量装备部队,大量装备部队的是仿制前苏联AT-3的红箭-73型,该导弹射程为3000米,速度为120米/秒,破甲威力为150毫米/65度,由于该导弹性能比较先进、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得以大量装备部队,并参加了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和80年代的边境地区保卫战,取得了较好的战果,根据该导弹存在的射手控制、训练困难等缺点,有关厂所对其进行多次改进,包括采用电视测角仪和数字式控制箱,并其升级到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水平,为对付第三代坦克如T-72,增加了战斗部的威力,并采用了串联式战斗部以对付配备有反应式装甲的目标,改进了火箭发动机,速度提高到150米/秒,作战能力大为提高,并且一直服役至今天,甚至中国陆军最新的86A、92G、ZBD09等步兵战车和空军空降兵的ZBD03型兵战车仍旧使用该系列的最新改型红箭-73D,究其原因,主要是该系列导弹造价便宜,且威力对付周边以T-72、M60A3及勇虎等主战坦克已经足够,因此在国家国防领域投入重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陆军继续装备红箭-73系列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就不难理解了。国产J-201型反坦克导弹红箭-73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基本型)改进后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采用了电视测角仪我国最新式步兵战车仍旧装备红箭-73改进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主战坦克,决定配备炮射反坦克导弹,因此着手研制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由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仍旧难以配备主战坦克,所以这个项目改由炮兵接手,这就是红箭-8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红箭-8的性能较好,射程为3000米,速度为200米/秒,破甲威力为静破甲800毫米,动破甲威力为180毫米/68度,装备部队后也经过了多次改进,特别是发展了国产第一型机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红箭-8B,至今仍旧是中国陆军航空兵的主要装备,其他改进包括;采用串联式战斗部以对付反应式装甲,主战斗部威力提高到1000毫米,射程增加到4000米,特别是根据国外用户的意见进行了轻型化改进,采用潜望式瞄准系统,大大提高了射手的战场安全性,从而提高整个武器系统的效能,不但大量出口,国外用户还引进技术自行生产,根据海外资料,红箭-8参加了多次实战,取得摧毁T-72主战坦克等战果,显现该导弹武器系统具备良好的作战效能。红箭-8反坦克导弹家族早期红箭-8射手采用跪式发射,生存能力较差后期采用潜望式瞄准,生存能力得到提高红箭-8B是目前陆航最主要的机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挂载红箭-8B的直-11直升机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各国第三代改进型坦克的出现,第四代主战坦克也在发展之中,同时各国地面部队的火力压制、机动作战等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有关部门决定以2000年作战环境为背景,研制新一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要求具备更远的射程、更大的威力,也就是现在的红箭-9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红箭-9比红箭-8最大的变化就是用激光传输指令取代原来的导线,这样加大了导弹飞行速度和射程,射程提高到5公里,同时加大了弹径,破甲威力提高到1200毫米,红箭-9于上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后根据用户的要求又发展了采用毫米波传输指令的红箭-9A型,进入新世纪红箭-9开始替代红箭-8地面发射型,成为陆军炮兵部队主要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但是迟迟未能替代红箭-8B型机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红箭-9与红箭-8相比,虽然指令传输介质有所变化,但其制导体制从根本上讲仍旧没有改变,因此发射平台在攻击目标的时候仍旧需要全程紧盯目标,容易受到对方火力攻击和压制,另外如果射程中间有障碍,就不能攻击目标,还有就是不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这在机动目标增多的现代战斗容易贻误战机,加上红箭-8B现有的威力及射程已经足够,在这种情况下陆军航空兵继续沿用红箭-8B机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红箭-9是我国新一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但其性能提高有限改进型的红箭-9A采用毫米波传递指令,注意白色的天线罩进入新世纪,随着周边国家陆续发展、购买新一代主战坦克,这些坦克火力、机动、防护性能均较好,并且有些配备有炮射导弹,具备一定的以直升机能力,并且象复仇者、通古斯卡这样先进的防空系统也开始引入,因此需要中国陆军航空兵就需要拥有更先进、攻击能力更强的武装直升机,本世纪初,中国启动新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研制工作,为该机配备