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北外附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方案
北外附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义: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北外附校全体班主任召开了几次会议,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制定出本学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初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内容:第一阶段习惯培养:一、学习习惯:(一)对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1、明确目标,引导倾听2、创设情境,乐于倾听3、恰当评价,鼓励倾听4、教给方法,善于倾听5、矫正方法,培养倾听6、具体要求:(负责人:所有任课教师)(1)课堂上,认真听讲,从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不讲悄悄话。(2)课堂上,同学发言时认真听,不插话。(3)小组合作交流时,你的表现是认真听,轮流说。(4)你旁边的同学上课不专心,你会轻轻的提醒他。(二)、对学生勇敢表达习惯的培养:1、引话源,打开学生的“话匣子”。2、抓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能力。(1)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由老师组织开展一些针对学生们交流的一些特定的活动,让他们对活动活动产生一定的感受并鼓励他们说出来。(2)在观察情景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3)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3、找课余,在生活中运用交际能力。运用日常师生间课堂上的对话,鼓励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早餐内容、自己父亲高兴时的表情或行为举止、自己最想玩什么样的游戏等等话题并让没有发言的学生参与进来开展讨论,鼓励他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这样,随着环境与气氛的改变及学生们的投入,讨论会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有成效,此类讨论每周举办一到二次就足够了。4、多实践,提高口语交际综合能力。(1)以读学说(2)以听导说(3)以看引说(4)以境促说(5)以说代学(三)对正确书写习惯的培养:1、激发兴趣。2、训练正确的执笔姿势和正确的坐姿。(1)、训练正确的执笔姿势(2)、训练正确的坐姿3、教师要教给学生写字方法。一看;二记;三写;四比。(四)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课外读书意识的黄金时期。从童话入手,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读书习惯和创新思维。1、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4、讲究阅读方法的指导。5、尝试绘本阅读的训练。第二阶段习惯培养:二、生活习惯:(一)物品摆放:1、严要求,细管理,重在培养习惯2、学生良好习惯培养,要从多种途径训练(1)每周一班会课,加强教育,使学生加强对物品管理习惯培养的认识及其重要性(2)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加以全方位管理。(3)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协调好,统一认识,充分合作,共同加强管理。(4)班主任加强管理,每次下课或上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醒或对个别习惯较差的学生加以督促,使学生力争人人做到。3、具体要求:(1)课前准备:每节课下课前学生要准备好下一节课的书本,统一放在左上角。(2)桌洞里大书放下,小书放上,统一放在右侧。(3)教室外面的小柜里书包和其他物品摆放整齐。(4)水杯统一放在教室后面的小柜里。(5)各组组长课间十分钟检查物品摆放,下午放学前检查走廊小柜里的物品摆放。(二)个人清洁:1、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整洁之美,激发爱美之心,恶丑之情。2、让学生去创造美,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1)早晚洗脸(2)早晚刷牙(3)饭前便后要洗手(4)睡前洗脚(5)勤洗头(6)勤洗澡(7)勤剪指甲(8)生吃瓜果要洗净(9)不喝生水(10)不躺着看书(三)饮食习惯:1、吃饭要定时、定量、遵守饮食制度,纠正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及爱吃零食的习惯。2、教育小学生吃好早饭,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吃好早饭。3、进食时应细嚼慢咽,这样做会减轻胃的负担,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分泌,促进食物消化。不要边吃边玩。吃汤泡饭的习惯应予纠正。4、纠正偏食:据调查,城市中2~15岁的少年儿童中有偏食者占35%,农村中约占16%。偏食是一种不良的摄食习惯,完全是由环境心理造成的。儿童偏食的形成,家长应负一定的责任,如家长自己挑剔食物,在孩子面前评论食物;或出于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不吃这个给那个,久而久之便养成顽固的偏食习惯。家长应有意识地经常教育、训练孩子吃多种主、副食品,并带头不挑剔食物,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如小儿有偏食习惯时,应耐心纠正。5、进餐时间不少于15~20分钟,进餐前30分钟内不做剧烈运动,餐后休息片刻再学习或进行体力活动。体育训练和比赛后要休息半小时再进食。饭前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饭前最好不要饮水过多。6、注意饮食卫生,应坚持一人一碗、一杯、一匙,上学时自带茶杯。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用脏手拿食物,不买摊贩零食。第三阶段习惯培养三、安全习惯:(一)遵守规则:1、使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法规,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2、学会合作与交流,能够独立探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关注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3、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刻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交通安全。(二)自我保护:教给学生:1、记住家庭和学校的住址。2、记住家庭和学校的电话号码。3、记住家庭和学校的邮政编码。4、记住父母单位或一两个同学家庭的电话号码。5、记住到自己家最近的车路是哪一路。6、记住家庭和学校所处的方向。7、记住拨打“110”电话。8、记住不失时机大喊大叫,向别人求助。9、记住向民警叔叔发出呼救信号。10、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紧张、恐惧,要想方设法打电话或写信告诉家长、老师或同学等。第四阶段习惯的培养四、对小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一)对尊敬师长的培养:尊敬师长是一种重要的良好品德,家长和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以身示范,影响和带动孩子尊敬师长。1、尊敬长辈,恭敬礼貌;2、听从教导,虚心求教;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4、帮助家长干活,做家长的帮手;5、关心长辈,沟通情感。(二)对坐立行走习惯的培养:1、给学生们看骨骼生长畸形投影片或图片。2、教师规范学生们的坐立行走。