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心理咨询师南京教育系统资格心理咨询员_陶老师
劳动部国家资格心理咨询师南京教育系统资格心理咨询员“陶老师”心理咨询中心面询师“宁教授”教师咨询台专业工作室王天文来自第一线的困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个人发展前景?我该拿出什么有说服力有系统的事例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工作成效?怎样让学校对自己的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我所做的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帮助?怎样更好地给大多数的学生以帮助?怎样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班级管理艺术?如何解决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的整合问题?在一些学生的特殊问题上与校方沟通的技巧与策略?应该学些什么样的知识对班级管理工作有直接的帮助?解读班级环境下学生心理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更新学生观二、重新解读学生三、班主任教师教学策略的更新四、优化班主任素质是班级建设的关键五、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更新学生观初中生的心理特点1、发育趋向完善,对性产生神秘感;2、对伙伴关系相当重视;3、表现出好动、好乐、好奇、好胜;4、产生了独立性与反抗性,并日趋增强。重新了解今天我们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成功标志百分比1不怕失败,不怕吃苦,敢于克服困难43.8%2家庭美满33.7%3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比较大的成就29.0%4只要努力就是成功,重要的是过程26.6%5交际广,认识的人多23.3%6有钱、有车、有房,过上体面的生活14.4%7人的一生没有遗憾,就是成功13.7%8知名度高,大名人11.0%9尝过各种酸甜苦辣,见过各种世面8.9%序号中学生的自我期许1知识渊博、见识广泛2有礼貌、有修养3聪明机灵、有才气4诚实、真诚5丰富的想象力6执著、不轻易放弃7容忍尊重他人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更新学生观在学生和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与心理教育相关的问题学习压力(考前焦虑)人际压力家庭压力二、重新解读学生1、作为教师我,目前所拥有的学生观2、从心理的感知角度,重新感知我们的学生,这对于建构我们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重要的作用3、认识学生的动力需求4、复原力带给我们成功的契机5、认同学生的多元智力6、学生气质、性格的再解读7、认识注意对个体的影响8、认识学生的学习风格,发挥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小组合作教学:强依存性、强独立性测测你的学生观:某周一升旗仪式上,你所带的班上有个同学连续三次没有穿校服,被学生教育处主任批评,并扣了你们班级的分数,请谈谈你将如何处理?也可以根据下列选项的内容,针对其中一个选项,谈谈你的认识。A、要求他以后一定要穿B、告诉他(她)的家长C、让他立即离开学校,回家把校服穿好好进班级请选择上述的三点中的一点进行说明,也可以提出你的观点A答案,缺乏实效,因为前面已经有三次不做的情况出现,再做同样的简单要求,不一定会有效果,要注重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来自主穿校服。B答案,向家长了解情况是问题解决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方法的得当,与学生沟通及时,不要引起学生的反感C答案,不正确,任意对学生停课属于违规和侵权行为分析要点和核心:教书与育人是紧密结合的,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首先基于对学生爱的基础之上,注重对学生特殊情况的分析和了解,真正了解学生没有穿校服的原因。没有按照规定穿校服只是这个学生表现出来的现象,而教师要想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根本原因。不排除特殊情况,但更多的可能是学生的习惯、自我要求的松散和责任意识不足。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处理该问题的核心,可以考虑与家长的沟通,但前提是建立在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若是习惯不好,要加强习惯的培养和管理,有相应的严格的教育措施,可以考虑周五放学前提醒;对因为审美问题而不愿意穿校服,就要从个性爱好与集体相协调一致角度进行疏导。总之教无定法,教师秉持着对学生的爱的基点,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教师应有教育教学的主体性,是正确处理问题的关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从你们看到的部分来分析,我们对学生的观点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认知方面,用这样的知识,我们再来看看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的现象,那么我们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对待学生性格的优点和缺点,看到环境变换条件下,优点可以变为缺点。只要我们教师变换可视角,你就会对学生发生的同样的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那么处理的方法也会完全不同。咨询片段分析有个教师说到她带的班级有个学生经常有打架的状况出现,自己每次都处理的很烦。说她跟他说过多次“你不应该打人”,可以孩子就是改不了。换一句问话:“你希望打他会给自己带来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是:“打了他可以平息自己的愤怒,可以让别人怕我,不敢欺负我,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我们接着问:”原来你需要的是别人的注意、尊重,那么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既能让你获得这些需要,又不会被老师批评。”分析对话的技巧:关注学生需求上述这个个案,通过对话的处理的改变,状况马上会有相当的进展.为什么会突破这个瓶颈,因为我们关注到了学生的需求。对这个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行为习惯的调整和培养我们的咨询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与同学礼貌相处,而不是动不动就骂人你跟他讲:“我们每天早上与同学见面时要说早上好”有效吗?他不是不知道要这样跟人打招呼,只是他觉得这样没有必要重塑价值观、规条这里牵涉到价值观、规条的问题,他觉得这样没有必要这就是他的价值观那么你要想让他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就需要改变他的价值观。这个学生想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尊重,让他看到,自己先尊重他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那就是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也会尊重你,然后自己才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而所有的想法必须依靠行动来完成。比如你觉得学生都应该注意听讲。当你看到有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你会怎么想?我们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并非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要求知。