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考点、技巧、格式 - 副本
有资深教师认为,做阅读主观题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上策,能抄原文答题是中策,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它需要掌握跟文学、写作相关的知识,才能顺利答题。储备1.记叙文(散文、小说)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记叙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4.记叙的人称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为书信体或对话体形式,有面对面对话的意思;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以第三者的身份叙述,叙述比较全面客观。6.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1)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概括性交代和表述。(记叙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2)描写:对人、事、物及环境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记叙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3)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说明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4)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起到点题、升华中心的作用。(议论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5)抒情:表达作者憎恶、赞扬、热爱等强烈的思想感情。(记叙文中比较常用)57.描写方法的分类描写是五种表达方式之一。描写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态与静态。描写可分为:(1)人物描写:肖像(包括外貌、衣着、神态等)描写、动作(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年龄;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思想品格;推动情节的发展;下文作铺垫。(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一、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技巧: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D设伏笔、E作铺垫(还有线索、悬念)•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深化中心、C点明主旨、画龙点睛(还有塑造形象、表现个性、表达情感)•具体如下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划线句的作用:答题格式: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为下文写______作铺垫;语言上运用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的______特点(感情)。(是具体情况回答,三方面不一定全都答到)二、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谈感受(看法或观点):解题技巧:本文观点+自己看法+生活实际(两结合——结合文章,结合实际)答题规范:本文_______.我认为______.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三、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真实,与读者没有距离;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是以“他”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四、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五、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艺术类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六、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此类题型常考的句子类型及其作用:•1、修辞句(比喻):•方法:明确本体和喻体,把本体和喻体代入句中,用自己比较通俗的语言复述句子的意思。•2、富含哲理的句子:•方法: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句,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3、言外之意句:•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写出作者的真正用意。第一: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要抓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七、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偷梁换柱法)答题思路:抓关键词化含蓄为直白把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遍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例如:句中的“路”既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之路。虽然实践“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所未经的生活,鼓励人们为实现新生活而奋斗。常见答题形式(以上课内容为准)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修辞角度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比喻答题格式:运用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拟人答题格式:运用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2、排比:加强语势;答题格式:运用__排比____修辞手法,加强语势强调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运用设问修辞手法,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加强语势,突出强调;答题格式: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加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5、对比:突出强调。答题格式:运用对比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6、反复: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答题格式: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例如: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朱自清《春》)第三:从用词的角度。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而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常见答题形式:①“”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②“”一词(等词),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八、记叙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寻找线索的依据•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九、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倒叙:1、强调。2、制造悬念。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3、交代背景,丰满形象。突出中心。十、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A.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B.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引发读者思考,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①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注意勤观察、勤思考;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开阔视听,不断吸取知识营养。积累较丰富的材料,“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②“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③“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十一、开放性试题应注意:谈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做法等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考点、技巧、格式 - 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1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