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比较制度分析第4章(产权理论1)
第四章产权理论第一节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第二节科斯定理的构成与证明第三节科斯定理遭到的批评及评价第四节科斯定理的意义1一一、外部性及其后果二、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评价三、科斯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2回目录3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兰德尔: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4从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便利或收益,而他人又不必付出任何费用就可以直接享受到便利或获得收益。例如,航空公司为了竞争客源而降低了机票的价格,由于机票降价又促使旅行社的生意火爆。又如,某个居民清扫了自家门前的积雪,这使得路经此处的其他人也获得了便利。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损害,但却不必为这种行为进行赔偿,承担责任。例如,上游的企业为了生产向河流中排放废水,影响到了下游企业和居民的用水。又如,某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使得他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经济的外部性不能为市场所涵盖,它必然导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产生种种扭曲,其结果是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6我们假设在某个地区有一家企业,该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生产技术和产出水平。不同的生产技术和产出水平所造成的污染程度是不相同的,并且污染程度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成反比。其中,最为清洁的生产方式对应的空气污染量为0立方米,污染最为严重的生产方式对应的污染量为12立方米,参见图4-1。图中横轴表示企业对空气的污染程度,纵轴表示治理污染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空气污染的需求量,由以上三条线所围成的三角型面积则表示企业采用不同生产技术使企业增加的额外利润,即企业由于多增加污染,少付出治污所带来的边际收益。78当企业不治理污染的时候,如果企业污染4立方米空气,企业获得的利润为BC,并且由于减少生产(及污染)而损失了利润为D。当企业不治理污染的时候,如果对空气的污染达到了最高水平12立方米,而此时企业没有付出任何成本治理污染,获得了全部的额外利润BCD。显然,仅从企业角度来决策,最优污染量是12立方米。9企业的排污行为无疑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因此具有外部性。被污染的空气造成了居民的福利损失,我们将这种损失货币化,就可以理解为居民因污染所付出的成本。图4-1中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就描述了不同污染水平导致居民所付出的边际成本。例如,当有12立方米的空气被污染的时候,企业强加给居民的成本为CDE,如果企业把污染水平由12立方米降低到4立方米,那么居民则只需要付出成本C,其福利水平改进了DE。B=0.5×6×4=12,E=0.5×12×8=48,C=0.5×4×4=8,D=0.5×8×4=1610如果企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选择生产技术,那么为了追求利润,它必然选择不需要治理污染的技术,污染12立方米的空气。此时,企业获得的利润为BCD=36,实现了最大化。而居民则为此付出了最高的成本CDE=72。社会总的福利水平由企业和居民两部分共同构成,因此为BCD减去CDE,即B减去E,则社会总的福利水平为-36。B=0.5×6×4=12,E=0.5×12×8=48,C=0.5×4×4=8,D=0.5×8×4=1611污染空气的最优量是多少立方米?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条件下可以确定最优的产量。因此,4立方米是社会的最优污染程度。此时,企业的收益为BC,损失为D,居民的收益为DE,损失为C。社会总的福利水平为BCDE=84,实现了最大化,而社会总的福利损失为CD,实现了最小化。B=0.5×6×4=12,E=0.5×12×8=48,C=0.5×4×4=8,D=0.5×8×4=161213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政府应提供相当于外部收益的财政补偿,以使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鼓励其将产出量扩大到社会最大效率的水平。对于负外部性,可以通过修正性税,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以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资源非帕累托最优配置问题。14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时候,企业会污染12立方米的空气,而社会最优的污染量为4立方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不用为污染付出成本,也就是说污染的价格水平过高了。如果政府对每立方米的空气污染征收4元的税收就能够调低价格,使得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正好保证企业的污染水平为4立方米,参见图4-2。15161.信息不对称。企业和居民都可能隐瞒、虚报成本、收益信息。2.政府部门也是经济人即使政府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干预经济活动,但由于下列原因,也可能导致其干预失效。a.政府干预不是没有成本的。b.政府干预效果的不确定性。c.政府干预的另一个代价是围绕政府活动可能产生寻租活动。171954年,哈伯格《垄断和资源配置》一文提出衡量垄断的社会成本模型。18PP0Q0QmQcLACPmCABPcD据这些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资料的计算,垄断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1-1%。这未免太低估了这一社会经济问题的严重性。塔洛克的分析(1967):寻租成本超过哈伯格三角形,以四边形为限波斯纳的分析(1975):竞争的寻租过程的均衡实现时,n个寻租者投入寻租的总收入刚好等于寻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进一步分析,寻租投入的资源浪费还可能超过租金。19莱本斯坦1966年认为,哈伯格的研究方法隐含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能有效地购买和使用生产要素。垄断的社会成本仅为价格和数量扭曲引起的哈伯格三角形,忽视了企业从竞争转入垄断后,失去竞争压力的企业将会出现X非效率。X非效率是指独家垄断下企业经营目标偏向于守成而非进取,从而造成效率低下。垄断企业不仅会造成低配置效率,而且会造成缺乏动机、有机会不利用的X低效率。2021PP0Q0QmQcLACPmCABPcMED塔洛克1967年认为,当企业从竞争走向垄断后,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即垄断产生的租金。