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6年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真题试卷
2016年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真题试卷(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彩绘三鱼漆耳杯”出土地是()。A.湖北江陵√B.长沙马王堆C.湖北襄阳擂鼓台D.朝鲜平壤乐波解析:解析:“彩绘三鱼漆耳杯”于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2.油画《午餐前的祈祷》的创作者是()。A.毕加索B.夏尔丹√C.列宾D.库尔贝解析:解析:油画《午餐前的祈祷》的创作者是法国画家夏尔丹。3.提出“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画家是()。A.董其昌B.齐白石C.徐悲鸿D.顾恺之√解析:解析:东晋画家顾恺之就人物画的艺术特质,提出了“以形写神”及“神形兼备”“尤重传神”的理论。4.制作陶艺用的黏土可分为两类,分别是()。A.泥土和陶土B.瓷土和红土C.黏土和泥土D.瓷土和陶土√解析:解析:制作陶艺用的黏土可分为两类,分别是陶土和瓷土。5.著名建筑“流水别墅”被称为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其设计者是()。A.霍尔曼B.赖特√C.高迪D.安藤忠雄解析:解析: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6.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一幅画是()。A.《麦田里的乌鸦》B.《向日葵》C.《红色葡萄园》√D.《鸢尾花》解析:解析:《红色葡萄园》是梵高创作于1888年11月的一幅油画,在布鲁塞尔展览期间被画家波克的妹妹安娜以400法郎买下,这也是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作品。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六朝三杰的画家是()。A.顾恺之B.张僧繇C.陆探微D.曹不兴√解析:解析: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8.我国四大名锦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是()。A.云锦B.蜀锦√C.宋锦D.壮锦解析:解析: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其中,蜀锦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织锦品种。9.按照传统的分法,雕塑可依形态为圆雕、浮雕和()。A.多维雕塑B.装饰性雕塑C.透雕√D.软雕解析:解析:雕塑按形态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三种。10.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画科分别是()。A.工笔、写意、重彩B.静物、人物、风景C.禽兽、花虫、进屋D.人物、山水、花鸟√解析:解析:中国画分为花鸟、山水租人物画三大绘画科目。1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为了培养学生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的()。A.审美能力B.造型能力√C.动手能力D.表现能力解析:解析:“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12.下列选项中,对于义务教育段美术教学评价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美术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和激励功能B.美术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效果和学生行为与效果C.美术教学评价是为了发现有美术特长的学生,选拔美术人才√D.美术教学评价要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体现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解析: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项说法错误。13.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知识与技能是学科基础,突显学科本体B.过程与方法是一种认知策略成学习策略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指美术学习的兴趣与态度,更重要的是形成美术素养与审美D.美术课程的“三个维度”目标是为了发挥学生个性,培养专业性人才√解析:解析:美术课程总目标中的三维目标的设定,目的是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项说法有误。14.下列选项中,从古代吉语印演变而来,镌刻诗词成语的印章是()。A.名章B.闲章√C.引白章D.压角章解析:解析:闲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15.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设计思维是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这一学习目标所属的领域是()。A.“造型.表现”B.“设计.运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解析:解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C项符合题目表述内容。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6.简述色彩的“三要素”并说明“无彩色和有彩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色彩三要素指色调(色相)、饱和度(纯度)和明度。无彩色指除了彩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常见的有金、银、黑、白、灰。明度从0变化到100,而彩度很小接近于0。凡带有某一种标准色倾向的色(即带有冷暖倾向的色),称为有彩色。光谱中的全部色都属有彩色,以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解析:17.简述透视学中的常用名词“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余点在画面的视平线上,且有多个。余点是与画面成90°或45°角之外其余角度水平线段的消灭点。标识为V。)解析:18.简述外国现代建筑——悉尼歌剧院坐落的国家、设计师及建筑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的悉尼市,设计师是丹麦建筑师约恩.伍重。该建筑的基本特点是剧院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一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人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解析:19.解释中国山水画技法中的“三远法”并列举三种技法的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在一幅画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①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是平远法。作品高仅24.9厘米,横达120.5厘米,场景开展,描绘了沙渚村舍、渔舟出没、丘陵长堤、岸柳苇塘的江南清旷平远景象。②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它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颊所评:“山势逼人”。③王蒙作《青卞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青卞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夸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沿着溪流的寻索,几经曲折方能在山坳的深处见到一座草堂,其中,有一人依稀可辨,这抱膝倚床而坐者正是画中的主题人物——隐居者。《青卞隐居图》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了一个深邃莫测的深远空间。)解析:20.简答《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美术课程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解析: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0.00)李老师给三年级的同学上一节“绘画游戏”的美术课。一开课,李老师首先和同学们玩一个“我画你猜”的小游戏。她在黑板上依次画出了直线、曲线、折线,让学生说出看到后联想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我看到电线杆;我觉得折线像山峰;我看到曲线像水波纹,像花边……”李老师说:“这么简单的几根线,使你们联想这么多,真不错!下面请你们听三段不同旋律的音乐(三段音乐分别是平缓、欢快、激烈的三种风格),把你听到的感受用不同的线条变现出来。”同学们兴趣高涨,边听边动起来……接着,李老师展示了大家的作品,节奏平缓的音乐,大多数同学用直线表现;节奏欢快的音乐,大多数同学画出了曲线;节奏激烈的音乐,大多数同学画出折线。李老师对同学的表现加以肯定,看着同学们兴奋的笑脸,李老师又带领全班同学分组进行了“接龙游戏”。李老师在每个小组的画纸上画了相同的一条曲线,要求每组中的每个同学将这条曲线进行接龙,每个同学只能画一笔,看看每组最后作品会怎么样。游戏结束后,每组的作品都各不相同,画面线条丰富而富有变化、特色……李老师趁热打铁,接着又带领同学进入下一个环节——“火眼金睛”抢答游戏。大屏幕上是西班牙画家的绘画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在作品中看到了哪些线条,又能组成哪些奇妙的图案?同学们踊跃抢答,直线、曲线、螺旋线:小鸟、太阳、蜘蛛……李老师鼓励道:“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会发现,下面你们再看看老师将这幅画倒起来,你们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同学们惊奇不已,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根据上述案例进行分析:(1).上述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属于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中的哪个学习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指出:“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李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过游戏、听音乐的形式来了解、感受线条。所以,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解析:(2).李老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①启发教学法。教学伊始,李老师在黑板上画不同的线,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联想,启发学生将线与日常事物形成联系,方便教学的继续进行。②游戏教学法。李老师在整堂课中先后组织学生进行“我画你猜”“接龙游戏”“火眼金睛
本文标题:2016年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真题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44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