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句子改写的技巧与方法》PPT课件
句子改写的技巧与方法一、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就是改为转述句)•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是直接引语。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例: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三者转述•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老师问我:“我讲课,你能听懂吗?”•老师问我,他讲课,我能听懂吗?转述句改写四个要点:•1、改标点。把说字后面的冒号和引号去掉,改为逗号,结尾用句号。•2、改人称。改为第三人称(他、她、他们、她们等。)注意:如果句子同时出现两个不一样的人称,则要对准人物关系改。•例1: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例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妈妈对我说,她今晚要加班,让我自己做饭吃。3、“说”的前面不用改,只改冒号后面的人称。•例1: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例2: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例3: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4、转述句中不能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例4:刘明对张强说:“我今天生病了,请你帮我向老师请假。”•刘明对张强说,他今天生病了,请他帮他向老师请假。•刘明对张强说,他今天生病了,请张强帮他向老师请假。二、双重否定句的改写•双重否定就是有两个否定词,即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注: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未、非、否、莫、不等等。•常用的双重否定词:不得不、不可能不、不会不、不能不、非......不可......、没有......不......等等一、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1、香港的回归,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香港的回归,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2、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没有哪个小孩是不喜欢小动物的。•3、人们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二、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1、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人们都会喜欢他这样的孩子。•2、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没有一个不低下头,谁也不敢吱声。•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个个都低下头,没有人敢吱声。•3、在事实面前,犯罪分子不得不认罪伏法。•在事实面前,犯罪分子终于认罪伏法。•4、几后年,我不得不承认父亲当年是对的。•几年后,我必须得承认父亲当年是对的。三、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例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例2: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陈述句改反问句要注意的三个问题:•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疑问词“难道……不……”或“怎能……不……”;•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疑问词“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请将以下的句子改为反问句:•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我们难道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2、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3、对这样的行为你不能视而不见。•对这样的行为难道你能视而不见吗?•你不能这样不尊重老师。•你难道能这样不尊重老师吗?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3、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同学和老师呢?•你不能这样对待同学和老师。•4、这件事是谁做的难道他心里不清楚吗?•这件事是谁做的他心里很清楚。•5、学习不勤奋刻苦难道能取得好成绩吗?•学习不勤奋刻苦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四、常见的病句类型•1、重复啰嗦。如:我第一个首先发言。•2、词语搭配不当。如: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3、词序混乱。如: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4、前后矛盾。如: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5、句子不完整。如: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6、不合事理。如: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7、概念不清。如: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要掌握一个原则:既要改通,又要尽量不改变原意。一般说来,修改病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删。即删繁就简法•2、换。换词搭配法•3、调。即调整词序法•4、补。即补充成分法先指出以下病句的类型,再修改:•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缺少主语: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2、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重复啰嗦:联欢会上,他首先走台表演节目。•3、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表意不明:李红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4、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搭配不当: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踩着泥泞的小路前进。•5、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语序颠倒: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修改病句中的特殊形态•1、用修改符号来修改。•2、只在原句上修改。(千万不能将修改好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或句子后面)•常用的修改符号:删减号、增加号、对调号、改正号等•例:用修改符号修改以下病句:•1.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3、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五、缩句•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最简略的表达“谁干什么”法,•二是最简略的表达“谁怎么样”法,•三是最简略的表达“谁是什么”法。•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缩句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话包蕴着哲理。•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四团取得了胜利。•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工人师傅把钻机安装好了。•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语文老师讲故事。六、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解析•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1: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例2:她炯炯有神的眼睛似蓝宝石。•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例:太阳公公起床了,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例:百灵鸟在枝头上高声歌唱,那歌声悦耳动听。•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例:班会课上,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新年愿望,有的希望家人平安健康、有的希望期末能考出好成绩、有的希望父母工作顺利、有的希望自己的成绩能更进一步。•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例: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还有一些古诗句也运用了对偶的写法。)•例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本文标题:《句子改写的技巧与方法》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9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