这样,只要用来寻求政府特许的垄断权所花费的资源不及由垄断带来的垄断租金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去寻求垄断地位。在垄断形成后,没有获得垄断权的企业试图挤入或打破垄断,拥有垄断权的企业要进一步维持垄断。所有这些活动都要消耗稀缺资源。当企业间为获得垄断地位发生的竞争达到均衡时,企业为寻求垄断租所花费的成本会与垄断利润相等。所以,真正的垄断社会成本还应包括相当于垄断利润额的资源成本。2223PP0Q0QmQcLACPmCABPcD产量O竞争产量垄断产量LRG竞争价格垄断价格价格寻租后果示意图竞争价格下的消费者剩余垄断价格下的消费者剩余垄断者租金在寻租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被动的。由于政府官员也是由各种经济人构成,他们也可能“设租”。寻租是社会中的个体利用合法非法手段获得特权以占有租金的活动。而设租是权力个体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阻止供给增加,形成某种生产要素的人为的供给弹性不足,造成权力个体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和条件。251.资料显示,2002年,全中国土地一级市场使用权出让的收入,平均为每亩12.97万元,而二级土地市场即使用权转让、流转的收入平均为每亩23.47万元,后者是前者的近一倍。2.为什么会有“跑部钱进”现象?26塔洛克(1999)指出,寻租现象决不是民主社会才有的,实际上,在整个专制社会就是一部精心设计的将租金分配给统治者及其家属的机构。塔洛克(1980,第97-112页)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寻租社会的典型案例说明寻租活动造成资源浪费。在中国皇权制度下,官僚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远在其他职业之上。大批社会精英和优秀人才把毕生精力花费在钻研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的古典哲学和文学上,而最后真正被录用的人只是凤毛麟角,耗费在科举上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机会成本实在难以度量。鲍莫尔(Baumol,1990)比较了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制度和政教制度,以及现代的各类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他得出结论说,所谓企业家资源,即具有开拓精神、富有创造力的精英人才及其才能,在各个社会中都是存在的。同时,这种资源又是有限的。问题是社会经济制度为企业家资源的发挥提供了不同的机会。如果社会制度为企业家资源的非生产性的应用(如科举试第)甚至破坏性的应用(如骑士争斗)提供了比其生产性的应用(如科研、经营工商等)更高的酬报,企业家资源就会被引离生产性的用途,社会生产力就会停滞甚至倒退。所以,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是快是慢,主要地不是取决于该社会企业家资源的多少优劣,而是取决于该社会的制度机制对企业家资源的引导和发挥。为此,他提出三条定理:1.各时代各社会间,决定企业家资源的各种用途酬劳的游戏规则很不一样;2.各个社会中企业家资源应用的方向因上述游戏规则的不同而改变;3.企业家资源在生产性领域和非生产性领域的应用配置,对于一个社会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推广有着深刻的影响。Murphy,ShleiferandVishny(1991)用统计方法对鲍莫尔的假说加以检验。他们根据91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发现经济增长速度与大学生工程专业人数的比例有正相关的关系,而与大学生法律专业人数的比例有负相关的关系。布鲁克斯和海德拉(Brooks,Heijdra,1988)把寻租竞争与科技发明竞争二者作了分析比较,指出寻租竞争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影响一国经济生产力的长期发展。OTt产出bGABaGcG科斯认为,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不可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科斯运用可交易的产权概念,把造成负外部性的行为看成是具有交互的性质,是一种可交易的权利,从而使科斯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束缚。科斯定理的前生是奈特关于庇古“好路坏路”模型的理论313233回目录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两篇代表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之中,科斯首次创造性地通过提出“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以及企业扩展的边界问题。科斯还认为,一旦交易费用为零,而且产权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不会影响合约的结果。瑞典皇家科学委员会因此说一门新的科学——法律经济学应运而生。”。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财富最大化的安排。科斯第一定理科斯第二定理科斯第三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科斯第二定理描述了这种产权制度的选择方法科斯第三定理科斯定理由三组定理构成35Yourcompanysloganinhere科斯定理的两个前提条件各有所指,但并不是完全独立、没有联系。最根本的是明确产权对减少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科斯定理的前提条件01.明确产权科斯定理表明:市场的真谛不是价格,而是产权。只要有了产权,人们自然会“议出”合理的价格来。02.交易成本科斯定理的“逆反”形式是:如果存在交易成本,即使产权明确,私人间的交易也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一)第一定理的提出及含义(二)第一定理的说明37第一定理是科斯在1959年发表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又对上述思想进行了更清楚的表述。他说:“没有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但是,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指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38“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指的是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最终的结果”是指经过产权重新配置后的资源优化配置状态。这个“最终的结果”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分配。39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权利的初始安排向新的安
本文标题:比较制度分析第4章(产权理论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4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