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机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也提上日程,这就是蓝箭-7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这个编号应该是外贸出口的编号,国内编号有海外资料称为红箭-10),从该导弹的外形来看其类似于美国的AGM-114A“海尔法”机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并且采用了相同的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从203所公开的相关数据来看;蓝箭-7的指标与海尔法也大致相同,其中弹长前者为1.75米,后者为1.77米,弹径都在0.17米左右,重量都在45公斤左右,破甲威力都在1400毫米以上,射程前者为7公里,后者为8公里,显然中国陆军航空兵又增添一种新的对地攻击利器。蓝箭-7是国产专用武装直升机的主要配套武器蓝箭-7有可能和海尔法一样成为中国陆航新一代标准机地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也有可能装备国产无人攻击飞机与以往中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相比,蓝箭-7最大的特点可以支持间接发射模式,就是目标被障碍物遮挡也可以攻击目标;导弹发射后迅速爬升,在空中截获激光波束攻击目标,因此可以具备更远的射程和更大的灵活性能,同时由于可以借助外部系统进行制导,直升机发射完导弹就可以脱离,提高战场生存能力,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优点就是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根据有关资料;海尔法具备两种多目标攻击模式,用一台激光照射器,在第一枚导弹击中目标后迅速照射第二个目标,还有就是脉动发射,使用2台以上的激光照射器,互相交换激光编码,进行单个制导,这个模式可以导引较多的导弹,海尔法最多可以支持4台激光照射器,可以支持16枚导弹的攻击,因此可以充分支持AH-64攻击直升机较大的载弹量,在203所公开的资料中蓝箭-7也具备有4种激光编码,估计最多也可以支持4台激光照射器,其战场多目标攻击能力非常可观了。蓝箭-7可以和海尔法一样,赋予专用武装直升机多目标、快速攻击能力毫无疑问,蓝箭-7将是新世纪陆军航空兵主力机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标志着陆航对地攻击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并且该系统还可用于攻击机、无人驾驶飞机等平台,进一步拓宽其使用范围,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蓝箭-7的技术仅相当于海尔法早期的AGM-114A的水平,仍旧属于国际二代半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与海尔法采用毫米波和红外成像的后期型号相比,其存在以下不足;激光在大气传输中能量消耗过快,特别是在有烟尘或或者雨、雪等恶劣条件下,因此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由于需要照射器提供全程照射,因此容易被对方探测、压制,特别是随着新世纪激光告警系统、主动防护系统的普及和成熟,激光制导武器的作战效能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也是为什么新世纪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多采用红外成像制导重要的原因。主动防护系统对反坦克导弹提出了挑战由于激光制导的缺点,美国近年来发展了主动制导的海尔法,图为长弓海尔法那么中国在研制第四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为什么不采用红外成像制导体制呢?原因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激光制导虽然缺点不少,但其也具备技术成熟、精度高、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突出优点,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虽然综合国力有了巨大提高,国防投出有了较大增长,但是现代武器装备价格昂贵,因此部队质量建设仍旧只能采取有所侧重的方式,根据空导院梁晓庚总师的话;由于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价格较高,因此未来中国空军的格斗空空导弹可能会采取红外成像弹与现有的多元红外制导并存-也就是高低搭配的装备体系,做为部队发展重点的空空导弹都是如此的话,那么重要性比其低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自然难以采取成本较高的红外成像制导方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在红外成像制导方面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根据国防电子展相关消息中国在红外成像器件方面还处于从中小器件阵向大规模器件过渡的阶段,一些基础元器件还没有实现国产化,在国外同类空空导弹已经装备部队的情况下,国产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尚未定型,这已经显现中外技术水平的
本文标题:中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新发展(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6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