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旅游发展热点与企业机遇1 魏小安
旅游发展热点与企业机遇(本文是2010年9月18日在上海旅专校友会上的演讲)我是从国家旅游局出来的人,对上海旅专总还是有那么一份感情,上海旅专作为中国旅游界的黄埔军校,30多年培养了无数的人才,这一点我感触很深。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上海旅专,不要以为只是一个专科,旅专的品牌已经出来了。比如德国有一个包豪斯工业学校,200多年了,到现在还是专业学校,我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世界顶级的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开端,是涉及到规划、建筑、设计方面的高等学府,已经形成了品牌。而且,中国旅游发展30年,主要是硬开发,未来30年我们主要应该把精力放在软开发上。人才的问题成为制约中国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人才的问题成为我们未来一个最大的挑战。人才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的,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积淀,得有一个培养过程,也要有一个锻炼过程。这次浦东旅游论坛,应该说抓住了这个非常好的题目。会议给我出的题目是“旅游发展趋势与旅游企业机遇”,我想趋势这两个字不是那么妥当,我们习惯于说趋势,严格来说趋势这个说法是一个机械论的说法,有因必有果,有甲必有乙,但是现代社会恰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很多东西,包括传统的因果关系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不太敢说趋势,只说旅游发展的热点,未来还会有很多挑战,还会有很多变化,很多偶然因素的变化有可能决定历史的转折,我们研究热点倒是可以的。一、背景分析1、经济发展(1)经济形势。中国的发展现在最引世人瞩目的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两个三层次:第一,国际。一是美国,消费驱动型,消费透支,支付能力危机;二是欧洲,半消费、半储蓄;三是中国,消费不足,潜在能力具备。第二,国内。一是东部,外向度高,影响大;二是中部次之;三是西部又次之。西部资源型,中部产业转移型,东部市场型国际型。这样的差别实际上既展示了我们下一步的前景,也展示了机遇和挑战。从1979年开始中国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位置呢?我们现在觉得自己的产业规模很大,可以罗列出很多第一,中国的钢铁第一,水泥第一,但是客观来看,在整个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国现在还处在产业体系的中端和末端。现在各行各业都提出要转型升级,旅游行业已经提出转型升级5年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转型升级,其他各个行业也都如此,我们已经是制造业的大国,但是还不是强国,旅游也不能免俗。2000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世界旅游大国,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而且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就要建成世界旅游强国,核心的问题在于大国与强国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习惯性地先大后强,但是老祖宗造的是强大这个词,要求的是先强后大。我们如果过于追求规模,过于追求速度,实际给我们带来的很多影响是破坏性的,甚至有些影响是不可逆转的,不可挽回的。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从容一点。(2)世界发展模式变化。所谓的后金融危机,就是世界总体发展模式变化。第一,区域格局。亚洲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的崛起,这是一个必然。我们总在强调和平崛起,但是全世界不这样认为,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是和平的,除非中国能够证明,但是中国又没有完成这个过程,也无法证明。所以,全世界对中国现在是高度警惕,这样一个区域格局,就意味着我们的国际经济环境,实际上比以前困难。第二,产业格局。过去30年,发达国家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处在产业链的底端,通过30年的时间建成了一个世界工厂。可是我们现在提出了转型升级,发达国家就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比如5月份的时候,中美战略会谈,我们原来以为会就汇率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展开讨论,没想到美国人强调的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尤其强调了一个中国提出的采购政策的问题,中国提出政府采购首先要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美国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之所以对这个问题如此敏感,客观来说中国在某些领域,在某些层面上已经变成了美国的竞争对手,也变成了欧洲的竞争对手。