我们很多老师都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许注意力不集中的那个学生现在正好肚子饿了,从理论角度,他目前的第一层次的生存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你现在要求他对知识进行掌握,发展性的需求针对目前的他来说就不能够称为学生当前的需要。也许学生在课堂中正想着昨天晚上父母告诉他,他们准备离婚,让他选择准备跟哪一方。而这时,明显是一个重要的、强烈的刺激源,就把这一个学生近期所有的思维、精力都拉走了,他目前的需要是获得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需求就明显降低,而如果教师仍然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就不能够在你的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教学的效果就不能高。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观察学生,能够从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背后,看到很多的积极的正向资源,并帮助学生认识到他所具有的这些资源,尝试着让他掌握这些资源,解决自己的困难,这样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这正是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与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把对学生的关注放在知识目标达成的前位。试讲的大学生这个事实说明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如果从新课程的理念来说,他符合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如果从课堂中的心理因素的角度看,他在努力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透过直观的书本文字和实验的实际材料--碳和煤,帮助他进行思维的整理,挖掘出他的自主学习潜能,提升了他的复原力,让他找到成长的力量。复原力有一些人遭遇了车祸、伤残、烧伤、性侵害等,能够比别人恢复的快,表现出一种强生存能力。一个人具有不容易受负性情绪影响的能力、一个人具有积极的让别人注意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具有能将困境与自己进行自我隔离的能力……简单的说复原力就是能够让人健康成长并快乐的能力。复原力,就是一个人面对各种情况时,无论处境有多艰难都能够坚持下去的一种能力,在面对逆境时,涌出不被打倒的力量,并积极规划未来。也有人说复原力就是指个人具备的某些能力,或特质,使个人在遭遇了某些事件、创伤时,因具有某些能力的多少而使个人可以应对。在现代教育中,班主任教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构他自己的复原力复原力对于班主任们的有效意义在于在班级为组织管理模式的学校中,我们如何挖掘班级学生中共性的复原力,以投入最小而获得最大的班级管理的效果。针对学习困难、兴趣学生的个性的复原力的挖掘,促使他们在学习水平和效益上有所提高。从而增加班级凝聚力.5、认同学生的多元智力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应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不会用同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他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知道每个学生智力优势在还是地方、学习方式的不同,他善待生命处于弱势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6、学生气质、性格的再解读气质先天遗传的成分较高,而性格则跟后天的养成密切。在学校中,懒惰的学生依然存在,你会发现这样的孩子作业经常不交,虽然他会做,特别是文科的问答题只写几个字等方面让你很不舒服,但实际上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样的人仍然有他的优势,一是这样的人宽容,因为他自己很多的事情不做,所以对别人不勤快也很容易理解。二是具有创新的精神,因为懒,所以为了让自己能够享受更多,他就要把生活创新,像电冰箱、洗衣机等都是针对懒人发明的。三是他们人际关系好,因为宽容吗,所以在人际关系上能够经常考虑到他人,更加容易受到大家的认同。气质类型典型特征: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急噪,情绪兴奋高,容易冲动,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灵敏,乐于交往,注意力易转移,性却和情绪多变,缺乏持久力,具有外倾性。——粘液质:安静、稳重、沉着,反应缓慢,沉默寡言,三思而后行,不容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较难转移,善于忍耐,偏内倾型。——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行动迟缓,具有叫高的感受性,善于观察他人不易注意的细节,富有幻想,胆小孤僻,具有内倾型。)——张飞小燕子曹操林黛玉7、认识注意对个体的影响注意的维持时间作为成年人30分钟,学生能够认真听20分钟就很好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转换的规律。在学生很难用意志坚持的时候,给予一些有趣的、转移注意的刺激,学生又会振奋精神。那些爱讲典故的、给予幽默调侃的、给予情感激发的老师总是给沉闷的课堂下点料,兴奋一下课堂气氛,从而缓解大家的疲倦心理。8、认识学生的学习风格,发挥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属于听觉型,有的属于视觉型,有的是混合型。对视觉型的孩子进行多媒体的展示、图表、图画的引导、,他们不喜欢逻辑性强的,喜欢教师用激情澎湃的语言,喜欢振奋人心的赞许和鼓舞,喜欢从电影、等多媒体的手段中获取资源。而对于听觉型的孩子民主课堂上多提问,有需要读书的地方,多喊他起来领读等,多使用有声读物的教学。9、针对初中生心理特点的班级教育对策1.针对初中生性成熟的开始和带来身心的巨变,我们必须正确引导,把性道德教育放在性觉醒的前面。2.针对对伙伴关系相当重视的特点,积极组织集体活动,努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3.针对初中生在行动上表现出的好动、好乐、好奇、好胜的特点,加强兴趣诱导,培养学生特长。4.针对初中生产生了独立性与对抗性并日趋增强的特点,抓好可塑性、自立性的培养,引导他们与困难做斗争,敢于务实创新。10、学会鉴别需要转介进行心理治疗的学生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在精神病的临床学上把有无“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标准已涵盖在以上的标准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咨询对象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成为自我认知统一性原则的丧失。个案分析一个平时性格开朗、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因为父母最近可能离婚,而在学校出现了不爱与同学交流讲话,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下降,自我评价过,认为自己“没出息”,很焦虑,自己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教师进行咨询。摄入性谈话资料收集还需要哪些?父母对孩子情况的资料、同学对他的看法、班主任的评价、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调查、有无异性交往的关系因素分析:这是在客观存在的事件刺激下而导致的主观上的情绪紊乱。因为情绪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背景,所表现出来学习效率下降是可以理解的,表现了心理活动的一致性。
本文标题:心理咨询师南京教育系统资格心理咨询员_陶老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0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