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9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毛泽东爱因斯坦迈克尔.乔丹鲁迅瞿秋白作者介绍: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著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著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署长笔记》《总编手记》。有散文集:《树梢上的中国》《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千秋人物》《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大无大有周恩来》《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晋祠》《夏》《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青山不老》等多篇散文入选中、小学课本。其中《青山不老》被编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6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8课。梁衡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中国近代现代史》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会议,即“八七会议”。瞿秋白代表中央在会上作了《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的问题的报告》。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瞿秋白(1899-1935)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和翻译家。189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从此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1927年主持召开中共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路线。1931年被王明等人解除中央领导职务。1935年6月在福建英勇就义,年仅36岁.遗著编有《瞿秋白文集》、《瞿秋白选集》等。辛亥革命后,瞿秋白的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停止了对瞿世玮一家的资助。于是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被迫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农历正月初五,金璇服毒自尽,瞿秋白一家人分别投亲靠友,瞿秋白先在杨氏小学教书。•与王剑虹瞿秋白一家1923年,瞿秋白与王剑虹两人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由于两人都有志于革命,并且都热爱文学,有着诗人的气质和才华,他们婚后的生活充满了诗歌的浪漫和词赋的情趣。结婚7个月后,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瞿秋白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与杨之华瞿秋白第二任妻子杨之华。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杨之华与沈剑龙生下女儿沈晓光。后来,杨之华与沈剑龙离婚,并嫁给了瞿秋白,然后把女儿沈晓光改名为瞿独伊。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预习课文,试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笔下的瞿秋白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并概括。2、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写瞿秋白?小结:他才华出众:可以成为金石学家、翻译家、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名医,听他课的人挤满礼堂,郑振铎求印。他视死如归:谢绝劝降,从容就义。他心忧天下: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把自己的珠玉之身扑上去。他淡泊名利:解剖自己的灵魂,淡泊名利生死。他不负其心: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勾画瞿秋白的人生航线:人生之旅开始扬帆起程,他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航线?(1)问:如果光倒流到1919年,瞿秋白20岁,马上要从俄文专修馆毕业了,在他面前有着怎样的人生选择?不同道路的前景如何?根据原文句子回答。•人生的第一次觅渡教授、学者、作家、翻译家、画家、金石家、书法家……纯粹的文人——名利、地位革命家——坎坷、未知出发(2)问:时间到了1935年,瞿秋白被捕,在他面前的又是怎样的生死抉择?他是成为_____?还是成为_____?懦弱的叛徒英勇的战士(3)问:在叛变革命与忠于自己的信仰之间,他选择了舍生取义。英雄和烈士们就义的场景我们已经看过太多,说说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而瞿秋白是怎么做的?(概括文中句子)•大多数革命者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伟大,崇高,神圣。完美。•瞿秋白除了英勇就义之外还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剖析自己的灵魂,献出自己的尸体。瞿秋白的最后一次觅渡舍生取义完美的句号打破完美高呼口号、献身革命、隐恶扬善、内外彻底的鲜红、把人生投入革命剖析灵魂、献出肉体、“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把革命投入人生——伟大、崇高、完美——平凡、真实、争议臣服叛变舍生取义完美的句号打破完美纯粹的文人革命家出发?小结:•回顾瞿秋白的一生,他从常州出发,觅渡到北京,他放弃自己的才华,选择了以天下为己任,成为一个革命家;在艰难的革命道路上,面对生的希望,他选择了舍生取义;原本他可以死得轰轰烈烈,但他又写了一篇《多余的话》,非要说自己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他偏偏在临死前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讨论·思考(1)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2)为了做人,他又将虚名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是从绅士家庭,从旧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着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着煎熬。他说以后旧文人将再不会有了,他要将这个典型,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3)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特别是一些地位越高的人越爱这样做,别人也帮他们这样做,所谓为尊者讳。而他却不肯。作为领袖,人们希望他内外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却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在《多余的话》里,我想他最可贵的,首先是那纯属于革命家的殉道者的意志和求索的勇气,古人说,丈夫立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在他这里,何谓功名呢?是毁誉参半?还是永无定论?显然很难说清。但是,作为革命家,他的一生既是用于求索,也就可能用于失败。而他的失败的人生之所以仍然值得后人尊敬,就是因为,一个人生命中的精神底蕴连及他的人格品质,会比之功名更深刻更有力地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印记。这正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最终的意义不是军事上政治上的,而是文化上的。•人生说到底,其最后的目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完成,很多人和瞿秋白其实是十分相象的。作为先驱者,他们的灵魂完整,至死都未改变自己孤高的学者品质和理想主义的革命家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永远都不会是一张端严无趣的脸,不会是一个单向度的人,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最大创造首先是创造了他们个人的丰富的自身,其次才是我们。革命家求索的勇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自由之思想,就无独立之人格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哲人者,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瞿秋白看淡虚名,真诚地袒露自我,一般人都希望别人看见自己的优点,隐恶扬善。他追求真实,不愿做一个在别人眼里的完美,而愿意做一个多重色彩的人。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独立人格的探索。所以他的《多余的话》并不多余。古今中外的瞿秋白式的人物项羽、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梁启超、朱自清、曼德拉、马丁.路德.金、圣雄甘地……文天祥曾经“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但这并没有玷污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瞿秋白在《多余的话》里表达了对政治的厌倦之后,仍然选择了舍生取义,不为临难苟免,不为身后清名所困扰。他对正义、真我、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追求,虽然没有的鼓舞激昂口号,却有持久的人性力量。它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复兴中,对于修补凋敝的人文精神,丰富民族记忆,塑造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岂不弥足珍贵?如何理解文章题目?1、祠堂前,原有一条小河,叫觅渡河。2、很好地概述了瞿秋白探索的一生。3、本文是作者对瞿秋白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斯人已逝,我想我们还有很多的话想对瞿秋白说,也许是敬佩,也许是惋惜,也许是别的什么,瞿秋白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其实还活着。有一守诗,是臧克家写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我想,它同样适用于我们对瞿秋白的景仰与钦佩。全体齐读《有的人》。小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本文标题:9觅渡-觅渡-渡何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3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