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与思考
《国际商务管理》复习与思考[2](第一讲)国际商务概述1.熟悉当今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内容。试观察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这些商务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和商品或资源类型。国际商务的主要内容有:(商品进出口——国际贸易)、(工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国际服务业投资与经营)、(知识产权交易)、(跨国雇员管理)。2.参考讲义并学习教材,理解当今国际商务发展的动因。政治驱动(全球化组织的统一和社会化趋势)、技术驱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成本驱动(规模经济的目标)、竞争的驱动(进入竞争者的国内市场)、市场驱动(供应商与客户的全球化)企业参与国际商务活动基本动因:1.扩大销售2.获得资源3.最小化竞争风险当今促进国际商务(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更佳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扩散2.商品和资源国际流动的自由化3.支持国际商务的服务业的发展4.消费者影响力的扩大5.全球竞争的加剧6.世界政治局势的改变7.跨国合作的增强3.了解国际商务的基本经营方式,掌握有关重要概念。国际商务基本经营方式:1.商品贸易——有形商品的进出口2.服务贸易或无形贸易3.国际投资(1)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投资者输出资本,在国外收买企业或建立新的企业,由投资者进行直接的经营和管理。(2)对外间接投资——证券投资:是指为了获得股息、红利、债券利息等资本收益而以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等证券的形式所进行的资本输出。4.学习讲义和参考书籍等,思考“是什么导致了国际商务活动比纯粹的国内商务活动更复杂?”,进一步理解国际商务的特殊性及其表现。(1)国际环境的复杂与多变1.多种环境因素外部环境(不可控因素)—环境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地理因素、内部因素(可控因素)包括生产要素和经营组织活动2.影响企业经营的内部因素更多地受到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利润和现金的转移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转移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如解雇员工、关闭企业、进出口活动等3.企业经营环境的多重复杂性4.企业面临的不可控环境因素不易把握母国的环境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不同的表现方式母国环境因素与诸多外国环境因素相互影响(2)面临更大的风险1.政治风险:国有化——没收、外汇管制、进口限制、经济制裁2.法律风险3.外汇风险4.税收风险5.其他风险(3)面临多方面的特殊矛盾和冲突——主权国家(东道国)与国际经营企业(跨国公司)之间的矛盾与冲突(4)面临经营决策的特殊性1.决策思想的特殊性——决定企业的经营战略时需考虑更多的因素和约束条件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决策过程的特殊性:决策费用更加昂贵、受国外压力和风险的影响更多、着重于对市场机会的有选择分析、较少受定量分析的影响5.举例分析一个国际商务经理如何操纵(某一个或几个)可控因素,以便对(某一个或几个)不可控因素的变化做出反应。以适应例如国际企业面临本国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管理者通过对可控因素的的控制以适应市场,如可以从生产经营要素、经营组织活动等方面进行管理。对面竞争环境,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当然也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移至其他劳动成本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第二讲)国际商务基本理论1.国际商务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构成?国际商务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国际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企业国际生产(商务)理论、国家竞争优势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2.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学说观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在对国际贸易活动的解释上有何不同?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学术观点:(一)重商主义:核心思想:1.财富=金银,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加拥有的财富;2.世界财富总量不变,经济活动是“零和博弈”;3.一国财富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对外贸易顺差,则对外贸易(出口)是获取财富的源泉。早期重商主义主要观点:“货币差额论”,也称为“重金主义”。增加国内货币(金银)积累,防止货币外流;鼓励出口,反对进口,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晚期重商主义主要观点:“贸易差额论”,反对国家政府直接限制货币(金银)输出,主张关注贸易顺差,着力于多卖。政策: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奖出限入、保护关税、管制海上运输、发展本国工(二)古典贸易理论1.绝对利益论: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交换可以使各方得益;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和绝对利益,从个人或家庭之间可以推及至各国之间;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有利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结论:有利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技术、工艺、设备等)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劳动投入)绝对低于别国,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称为具有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并使各国在贸易中获益。2.比较利益论主要观点:继承了绝对利益论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比较利益”的观点;分工的基础是比较优势或比较利益;各国应按“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结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有绝对优势,但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程度也不同。这样,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产品,而进口优势较小(或劣势较大)的产品。各国通过对外贸易获利,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社会财富总量增加。这就是比较利益论。(三)要素禀赋论基本内容:要素秉赋论指狭义的H-O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的类型。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应出口的产品是其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产品是其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四)新贸易理论1.人力资本说:由于不同产品在生产中需要的人力智能的类型和程度不同,人力资本在产品的比较优势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初级产品需要较少、程度较低的人力资本,而高技术行业则需要较多和高级的人力资本。因此,各国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多少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稀缺,在初级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丰富,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具有比较优势。2.