这样一个产业格局,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国际经济环境同样会更加困难。第三,镜像格局。核心就是中美关系,美国人多的,我们就少,我们多的,美国人就少。美国人大把地花钱,我们不敢花钱,我们大把地生产,出口到美国,美国享受最便宜的中国消费品,然后把花花绿绿的纸片子给我们,这是一个典型的镜像格局。实际上,中美现在不管怎么打架,但是绝不可能打仗,打仗绝对是两败俱伤。但是问题在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只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美国人的战略思想非常之强,美国人的战略计谋世界第一,不知不觉就会被美国套进去。就像当年美苏争霸一样,美国提出了一个星球大战,以后引发了苏联的军备竞赛,美国的国力可以承受,更重要的是美国的体制可以承受,所有的军事高端技术迅速民用,培育了美国的国力。可是苏联当时的体制,所有的高端技术只能维持在军用领域,生生的拖垮了一个国家。中国人很习惯讲友谊,碰到谁都讲友谊,美国人从来不讲友谊,对于美国人来说,只有利益,现在的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就是看谁的胳膊腕粗。在这样的格局之下,我们下一步会碰到很多原来没有碰到的困难。(3)企业应对战略变化。旅游业强调转型,但是如何转型升级是我们必然要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我们经历了2008年的奥运会,奥运会对旅游没有正面作用,完全就是挤出效应,但是我们还是过来了。经历了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我们也扛过来了。今年应该说是全国旅游普遍上升的一年,热点甚多,亮点甚多,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确实不能晕,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也需要研究企业应对战略。旅游企业应对战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新挑战,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原来非常注重入境旅游,现在是以国内旅游为主体,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注重入境旅游,任何一个国家的旅游局都必然是以入境旅游为主,唯独中国不同。比如中国旅游研究院,每年要出一本出境旅游分析的蓝皮书,实际上出境旅游的事情与我们关系没有那么重要,我们要利用出境旅游造成的优势,在国际上发展,这个蓝皮书完全是做给各个国家旅游局的,应该每年做一本入镜分析的蓝皮书。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对大势和大事的判断,这种判断如果错误,讲转型发展也很难到位。第二,新机遇,消费产业。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消费产业,今年下来,人均GDP可以达到4千美元,远远超出了原来的设想,在8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只有300多美元,我们研究一些发展趋势,觉得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能够达到2千美元就不得了了,而现在眼看着就要达到4千美元。当然,这些方面的争论也比较大,但是总体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前景。中国制造业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命题,旅游业也应该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我们最近也在研究这件事情,组织了“中国服务发展论坛”。我们认为中国的旅游业应该在新世纪进一步发挥作用,从中国旅游的领域提升到中国服务的领域,通过中国服务的发展,创造一个世界环境。中国制造使我们变成了一个世界工厂,如果中国服务发展创造一个世界环境,这恐怕对一个国家是有战略意义的,对每一个企业也是一个新的更大的领域。2、旅游基础一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深化旅游发展基础。很多人尤其是旅专早几年的毕业生,都有这个体会,中国旅游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第一个制约点是酒店,第二个是交通,当时连啤酒、食品供应都短缺。国家旅游局曾经在那么短缺的经费之下,拿了一千二百万补贴给北京啤酒厂,目标是每个到北京来的外国旅游者,每顿饭能喝上一杯啤酒,这件事我们现在听着像天方夜谭,也就意味着这些制约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些短缺制约没有了,基础设施短缺也没有了,恐怕下一步制约中国旅游发展的就是战略、政策和人才,这是我们最大的短缺制约,我们原来认为的软制约现在变成了硬制约。