(坐:抬头挺胸,眼平视,两膝并拢坐端正;立:头正身直手放下,两脚并拢像棵松;走: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第五阶段习惯的培养:五、劳动习惯:(一)认真值日:教师安排值日生轮流表并和学生们一起规定值日生的职责:班级值日生职责1、服从劳动委员的工作安排和督查。2、每天一人负责门窗、电器开关、黑板的卫生保洁工作。①黑板用抹布擦干净,同时清理黑板擦。②粉笔槽里必须清除干净。③讲台桌上干净且摆放整齐。3、每天两人负责教室的地面擦扫、垃圾的清理。①教室后面除垃圾筒外不能出现垃圾。②课桌椅要摆放整齐,地面打扫干净。③及时阻止其他同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④清洁用具摆放整齐、有序。4、每天一人(男生)负责饮用水工作,并保持饮水机、水桶的洁净。5、打扫卫生时间在课间随时打扫。每天值日生在下晚自习前还要进行一次。(二)保持清洁:在学校安排学生打扫清洁卫生,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学校的干净、整洁、美丽与小学生们分不开,尤其是清洁卫生,与小学生息息相关。老师要在校园内划定明确的清洁责任区给小学生打扫,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保持教室的清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劳动课时老师要积极参与,为小学生树立榜样。(三)培养小学生家务劳动的习惯:老师和家长达成共识:让小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小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父母亲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家务活给孩子做,比如扫地、拖地、洗小衣服,这些轻微的劳动小学生是能够做到的。让孩子做家务,在做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劳动乐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家长与老师要充分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对小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活动安排:一、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校园、班级文化布置的一个主阵地。对于学生而言,教室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故而教室环境的布置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把对学生五大良好习惯的培养目标张贴在校园、教室最醒目的地方,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必须养成这些好习惯。同时也提示教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二、每周举行一节有关培养学生5大良好习惯的主题班会:第四周:对学生学会倾听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五周:对学生勇敢表达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六周:对学生正确书写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七周:对学生学会读书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八周:对学生物品整理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九周:对学生个人清洁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十周:对学生饮食卫生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十一周:对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十二周:对学生自我保护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十三周:对学生尊敬师长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十四周:对学生坐立行走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十五周:对学生认真值日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十六周:对学生保持清洁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第十七周:对学生家务劳动习惯培养的主题班会;要求:所有班主任和科任教室集体备课,每周由一位班主任制定主题班会的详细教案和PPT。三、以活动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心情舒畅地做好每一件事,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用活动去引领学生发展,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低年级学生重在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因此要反复训练,不断强化。中高年级重在矫正,通过比赛、展览、演讲、评比展示等活动,及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与榜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以歌谣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重复犯错误,或者是说完就忘,如何引导孩子将一些习惯要求铭记在心,通俗易懂的歌谣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例如歌谣1校园内,教室里,学习活动有秩序。走楼道,不跑跳,注意安全不打闹。上下楼,靠右边,不推不挤不抢先。同学间,要谦让,团结友爱好风尚。体育课,课间操,坚持锻炼身体好。小零食,不卫生,饮食安全记心中。放学了,排整齐,不跑不玩守规矩。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游戏厅,小网吧,影响身心不进它。出门时,打招呼,活动地点告父母。高压线,基建地,危险地段不要去。遇坏人,别害怕,巧用智慧摆脱他。见生人,不理他,食品饮料不用它。找警察,打电话,想方设法找到家。家电话,校电话,心里牢牢记住它。迷了路,不要怕,用自然方法解决它。进校门,不外出,有事出门要请假。新教育,大家庭,规章制度要记请。爱生命,要珍惜,自救自护要牢记。歌谣2少先队员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唱着童谣去学校,遇到老师先问好。同学相见说声早,礼仪常规最重要。进校要走人行道,不穿操场和跑道。上下楼梯不乱跑,遵守规则向右靠。看见纸屑弯弯腰,爱护环境莫忘了。上课听讲神不跑,积极发言勤思考。下课不追不打闹,文明玩耍就是好。同学不能大欺小,团结友爱校风好。校--风--好!……学生在背诵这样歌谣的同时,也明白了怎样做是好习惯,对学生的行为也是无形地约束,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五、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可见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有赖于学校,更重要的是依靠家庭教育的配合。1、本学期十月份召开“好习惯培养”专题家长开放日,把家长请进来,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教学的进程,学生习惯培养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给予哪些帮助与合作,促进家校合作。我们还召开“好习惯伴我成长”、“同品书香韵味共享心灵阳光”两次专题家长开放日,通过教师及家长典型发言、“家校合作培养好习惯”主题班会展示课题阶段成果,表彰好习惯明星学生、家长、家庭,使家校合作促学生幸福成长。活动中家长之间
本文标题:北外附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2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