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战略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战略关键词:中国高铁;发展战略;战略规划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成果和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在建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产品性价比最优的国家。中国高铁“走出去”,能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是推进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更短时间内享受到高速铁路优质服务的客观要求。中国高铁的“走出去”,已不是传统低端层面的劳务输出、初级产品输出、半成品输出以及“贴牌”成品的输出,而是真正高端领域的全面合作。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要做到加强战略谋划、明确战略路径、统筹兼顾、产学研合作、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引导。一、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必要性当今世界高度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高铁是世界高速铁路的引导者,承担着走出去的伟大使命,这既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身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的环境形势下继续秉承对外开放政策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推进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一)中国国情的需要当下我国经济正面临着深化改革,正处于一个非常复杂且关键的战略抉择时期。一方面,我们正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深层次的矛盾、日趋严格的资源约束,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高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先进生产力、涉及众多关联产业、有着鲜明中国特色就必须“走出去”,进而提高我国高速列车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中国高铁的“三大跨越”,即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跨越,从“技术输入”到“技术输出”的跨越,以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1)中国高铁“走出去”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高速铁路的大力发展不仅能使我国相关产业产生巨大拉动效应,也必然会给相关产业造成大规模的产能聚集,通过对庞大的产能释放,促进这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国高速铁路的下一步发展应该“走出去”。(2)中国高铁“走出去”能推进我国技术升级。高速铁路代表了铁路系统“先进生产力”,并且融合了尖端工艺、诸多高新技术以及创新理念。国际社会有更为严格的标准,将促进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升级,从而激励“中国高铁”科技含量的提升。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利用国际社会的资源和市场,更好地发展我国高铁规模化,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使得我国高铁技术水平的等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3)中国高铁“走出去”能提升我国国际形象。中国高铁“走出去”,一方面,将对我国传统的低端层面的国际竞争模式得到转变,从而提高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效益,以及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新格局,最终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各种活动的形象。另一方面,中国高铁“走出去”,通过积极参与全球铁路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全面开展合作,对于增进彼此国家之间的信任,实现国际社会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二)世界形势的需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崛起,“中国高铁”品牌在世界范围的认知度也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系统,可以承担从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以及机车客车装备制造等高速铁路领域的出口,同时具备多个高速铁路技术生产平台,可以为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提供多样化选择。因此,中国高铁“走出去”,能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已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能推进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并且让世界各国更短时间内享受到高速铁路的优质服务。二、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和促进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这是中国为他国提供的公共产品,是中国大国形象的体现。当然,高铁走出去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他国的治安全风险、融资问题、轨距差异等。(一)面临的机遇中国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为我国高速铁路“走出去”提供了机遇,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格,国际社会普遍倡导“低碳、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以“低碳、节约”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另外,世界各国都对高速铁路的发展,产生兴趣,并提出了规模很大的高速铁路建设,也为我国高速铁路“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高铁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从起步阶段便以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为目标,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系统掌握了一体化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从当前我国高速铁路所处的发展状态来看,有着显著设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集成优势、建造优势的“中国高铁”,应该抓住这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良机,在全世界打造优质、先进的“中国高铁”品牌。(二)面临的挑战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着国际竞争问题。出口高铁要求较高水平的软实力,中国在世界上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这就需要让世界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了解。所谓的软实力就是对他国国情的认知能力,通过对国际社会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制定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国内出口高铁各相关部门协调能力,以及向买方提供全面售后服务的能力。总之,出口高铁的软实力,就是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国际研究支持。知识产权问题是我国高铁“走出去”最显著的问题。我国很多高速铁路技术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开发出来的,并没有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虽然,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明显高于原创,但在有些方面还并未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规划中国高铁“走出去”意义深远,是一项层次高、关键要素多、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才能推进实施这一战略。中国高铁如何才能“走出去”,要做到以下六点:(1)做好“走出去”战略的顶层设计。第一,要解决发展理念和观念认识问题,在国家战略和全局考虑上,审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意义;第二,要明确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方向;第三,健全国家协调的运行机制,必须多部门联合,协同作战,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构想,统筹协调,使中国高铁顺利“走出去”。(2)构建面向国际的高铁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要做好高铁发展战略规划,建设面向国际社会市场的高铁产业链,并且构建产业国际化竞争的优势。在国家创新战略指引下,深化研究高铁产业链,针对环境和风险效益进行有效评估,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好管理集成、技术集成和产业链集成的统筹规划。同时,必须明确高铁技术的创新方向。(3)推动中国高铁标准的国际化。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中国标准化和国际化的输出过程。在国内高铁建设过程中,我们已经形成完整的高速铁路设计、建设、装备和安全标准体系。我们可以向国外学习:第一,为他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地使他们接受中国标准;第二,利用各种国际活动的机会,宣传中国标准,实现中国标准的国际化;第三,建立区域性国际高铁联盟。(4)营造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国高铁要顺利“走出去”,必须塑造互利共赢的国际大国形象,并且营造有利的国际政治、文化、经济环境,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了解各国各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当地社会的公益活动,取得当地民众的信任。今后,我们要加强对潜在国际高铁用户进行需求分析,清晰地梳理出他们对高铁项目的战略定位与目标,借此有助于我国高铁有针对性的设计战略规划。(5)制定高铁人才国际化培养规划。通过加强高铁人才国际化的培养,比如培养对象的选择、培养内容的确定以及培养模式的研究,这项规划需要各方共同推动。(6)秉承“开放、共享、竞争、双赢”的理念,加强高铁国际合作。在设计咨询、装备制造、工程监理、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中国高铁只有“开放”,才能获得竞争力;只有“共享”,才能在国际上显示比较优势;只有“竞争”,才能实现自我提升;只有“双赢”,才能真正找到战略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以高铁合作为桥梁,促进我国与国际上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总结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国家重大战略,对未来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抓住这次良机,将我国高速铁路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理论推广到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提升我国的高速铁路的世界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在实施战略规划时要抓住统筹规划原则,要有深度和广度,加强各领域的团结协作,对于困难和挑战,要具体把握,不断攻坚克难、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打好这场攻坚战。参考文献[1]危兆盖,田红.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N].光明日报.2014.[2]本报高铁大会报道组.中国高铁走向世界[N].国际商报.2010.[3]危兆盖,李晓东,田红.“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在西南交大举行[N].光明日报.2013(007)[4]樊一江.高铁“走出去”世界的召唤与中国的期待[J].世界知识.2010(23):21-22.
本文标题: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6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