需求相似说:厂商总是先服务于它所熟悉和接近的本国市场,在国内建立起生产规模,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当国内市场饱和后才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因此,两个国家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取决于双方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而需求又是由人均收入也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根据这一理论,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愈相似,人均收入的差别愈小,相互重叠的市场需求愈大,两国间的贸易量愈大。3.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基于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发生规模收益递增时,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因此形成成本优势,最终形成专业化分工生产并出口。规模收益递增主要源自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内部规模经济收益,因为大规模经营能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的专业化与分工;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经济效益,即得自企业周围的运输、通信等外部环境。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随着市场与需求的扩大,由于规模经济,产量增加使得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从国际市场竞争来看,由于制成品的异质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生产一个行业的所有产品,因此,国家之间形成分工与贸易,但其基础是规模报酬递增(区别于因劳动生产率或要素禀赋不同所产生的比较利益贸易基础)。但具体哪个国家集中生产哪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有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3.掌握垄断优势论的主要观点。试观察举例一些跨国公司进行成功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所依赖的独到优势。垄断优势论的主要观点:(1)能够从事跨国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拥有独到的特点,使它们具备不为同一外国市场上的其他公司(包括当地企业)所有的垄断或独占竞争优势;(2)市场不完全(竞争)造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3)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至少拥有四种(垄断)优势(技术优势、规模经济、资金和货币优势、组织管理能力)跨国公司进行成功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所依赖的独到优势:实例:以通用电气为例,通用电气从事的领域有家电、航空、消费类电子产品、配电产品、能源、金融—商业、金融—消费者、医疗、照明、媒体与娱乐、油气、轨道交通、安防、水处理等多种行业。通用在这些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在外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设厂具有规模经济,通用全球500强企业财团支持,资金充沛,全球的组织管理水平也很强等等因素造就了现在的通用电气。4.掌握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试举例分析一个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动因。(1)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是造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2)四种因素影响中间产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企业为实现内部化进行对外直接投资(3)通过FDI实现内部化是有条件的—内部化过程需要进行成本分析实例:宝洁在最初试图打开日本市场时,是想通过出口进行直接的国际贸易。然而这种方式,宝洁将与日本本地的分销商签订合同,委托销售。坏处是,宝洁有可能会失掉自有的知识产权;并且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日本本地企业比宝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后来宝洁决定,建立自己的营销分部,这样一来好处多多,是与日本分销商签订合同的做法远远无法收获的。5.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FDI的主要观点。试举例说明一个跨国公司成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利区位优势条件。产品生命周期(PLC)理论认为,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存在三个阶段:创新、成熟和标准化,相应地存在产品在市场上的导入、成熟和衰退三个时期。主要观点:①产品变革或创新阶段(Innovation)发达国家的国内需求对新产品的开发具有充分的诱导作用;创新产品的国内需求弹性小,对国际市场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②产品成熟阶段(Mature)较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得到培育和发展,进口国企业开始生产类似产品,和发达国家产品进行竞争;较发达国家采取保护政策,削弱发达国家产品的竞争力;发达国家为有效占有海外市场而向较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③产品标准化至衰退阶段(Senescent)标准化的产品使之在各类国家进行生产成为可能,价格竞争成为市场营销中的决定因素;发达国家企业以直接投资方式将生产转移至劳动成本更低,市场潜力更广阔的发展中国家。6.掌握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观点。(1)决定企业(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生产)经营方式的主要因素有三类:企业(厂商)优势或称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2)企业必须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有利的区位因素,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才有利可图。(3)企业拥有的优势类型与强弱决定了其国际经营方式的选择7.熟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学说及其观点。1.投资发展周期理论①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对本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实现以及本国区位优势的状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决定该国直接投资的地位和状态。②以人均GDP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阶段的直接投资的流出入状况:第一阶段,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由于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因而没有直接投资输出,由于本国投资环境太差,只有少量直接投资流入;第二阶段,人均GDP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明显增加,外资大量流入,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外资本输出仍然十分有限;第三阶段,人均GD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投资大幅度上升,其发展速度有可能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但净对外投资仍为负值;第四阶段,人均GDP在4750美元以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它们拥有了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投资呈正数增长。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对外投资,缘于它们自身不断增长的所有权优势。影响各国在投资发展周期中所处阶段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资源禀赋的结构、对外开放的程度、国内市场的大小、国家的经济制度、政府对吸引外资以及对外投资的政策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所拥
本文标题:《国际商务管理》复习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6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