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研究教案)
第1页共5页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研究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研究教案)让学生知道从尺上的任意刻度起,都能找出1分米的线段,培养思维灵活性。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及估一估不是整厘米长的铅笔的长度,从而不仅明确了引入“毫米”的意义,而且引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学完分米再来学习毫米,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因此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1毫米的长度,在此基础上接着追问还有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用毫米做单位,再次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体验毫米的含义。]联系导入的故事复习,前后呼应。在教学中已经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沟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关系,进一步总结使学生形成概念。板书设计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米:m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分米:dm1分米=10厘米1dm=10cm厘米:cm1厘米=10毫米1cm=10mm毫米:mm课后反思《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我注重把测量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让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第2页共5页的源头,使学习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同时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中感觉处理较好的地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地方:1、情境的创设。以教材为参考,创设了“铅笔有多长”的主题情境,从学生的学习用品出发,在估测与实际测量等多种活动中,去探究新知。主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较为生动、贴切,使学生有一种很亲近的感觉,自然地喜欢并投入到这个学习情境中。2、新知,力求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教学中,始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借助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大量活动,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让学生测量自己喜欢的物体长度,学生非常愿意去做,学习积极性很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到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数学就在身边。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而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过程。在《铅笔有多长》教学时,认识1分米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吗?”学生有的说从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还有的学生发现不一定是整十数的,还可以1到第3页共5页11、2到12、5到15等,至此,教师再进行一个定论:也就是说,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本节课的不足:不能及时捕捉教学生成点。《铅笔有多长》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并能进行估计、测量。在学生第二次测量汇报测量结果时,出现了10厘米多一些的答案,而我却没能很好地捕捉住这个生成点,及时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小点中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再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中有几个1毫米,体会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可是在这里,因为我的失误,让学生丧失了一次体验的机会,实在是很遗憾。另外,除了让学生说和想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深他们的感受。本节课就在这方面忽视了,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操作训练,以致学生建立的观念不够扎实,两个单位的作用只停留在理论上,不会学以致用。改进的措施:1、把握好课堂40分钟的时间,对于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合理一些。2、有效课堂教学,应该从平时的常规教学做起,认真备课,从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等做起,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注重专业语言的训练。尽量做到语言精炼、简洁、明了、有针对性;4、上课富有激情,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5、不断的学习,对于怎样说课、设计教学过程、写课后反思等有一个规范的格式。困惑:第4页共5页本节课没有能够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最主要因为让学生探索和交流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练习的时间就无法达到充分。那么,如何处理好探索交流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呢?〔教学设计及反思〕附送:教学评估后的反思教学评估后的反思根据教学评估标准及结果,反思如下:从总体情况来看,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学评估后的反思。在工作中还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如下:1、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时随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就可以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反思《教学评估后的反思》。①教学生使用学习的工具。②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尽量让学生用“发现法”学习。3、转变教学观念,由“满堂问”,改成引导学生来提问。4、批评学生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对于自第5页共5页尊心较强的学生,宜采用渐进式批评法。、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学生,宜用参照式批评法。、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学生,宜用商讨式批评法。、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宜用发问式批评法。以上是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感所想。总之,面对新课改,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以前旧的教学手段,不能一味的抛弃和遗忘,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去探索、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估后的反思〕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研究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0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