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双基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4·杭州模拟)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回答1~2题。1.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A.冀B.鄂C.甘D.吉2.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解析:第1题,从播种的农作物可知该省为吉林省。第2题,从图中可知该省气温呈上升趋势,会使得该省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纬度增大,种植范围扩大。答案:1.D2.D(2014·浙江一检)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回答3~4题。3.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别为()A.伦敦、悉尼、莫斯科、开普敦B.圣保罗、开普敦、孟买、北京C.圣保罗、开普敦、北京、巴西利亚D.巴西利亚、伦敦、开普敦、北京4.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中海沿岸多雨B.我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旱天气C.青藏高原景区正值旅游旺季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解析:第3题,图中甲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年降水量在1500mm以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丁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且年降水量大于400mm,可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丙和乙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再根据降水可判断丙、乙分别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答案为D。第4题,根据上题判断,当北京处于少雨季节时,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答案:3.D4.A(2014·成都测试)下表是世界某地气候资料,据表回答5~6题。月份1月4月7月10月平均气温(℃)19.912.17.213.0降水量(mm)3.832.2166.135.75.该地可能位于()A.36°S的大陆西岸B.32°N的大陆西岸C.45°S的大陆西岸D.30°N的大陆东岸6.该地的主要农作物是()A.天然橡胶B.葡萄C.棉花D.春小麦解析:第5题,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平均气温7月最低,1月最高,且降水7月多,1月少,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故答案选A。第6题,根据上题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农作物有柑橘、葡萄等,故选B项。天然橡胶分布在热带;棉花分布在光照、热量充足的地区;春小麦生长在冬季寒冷的地区。答案:5.A6.B(2014·浙江名校联考)图2是图1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7~8题。7.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A.地势B.洋流C.人类活动D.太阳直射点移动8.由比拉姆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B.两个少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少雨期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知比拉姆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每年春秋分前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在二至日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有关。第8题,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进入热带草原气候区,形成一个多雨期和少雨期。答案:7.D8.C(2014·石家庄正定中学一模)下图为某地全年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地7月的月均温最接近()A.10℃B.15℃C.20℃D.25℃10.该地气候与下列气候相似的是()解析:第9题,该地7月均温在不同的时段,最高21℃,最低11℃,因此最接近的是15℃,选择B项。第10题,由图中读出该地1月均温在0℃以上,结合7月均温,B图气候特征最相似,因此选择B项。答案:9.B10.B11.(2014·乌鲁木齐测试)下图为亚洲某城市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四地中,最符合图示气候特点的是()A.地中海沿岸B.长江三角洲C.渤海湾沿岸D.本州岛西岸解析:选D。该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排除A、B项;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本州岛的西岸冬季受来自日本海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多,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D项正确;渤海沿岸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二、综合题(共56分)12.(34分)(2014·南昌调研)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区域同属一种气候类型,但x、y降水有差异,降水较多的地点是________(填“x”或“y”),请分析其原因。(12分)(2)假若黄赤交角为0°时,图中甲、乙两种气候类型中不存在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试分析其原因。(12分)(3)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月平均气温大于0℃,且降水较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乙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但x、y两地纬度不同,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不同,y地降水多于x地。第(2)题,假若黄赤交角为0°,气压带、风带将不再发生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将不再存在。第(3)题,在大陆上,1月份0℃等温线大致穿过34°N~35°N,M为海岛,受海洋影响大,降温速度较慢,月均温大于0℃,1月份该岛盛行西北风,岛屿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答案:(1)yy地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2)乙黄赤交角为0°时,太阳直射点不会有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不会随季节移动,乙地就不可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3)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35°N纬线延伸;由于受海洋影响,降温速度慢,所以月平均气温大于0℃;1月份受大陆东部冬季风影响,岛屿西部是迎风坡,所以降水多。☆13.(22分)(2014·太原调研)下图示意某地(51.2°N,0.2°W)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推测该地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2)该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但冬雨稍多,试分析原因。(10分)解析:(1)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主要有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海洋与陆地比热不同)、纬度高低等;(2)本题有两个小问题,其一是降水均匀成因,其二是冬雨更多的成因,冬雨多与冬季西风势力强、锋面气旋活动有关。答案:(1)日变化较小。原因: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全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较多,大气中水汽充沛,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该地为海洋性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加之该地纬度较高,因而气温的日变化较小。(2)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冬季高纬地区的白昼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均小于低纬地区,南北温差较大,西风势力增强,(锋面)气旋活动频率。[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4·北京朝阳一模)下图为秦岭北坡和南坡1月气温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2题。1.近50年来,秦岭1月气温()A.南坡和北坡均逐年上升B.南坡较北坡上升幅度大C.0℃等温线有逐渐北移的趋势D.0℃等温线所经山地的海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近50年秦岭山地的气候变化会使()A.高山林带上界升高B.北坡雪线降低C.南坡的降水量增加D.动物向南迁移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南坡和北坡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依此趋势,0℃等温线有逐渐北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图中显示南北坡不同年份气温有较大的波动,并不是每年都在上升,故A项错误;南北两坡平均气温变动线基本平行,说明上升幅度相当,故B项错误。第2题,气温升高会使高山林带分布范围扩大,即更高海拔将拥有森林生长的热量条件,故A项正确。答案:1.C2.A(2013·高考江苏卷)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3.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4.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解析:明确图中各条曲线的大致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3题,图中的CO2曲线与各地的气温曲线一同走高,显然不是负相关或者是反比的关系,据此排除C、D选项。如果是正比关系,二者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升高,图中没有显示出这种关系,因此只能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排除A项,确定B项正确。第4题,海拔、海陆位置、纬度因素都是影响不同地区气温的因素,因此影响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因素并不是只有CO2浓度。因此,B、C、D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3.B4.A5.(2012·高考广东卷)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加快洋流流速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缓解全球变暖解析:选D。植物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可以缓解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现象。如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5~6题。5.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A.风带南移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6.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解析:第6题,三个城市均位于北纬30°~40°之间,冬季西风带南移控制三地,降水较多。第6题,喀布尔位于内陆高原地区,地势高,冬季气温较低。答案:5.A6.B下图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7~8题。7.下图中的气候资料,与上图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8.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A.距海洋近B.气旋活动频率C.多地形雨D.多锋面雨解析:第7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在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大陆性强,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而由图可知,R城市的年降水量最少,为300mm左右,气温年较差最大。综合以上信息可知B选项正确。第8题,Q地降水量明显多于周边说明其下垫面与周边地区不同,应为地形的影响。答案:7.B8.C(2014·云南统考)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9~11题。9.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10.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D.人类活动11.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C.甲、乙两地均盛行西北风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解析:第9题,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北半球土耳其西部,年温差大,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下,属于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雨热同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D正确。第10题,甲地为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受盛行西风影响明显;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故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由大气环流造成的,故B项正确。两地纬度相同,太阳辐射差异不大;两地均不是沿海地区,受洋流影响较小;人类活动相似,对气候类型影响小。第11题,甲乙两地间为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为主,且温带荒漠面积大于温带草原,故A项正确;乙地位于季风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甲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甲地以西南风为主,乙地以东南风和西北风为主。答案:9.D10.B11.A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读下图,回答问题。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序号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6分)(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本文标题:【优化方案】2015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达标训练:第2章 第8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0131 .html