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02-1994)•1902年出生于德国,父亲是丹麦人,母亲是犹太人。非婚生子。母亲再婚。身世保密。•但他总是出现这种感觉:无论如何,他不属于父母亲,并幻想能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埃里克·H.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按照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划分;•阶段发展的顺序由遗传决定,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一阶段都有发展任务和可能形成的品质•影响是累积的。人格发展渐成说。•希望:“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口腔感觉期。口腔的互动。•母亲的有规律的积极的照顾。爱抚。——基本的安全感、基本信任。人格发展阶段1婴儿前期(0-18个月)任务:信任vs.不信任•意志:“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排便训练、学步、说话等,探索世界。•学会说“不!”。•如父母过于控制或忽视则度过不好。人格发展阶段任务:自主vs.羞耻与怀疑2婴儿后期(18个月-3岁)•目的:“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如父母压制、否定,则内疚(guilt):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做了坏事。•个人在未来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经济上的成就,都与这一阶段的主动性的发展有关。人格发展阶段3幼儿期(3-5岁)任务:主动vs.内疚•能力:“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儿童依赖的重心从家庭转向学校。•与他人比较自己的价值——能力,自尊。•体验到成功与失败。•支持、帮助、赞扬,使孩子怀有成就感;鼓励社会交往。•然而如果儿童过于看重工作,将之作为唯一的标准,将是可悲的。人格发展阶段4童年期(6-12岁)任务:勤奋vs.自卑•过渡期,既非儿童亦非成人。•与原生家庭分离,作为社会成员。•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偿付期。避免青年过早进入成人社会,从而使个体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不至于过短而提前结束。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为青年提供的这种时限就越长。人格发展阶段5青少年期(12-18岁)任务:自我同一性vs.同一性混乱•自我同一性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它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被认为是20世纪系统描述人类发展的最有影响的概念之一。•Erikson(1963)首次使用自我同一性,描述从二战返回的士兵正经历生活中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缺失的障碍。自我同一性•本质上,它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包含自我的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包含自我与环境作用过程中,个体表现出的一套价值观、信念等。•包含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两个极端情况。之一:自我同一性过剩——狂热主义。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另一:同一性缺乏——拒偿。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自我同一性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顺治•如父母允许儿童去探索,他们能够最终建立自我同一性。•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两种可能的情况:1)无法认同和尊重父母,从中汲取某种优良品质;2)父母的操纵过强,但青年与父母的关系过于亲密,甚至害怕被抛弃。•忠诚:“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人格发展阶段任务:自我同一性vs.同一性混乱5青少年期(12-18岁)……对不起,我已不象以前那样重视我在你们心中的形象。我承认我是自私的,也是勇敢的。我知道我是大方的,也是吝啬的。我说过我是爱你的,可那也是轻浮的。……已学会的我,以后的课程,是要学会怎样不再说“我”。•爱:“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牢固的自我同一性:亲密关系=共享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这个阶段的开始呈越来越晚的趋势。人格发展阶段6成年早期(18-25岁)任务:亲密vs.孤独•创造。既要生育后代,又要承担社会任务。•繁衍感有“生”和“育”两方面的含义。•自己的后代。社会的后代。•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人格贫乏和停滞,自我关注,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人格发展阶段7成年中期任务:繁衍vs.停滞•智慧:“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必须进行自我调整。•回顾过去。•与第一阶段的循环。人格发展阶段8成年晚期任务:完善vs.失望和厌倦艾里克森人格八段论婴儿前期:0-2信任—怀疑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自主—羞耻意志品质幼儿期:4-7主动—内疚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勤奋—自卑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同一—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亲密—孤独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创造—停滞关心品质成年晚期:50后完满—失望智慧品质心理问题都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不适应所致真题•在艾里克森看来青少年期(12~18岁)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答案】D•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A.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B.勤奋对自卑的矛盾••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答案】B•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答案:A•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答案:D•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A)诚实品质(B)爱的品质•(C)关心品质(D)智慧、贤明品质•答案:A•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答案:B•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答案:C•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依据是()。•(A)社会化程度•(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的调节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答案:B
本文标题:艾里克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6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