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BSZ000779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机设计与制造方向)总学时36总学分2大纲制定时间2014年8月第几次修订3大纲修订人大纲审核人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图与AutoCAD、电气控制与PLC、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传动与气动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类型:专业必修二、课程性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与维护是涉及机械、电气、电子、控制工程、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工业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课程是通过对自动化生产线相关应用与维护技术的讲解,使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相关学科在一定范围内有所衔接,并且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有关自动化生产线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三、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使学生能把之前所学的各项基本知识融合起来,了解其核心技术以及控制器的应用能力。能够初步分析和处理自动化生产线组成单元的有关调试问题。四、课程设计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主要内容由六个项目组成。其中项目一初步让学生对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有一个总体的认知。项目二和项目三让学生能够统领之前所学的核心技术,包括机械传动,气动控制,传感检测,电机驱动,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等领域,为接下来对生产线技术的讲解作好铺垫。项目四开始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深入的讲解,以各组成单元为单位逐一分析与调试,从而使学生对各项核心技术知识得以应用。项目五设计对整线系统进行一个纵观和调试,而项目六则对系统附带的人机界面进行讲解。在各个项目的阐述过程中,配合使用具体的生产线上的各个运行单元,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生产线模型进行实际或模拟操作,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五、课程的目标(一)总目标学生在学习自动化生产线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对自动化系统中机械、动力、控制、传感检测等四个基本结构要素的技术特点,掌握这些结构要素中典型结构装置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概念的学习,理解自动化系统中各个结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建立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化设计思想。(二)具体目标:1.知识(1)掌握自动化生产线领域的基本概念、运行特性。(2)掌握自动化生产线机械部分及电气部分的技术特点。(3)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动化生产线各组成单元进行分析和调试。2.能力(1)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现代自动化制造的相关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和使用的手段,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2)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概念的学习,理解自动化系统中各个结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建立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化设计思想。(3)了解自动化系统中的常用传动机构,动力驱动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的种类特点,能根据系统需求进行选型和设计。(4)掌握对自动化系统中机械、动力、控制、传感检测等四个基本结构要素的技术特点,掌握这些结构要素中典型结构装置的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5)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3.素质(1)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专业素质。(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序号单元主要内容学时1项目一自动化及生产线的初步介绍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组成0.5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及原理0.5了解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应用12项目二自动化生产线核心技术的应用机械传动技术应用0.5气动控制技术应用0.5传感检测技术应用0.5电动机驱动技术应用0.53项目三可编程控制器的分析与应用S7-200PLC的编程基础0.5指令系统详解0.5控制系统设计实例24项目四自动化生产线组成单元设计与调试下料单元设计与调试2加盖单元设计与调试2穿销单元设计与调试2伸缩换向单元设计与调试2分拣料单元设计与调试2检测单元设计与调试2上料单元设计与调试2模拟单元设计与调试2图像识别单元设计与调试2液压单元设计与调试1升降梯立体仓库单元设计与调试15项目五自动化生产线整体系统设计与调试整体系统设计2网络通信基础26项目六自动化生产线人机界面设计与调试触摸屏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2组态软件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2合计36(二)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表单元工作任务教学要求项目一自动化及生产线的初步介绍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组成1、掌握自动化设备的基本概念2、了解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关键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及原理了解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应用项目二自动化生产线核心技术的应用机械传动技术应用1、熟悉各类机械传动机构及其应用。2、熟悉气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元件的应用。3、熟悉常用传感器件及其应用。4、认识各类电动机及其应用。气动控制技术应用传感检测技术应用电动机驱动技术应用项目三可编程控制器的分析与应用S7-200PLC的编程基础1、熟悉PLC机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S7-200PLC指令的使用方法3、掌握常见电器的PLC控制方式指令系统详解控制系统设计实例项目四自动化生产线组成单元设计与调试下料单元设计与调试1、了解各单元的机械主体结构,熟悉传动过程;2、通过系统运行过程理解传感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的作用;3、读懂工程图纸,学会照图完成安装接线,掌握检查方法;4、学习根据控制要求编制和调加盖单元设计与调试穿销单元设计与调试伸缩换向单元设计与调试分拣料单元设计与调试试PLC程序的方法;5、学习系统调试和分析、查找、排除故障的方法检测单元设计与调试上料单元设计与调试模拟单元设计与调试图像识别单元设计与调试液压单元设计与调试升降梯立体仓库单元设计与调试项目五自动化生产线整体系统设计与调试整体系统设计1、了解主控平台的版面及各部件功能;2、了解总电源系统、总气路系统的设计思路及连接方法;网络通信基础项目六自动化生产线人机界面设计与调试触摸屏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1、了解人机界面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会设计简单的人机交互系统。组态软件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七、教学实施(一)教学方法建议将自动化生产线的整体运行过程分为六大项目,通过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对自动化产品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讲授、动画演示和现场参观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常用的机械结构,传感器件,传动系统,编程指令、运作单元等基础知识。(二)学习方法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利用视频、动画、头脑风暴法和其他多媒体学习方法。八、教材选取的原则(一)总体原则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行业标准及工艺要求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二)推荐教材《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陈萌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9(三)参考的教学资料1.《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何用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2.《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应用与维护》,鲍风雨,机械工业出版社九、学习场地、设施要求(一)校内资源多媒体教室、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室。(二)校外资源江门市新会区天健家具有限公司、江门格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三)学习网站1.FA工厂自动化/机器人设计交流论坛()2.工控论坛|自动化论坛()3.中国自动化网()十、教师能力要求(一)专业理论要求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生产线应用与维护经验,熟悉各类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与使用,具备一定的检修与调试能力。(二)专业社会实践要求熟悉自动化生产线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流程,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常用的机械结构,传感器件,传动系统,编程指令、运作单元等基础知识。(三)教学能力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任务的设计、实施应与岗位一致。(四)职业道德要求1.爱岗敬业;2.能专心、细致做好本职工作。十一、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以平时考核+期末考核为主,期末考试采取开卷方式,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提问、学习态度)占30%。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项目的完成情况,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自动化生产线的总体认知程度。
本文标题: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2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