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册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讲自然资源与人类基础自主落实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直接从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与,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物质能量2.分类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如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1)分布的可再生资源受条件影响明显矿产资源分布主要受制约(2)资源间的联系性: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3)的有限性。(4)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利用将进一步拓展。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热地质作用可再生数量范围途径不平衡性小贴士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之间的关系(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于自然环境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3)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水电、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总之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二、土地资源与人类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文明阶段生产特征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的影响举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采猎文明阶段主要以狩猎动物、为主土地资源对人类影响不大;土地资源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植被繁茂,动物繁多↓易获取食物,不需经常迁移人类主要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来求得生存,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物质基础采集果实数量质量较小农业文明阶段以和为主,人类逐步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土地的和都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谷地、尼罗河谷地、平原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易于耕作↓人口聚集,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较快↓农耕、畜牧起源地,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人类不再是被动地自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自然环境种植养殖金属工具质量数量印度河美索不达米亚适应改变和改造工业文明阶段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的标志;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机器土地用途多样化,使土地质量的含义、判别标准发生了本质变化;土地的与,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非农业用地(城镇建设、工业、交通、旅游用地等)的质量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来衡量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食物安全问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和越来越严重蒸汽机质量数量土壤污染土地退化特别说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背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和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和环境的。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过度开发不合理短缺恶化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利益兼顾人类要将利益与长远利益、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重视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目标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再生能力眼前局部生态环境生存环境广大公众公众参与特别说明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依据上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考点规律整合考点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特征表现举例开发利用要求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某些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分布的不平衡性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各种矿产资源数量的有限性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利用的发展性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以资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特别说明某些可再生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但不一定都具有地带性规律,如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还受地形、地质等条件制约,一般不具有地带性规律。真题1(2010·四川文综)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以原煤、原油为主,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比重小,故A、B错误。以原煤和原油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会排放大量的CO2和SO2等气体,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会加重酸雨危害,故C正确。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四川省,②为黑龙江省,③为甘肃省,④为河北省,四川省因处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但同时由于当地地质条件复杂,水能开发利用受到限制,故选D。答案(1)C(2)D考点二能源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应用1.部分能源的特点与分布分布能源主要特点世界中国煤炭不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储量较丰富石油不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储量远比煤少主要分布在中东波斯湾沿岸、拉美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非洲的利比亚和埃及、北欧及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和印尼、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西欧的北海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其后依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太阳能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前景,属可再生能源雨日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岭澳和大亚湾等2.我国能源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②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③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④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2)产生的原因①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③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④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原油消费国)。(3)解决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②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③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④开发清洁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⑤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真题2(2010·江苏地理)图甲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乙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国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内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图乙,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4)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解析第(1)题,要从图中内外圈的对照中先找出新增的石油进口国,再根据比重得出答案。第(2)题,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国外方面看,主要是进口渠道多元化和石油运输安全问题;从国内方面看,主要是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并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第(3)题,从图中可判断出原油生产比重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东北、华北原油加工比重大主要是原油生产量大,而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主要是市场需求大。第(4)题,要结合工业集聚的优点和石油化学工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回答。答案(1)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斯(2)拓宽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3)西北、华北、东北原料市场(4)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图表思维程序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例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回答(1)~(2)题。(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严重(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A.径流量明显加大B.地势逐渐降低C.含沙量显著增大D.结冰期逐渐变短思维过程答案(1)D(2)B反思归纳面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如何开源节流开源合理开发和抽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节流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灌溉效率课堂对点落实考查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读下图,完成1~2题。1.若①是自然资源,②是能源,则③不可能是()A.常规能源B.水资源C.矿物能D.可再生能源2.若①是矿产资源,②是燃料原料,则③可能是()A.煤、石油、核能B.铁矿、水能、沼气C.地热、天然气、煤D.石油、水能、铁矿解析第1题,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但不是能源。第2题,水能、沼气、地热不属于矿产资源,铁矿不能燃烧放热,不是燃料。答案1.B2.A考查点二我国耕地结构变化及可持续利用读图,完成3~4题。3.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双选)()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少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C.灾毁耕地总体趋势是增多D.建设用地总体趋势是减少4.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双选)()A.酸雨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臭氧层破坏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减少的状况有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少的趋势,生态退耕对耕地减少影响最大,灾毁耕地总体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建设用地总体变化不大。第4题,土地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有防治荒漠化、治理水土流
本文标题:【步步高】2012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册 第四单元 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9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