二是深层次基础:泡沫化程度低。和国际上相比较,比如酒店行业,发达国家所有的酒店都经历过一个资本运作的过程。在中国,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但是总体来说还没有形成主体,就意味着中国旅游企业的资产泡沫化程度比较低,就使我们能够抵御风险。未来还会有风险,之所以过去这么多年我们能扛过来,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但是现在这些也在发展变化。我前天刚刚在环球金融中心参加了一个亚洲酒店论坛,本来是讨论投资问题,说着说着,不约而同都说到人力资源的问题。反映的是现在这个行业不缺投资,但是缺人才。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泡沫化程度可以保证大体上十年的安稳,可是在未来十年,酒店行业的兼并、收购这种资本化运作会很突出,这就意味着旅游方面的泡沫化程度会进一步增长。泡沫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产业的风险越大,但是没有相应的资本运作,很多潜在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所以,经济发展一定要承受泡沫,但是不能承受过多的泡沫,这就像喝啤酒一样,如果一点泡沫没有,这个啤酒绝对不好喝,但是如果一杯啤酒多半都是泡沫,这个啤酒也就没有办法喝了,道理是相同的。三是积累了应对危机的经验,锻炼了人才。中国旅游发展30年,基本上是三次大的起伏,八次小的波动,总体而言大体上5年左右就要有一轮,不论什么因素影响,但是基本上形成了这么一个规律。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峰,从今年开始,我们会有一个下滑的过程。所以,越是在形势乐观的时候,实际上越蕴含着挑战,甚至蕴含着危机,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3、市场变化(1)基本变化。一是消费新动向:单一观光向复合型发展,休闲度假兴起,消费点对点,市场面对面,旅游者追求深体验、近距离、短时间,这就需要构造新的生活方式,满足梦幻生活体验。二是供给新趋势:布局从分散到集中,投资从小到大,商业模式创新,经验教训积累,其他行业进入。三是发展新条件:政府新思路,有要求;经济条件,有钱;新假日制度,有闲;消费者变化,有经验;市场竞争,有选择。(2)市场现象。一是股市影响旅游需求,虚拟致富,消费增长。这个现象在2007年体现最强烈,2007年的股市甚至影响到了旅游者的行程安排,比如十一黄金周应该是大家安排远程旅游的时候,但是很多人专门追求中短途旅游,因为过了十一股市就开盘。2007年全年股市表现都不错,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小富翁了,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下一步这种情况也仍然会发生。二是楼市影响旅游供给,其中涉及到酒店的增长和景区的开发。现在房地产老板基本都在做酒店,矿老板基本都在开发景区。三是活动创造短期繁荣,旅游搭台,自娱自乐。这几年国内各种各样的大活动风起云涌,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旅游火爆的感觉,实际上更多的活动是旅游自娱自乐。当然,这里指的不是世博会这样的活动,而是各地各种各样的活动。四是通胀提高运营成本,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价格传递。下一步这一点会非常强烈地体现出来,一个基本判断,中国的通货膨胀是抑制不住的,势必就引发了一轮要素价格的提升。比如现在能源价格在不断地增长,土地价格在不断地增长,包括劳动力价格也在不断地增长,要素价格一步一步地提升,就会传递到旅游企业,就构造了一个新的运营格局。五是信息放大现实生活,歌舞升平,一泻千里。社会上的普遍认识是做旅游一定挣钱。旅游火爆是一个普遍的感觉,通过媒体等各种渠道的放大,给人一种歌舞升平的感觉。但是碰到困难,同样也会放大,就造成了一泻千里的问题,很容易引发旅游的大起大落。如果一个产业总是处在一个过山车的状态之中,总是处在一个抽疯的过程之中,这个产业绝对不能说健康。我们宁可发展的慢一点,只要能够比较平稳地发展。二、热点纷呈1、战略热这两年国家战略密集出台,一共形成了十二个国家区域战略,每个战略中旅游一般都是重点,其中最集中的就是海南的国际旅游岛战略,基本上旅游就是主体战略、主导战略。另外,旅游成为了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是旅游发展30年以来,国务院第一次如此定位。应该说这个定位很好,但是同时很多产业都变成了战略性支柱产业,也就是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含金量在下降。但是毕竟这样的一些说法,在今年发生了一些相应的作用。对旅游而言更重要,把小旅游、中旅游转化成一个大旅游,这个大旅游说到底就是借助旅游的市场优势,构造新型的发展平台,促进产业交融,达到这一步才是真正的大旅游。我们原来强调的大旅游就是六要素,现在看起来,这六要素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中旅游的目标。就文件的反应来说,对于各个部门而言,
本文标题:旅游发展热点与企业机遇1 魏小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41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